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1927年,毛泽东被迫离开老家韶山。谁曾想,这一走就是32年。等毛泽东再次回来时,已经是1959年的6月份。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在韶山

1959年6月25号,毛泽东乘专车从长沙辗转来到湘潭,下车后又乘坐吉普车直奔韶山。

刚到韶山,就看到韶山公社的书记毛继生在等毛泽东。毛泽东是认识毛继生的,一来因为两者是本家。二来是1954年时,毛继生去北京开会,特意去看望了毛泽东。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毛泽东对毛继生说:“我离开这里已经30多年了,50岁以上的人基本都还认识。这次回来,要去看看他们,还要和他们一起吃吃饭。”

毛泽东边说边掰手指:“一是要请我的老表、堂兄弟,二是要请韶山冲里面的军人家属和烈士家属,三是要请老地下党员,四是要请农民协会老自卫队员。”

毛泽东请这些人是有道理的

一者:几十年没回家,族中亲戚肯定要见一见;二者:当年在毛泽东的带领下,韶山冲里面出来了不少革命先辈,可惜很多人走得早,因此他们的家属也要见一见。

三者、四者:毛泽东当年组织秋收起义后,湖南军阀何键曾派匪军来韶山冲挖毛泽东的祖坟,说是要破一破红军的“风水”。在乡亲们的极力掩护下,敌人跑了一场空。

仔细算了一下,邀请在册的大约有40多人。而这些人吃饭的费用,都是从毛泽东的稿费里面扣除。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在韶山和邻居聊天

6月26号,在毛继生的主持下,名单上的人陆陆续续的都到了。等所有人都坐下后,毛泽东举着酒杯站了起来:

我离开韶山已经几十年了,今天回来请大家吃顿便饭,敬大家一杯酒。

毛泽东一边说话,一边离开座位准备出去敬酒。可毛泽东离开韶山已经几十年了,再加上现在的身份,弄得大家非常拘谨,连吃饭都小心翼翼。

一向善于观察的毛泽东,举着酒杯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曾经有个皇帝,未发家时有位过命的朋友。当上皇帝后请朋友来吃饭,结果这个朋友见到皇帝连话都说不利索。我想问问大家,谁知道这个皇帝是哪个朝代的?”

尽管在座的没有谁能回答得上来,可这个故事打消了大家心中的顾虑,也都放开吃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八张桌子上的菜肴,被大家吃得一干二净。毛泽东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可转念一想,又非常难过。因为他发现,老家的人太穷了。

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毛泽东清楚地看到,有几个人吃得又急又快,显然是之前饿得太狠了。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在韶山和群众聊天

吃完饭后,毛泽东留下了一些年老的乡亲,准备问一问韶山冲的情况。刚开始大家都不敢讲话,生怕前脚提出意见,等毛泽东一走,后脚就被批评。

对于这样的事情,毛泽东在其他地方早就见识过,所以他向大家保证道:“大家总是盼着我回家看看,现在我回来了,你们又不敢和我说真话。我给大家打个保险,想说什么说什么。

这句话仿佛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有讲生产的,有讲大食堂的,有讲农业的,有讲粮食的……总之是各种问题,都被毛泽东一一记录下来。

直到深夜,这些人才慢慢散去。

毛泽东这次回韶山,整个韶山的人都知道了。26号的宴会前,毛泽东拿着宴会名单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生怕有漏掉的人。可百密一疏,还是忘记了几个人。

其中就有一位被毛泽东称作是“儒医”的名医——杨舜琴,他和毛泽东很早之前就认识,还在毛泽东的帮助下加入了共产党,可以说是一位老革命了。

因为他读过书,再加上精通医道,以前还给毛泽东看过病,所以毛泽东称呼他是“儒医”。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经邀请他前往北京做客,后来因病一直未能前往。

