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可以填补软银腾出的市场


软银表达的观望态度是中国政府整治科技行业行动在投资界的折射,而中投超强的实力,完全可以对接软银等留下的投资空窗。


中投可以填补软银腾出的市场

8月,国际投资界的一大新闻是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表示,在中国方面对科技行业的整顿程度变得清晰之前,软银将削减对中国初创企业的投资。掌控软银的孙正义表示,这家日本投资集团将在局势落定之前持“观望立场”,他希望这个时间只有一两年。其实孙正义在之前就表示自今年4月以来,该公司只有11%的新投资投向中国,目前的表态只是此前决定的一个句号而已。

软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拥有多数股份,包括:Vision Fund(愿景基金)、阿里巴巴、ARM、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Uber、WeWork、滴滴出行等。软银中国资本(SBCVC)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致力于在大中华地区投资优秀的高成长、高科技企业,曾成功投资阿里巴巴、淘宝网、分众传媒、万国数据、华大基因、安翰光电、迪安诊断、理邦仪器等一系列优秀企业,并获得了巨额的回报。目前软银中国资本同时管理着多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投资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消费零售和高端制造等行业。投资涵盖早期、成长期和中后期各个阶段。在资本安排上,软银对华敞口很大,该公司所持阿里巴巴份仍占其资产价值的39%。以公允价值计算,中国初创企业在愿景基金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为23%,这是一种极高的比例。

事实上,在全球投资低迷背景下,软银的投资收益面临滑坡。路透东京8月10日报道指出,最新的软银财报表明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39%,至7615.1亿日元(合69亿美元)。在美国电信运营商T-Mobile与Sprint合并后,软银于2020年6月出售所持T-Mobile股份由此提升了利润。根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数据,软银的季度净利润高于预测,分析师预测其净亏损面为118亿日元。为了较好地解释所面临的困境,孙正义试图澄清软银对中国科技领域目前出现的风险投资态度,同时利用业绩报告试图重新定义软银的公司形象。


众多的国外资本对中国的投资市场秉持长期主义,然而中国国内政策的变动进也推动着外部资本投资政策的转变。导火索之一是软银投资的滴滴悄然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激起了中国政策的反弹。滴滴和中国商业货运公司满帮等七家企业在美上市,使愿景基金获得58亿美元的未实现季度收益。但由于中国的监管介入和施压,其中很大一部分收益自7月起已经蒸发。由于中美关系处于特殊博弈时期,加上中国在国内已经开展了实质性的反垄断业务,滴滴市值自6月底在纽约上市以来已下跌三分之一。满帮自6月23日在美国IPO以来已下跌37%。中国对教培行业出台的严格限制也冲击了在线教育初创企业作业帮。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使软银的投资面临明显的政治风险和不确定性。

事实上,软银是较早抓住了中国互联红利的外国投资巨头之一,其在股权和科技产业投资上的影响力力压其他国家资本。对滴滴、腾讯以及阿里巴巴的关键性投资,无不成就了这些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乃至在全球的商业地位。软银在获得了经济收益的同时,由股权控制而带来的领导力、产业影响力和威望,自然能够影响企业的价值观及行为,甚至影响中国内地的产业布局。为了防止“非理性”资本外流,降低中美博弈下中方在金融领域的“脆弱性”,同时维护数据安全,中国政府公布的新规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公司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进行安全审查申报。这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10日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的一款。这条款实质性地终结了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外资本支持下相对便捷地在国外上市的“黄金期”。中国政府的强硬立场进一步压缩了软银的商业空间以及杠杆使用的空间。软银暂停在中国开展新的投资,同时观察中国政府对科技行业的整顿走向将如何发展。这是中国政府整治科技行业行动在投资界的折射。事实上也是中国升级法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及股权关系的调适。

放眼亚洲,同样在中国公司股权中具有较大份额的当属淡马锡。淡马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2018年7月9日,淡马锡控股的投资组合价值可能达到创纪录的3000亿新加坡元(约合2210亿美元),主要受益于星展银行及中国多家银行的股价上涨收益以及对科技创业公司的投资。按标的资产所在地计算,中国和新加坡是在投资组合中占比最高的两个国家,比例分别为27%和24%。聚焦中国市场,淡马锡的投资对象包括制造业操作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黑湖智造(Black Lake Technologies)、创新健康饮料公司元气森林(Genki Forest),同时还投资了研发疫苗和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三叶草生物制药(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与软银不同的是,淡马锡较为注重科技新兴企业的投资,投资更加多元,在产业上更贴近民生所需。

同样作为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政府拥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但其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国内投资的态势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中投公司是长期机构投资者,早在2011年其董事会即决定将投资考核周期延长至10年,把滚动年化回报率作为评估投资绩效的重要指标。8月27日,中投发布了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尽管有新冠疫情影响,中投公司2020年境外投资净收益率仍达到14.07%,较2019年的17.41%略有下降。同期,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2020年的投资收益率为10.9%。资讯科技在中投对外投资比重中占比高达20.30%,资讯科技成为中投最大的投资方向,这表明了中投的竞争优势。

在长期的投资中,中投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投资战略和投资政策研究及制定模式,完善的资产组合