虽说未能到北京,但是毛泽东和杨舜琴之间有过多次书信来往。而毛泽东这次回韶山,因为思乡心切,再加上事情也多。26号吃饭时,一时间把他给忘了,第2天才想起来。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回韶山去祭奠父母

27号一大早,毛泽东就派人去请杨舜琴。一见面,毛泽东便搀扶着他说:“舜老,您怎么穿这么厚的衣服?天都这么热了,赶紧把衣服脱掉。”

6月的湖南,天气已经很热了。即使如此,杨舜琴仍然穿了一件厚厚的礼服。几步路的功夫,已经让他热得满头是汗。

“古语有云:服之不忠,身之灾也!今天我来看您,如果穿得不得体,是对您的不尊重呀。”原来,杨舜琴穿这么多,是想表达对毛泽东的尊重。

“舜老,您太客气了,想当年我去您家的时候,刚到家门口,您立刻就帮我宽衣。临走的时候,您又帮我把衣服穿上。今天您来我这里,不用这么拘谨,还是随便一点好。

当天来毛泽东这里吃饭的,除了杨舜琴,还有几个昨天没有请的人。吃饭时,杨舜琴紧挨着毛泽东的右手边。

当日的饭桌上有一道鱼,毛泽东夹了一块儿敬给杨舜琴:“舜老,您是一位儒医,我这里敬您一块鱼”。

接过这块鱼,杨舜琴立刻想到一件事,脱口而出说道:“我是愚蠢的愚,经常做一些愚蠢的事,那封信……”这是怎么回事?事情还要从毛泽东没有离开韶山时说起。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从韶山回长沙遇到的孩童

1925年5月,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随即在全国掀起了反帝浪潮。消息传到韶山,毛泽东抓住机会,组织了农民运动。

当时也是六七月份,韶山团防局局长成胥生接到赵恒惕的秘令,要求他去韶山捉拿毛泽东。当时,韶山冲家家姓毛。在成胥生眼里,这些人都被“赤化”了,想抓毛泽东得找个外姓人

想来想去,这个任务落在了团防局团丁谢子藩的头上。当时,谢子藩不仅是团防局的团丁,家里面还种着成胥生的地。更为重要的是,谢子藩是韶山冲中的“外姓人”。

说来也巧,韶山冲里面姓毛的人不少,可由于毛泽东常年在外奔波,村子里面认识毛泽东的人不多。而谢子藩正是其中之一,因为他做过毛泽东的邻居。

面对这个任务,谢子藩面露难色说道:“我跟毛泽东是老乡,去抓他,对不住人。”

看到谢子藩要拒绝,成胥生说:“今天你要是不去的话,明年也不用种我家的地了,明天也不用在这里当差了。”

没有办法,谢子藩只好带了几个人赶到距离团防局八九里外的韶山冲。团防局位于韶山冲的南侧,所以谢子藩一行几人率先来到了韶山南岸。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在韶山和群众合影留念

刚刚站定,就看到不远处的屋场上有两个人在聊天。谢子藩的眼睛好,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个人是毛泽东。本就不想抓毛泽东的谢子藩,立刻对着两人喊道:“喂,你们看见毛润之了吗?”

有着丰富革命经验的毛泽东,没有直接回他的话,而是反问道:“你们找他有么事啊?”

谢子藩在这边回答道:“团防局成局长在找他呢”!

有了这句话,毛泽东就知道了个大概,于是他漫不经心地回答道:“他在家呢,刚才路过的时候看他在家里面看书呢。”

于是这些人直奔毛泽东家方向跑去,而后面的毛泽东,一个闪身就躲进了树林里。倘若谢子藩当时抓住了毛泽东,不知道后面的历史要如何改写。

可这件事情只有三个人知道——谢子藩、毛泽东以及和他聊天的邻居。再加上事情特殊,谢子藩不敢和别人说,否则成胥生绝对不会放过他。

当时,谢子藩是秘密农会的会员,和杨舜琴有过联系。有一次,杨舜琴给谢子藩看病的时,谢子藩和他提过这件事。

了解清来龙去脉后,杨舜琴叮嘱谢子藩:这件事情千万不要对第三人讲起。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和群众们聊天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曾经对毛泽东给予过帮助的人,毛泽东或多或少的都与他们保持书信往来,或者是寄些钱财。而时年60多岁的谢子藩体弱多病,家境困难。

念及昔日情谊,杨舜琴向韶山当地反映了谢子藩曾经掩护毛泽东的事情,希望组织上能够对他有所照顾。可调查发现,谢子藩当过团丁,是非常严重的历史问题。

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年和毛泽东聊天的那个人已经去世了,缺少了人证,所以谢子藩无法证明自己掩护过毛泽东。思来想去,杨舜琴只好去找毛泽东求证。

很快,杨舜琴便得到了毛泽东的回信,可信件里面的内容,并非如杨舜琴所想。毛泽东在回信里面是这样说的:

自己在过去多次经历危险,也多次获得群众帮助。这些群众的情谊自己一直是记着的,但是对于谢子藩这个人的印象并不深。

在回信的最后,毛泽东又写道:

掩护的事情大概是有的(史之策注:好像有这事),请杨舜琴代他向谢子藩表示谢意。至于谢子藩家境困难一事,请杨舜琴和当地政府协商。

杨舜琴立刻拿着这封信去找人,未曾想办事的人太较真,抓住毛泽东回信当中的“大概”和“协商”二字不放。也正是这两个字,谢子藩成了“半个救命恩人”。这就导致谢子藩的事情一直没有着落。

性格耿直的杨舜琴,认为毛泽东说的话太过于模棱两可,于是提笔写了一首诗寄给了毛泽东:

介子绵山居旧禄,冯异勿言依树林。舜日尧天仁厚主,谅能回忆掩护情。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和青年代表

怪不得毛泽东称呼杨舜琴是“儒医”,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他写的这首诗,里面就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讲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曾经跟随落难的公子重耳在外逃亡。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甚至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成了晋文公,论功行赏时忘记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求赏赐,和老母亲一起隐居于绵山。

另外一个典故讲的是东汉初期的冯异,曾经追随光武帝刘秀,立下了赫赫战功。论功行赏时,冯异躲到了一棵大树下,表示自己不愿和众人争抢。

很快,杨舜琴将这首诗抄录好后送给了毛泽东,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回信。因为这件事,杨舜琴接连给毛泽东写了好几封信,也不好再接着下去了,随后便与毛泽东中断了书信往来。

一段时间后,谢子藩的问题就被解决了。不仅享受了革命老人的待遇,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份补助。

原来,毛泽东虽然没回信,却早已经让人去解决问题了。所以这次吃饭的时候,杨舜琴说自己是愚蠢的愚。

其实,毛泽东进入北京后,处理起来韶山冲里的这群亲戚朋友时,可谓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

谢子藩:毛泽东的半个救命恩人,多年后遭难时被问起:好像有这事

图:毛泽东和炊事班战士

如对待少年好友张有成,毛泽东这样给他写信:

粮亏猪贱,近月好些否?文家诸位给我信均收到,便时请你告他们一声,并问他们好。乡里禁酒是因缺粮,秋收后可能开禁,你们也可以喝一点了。

再如对待老家的堂弟毛泽连和远方侄子毛远悌等人,毛泽东在信里面劝他们和家里其他亲戚,都不要到北京来

当然,毛泽东老家的部分亲戚,仗着毛泽东搞特殊。毛泽东知道后,又这样给当地回信:

“……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伟人,谁的“情”都记在心里。但是又绝对不会因为“情”,去给他们谋取任何一点他们不应得的福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团丁   韶山   儒医   外姓   介子   几个人   恩人   掩护   书信   回信   北京   老家   亲戚   皇帝   多年   群众   事情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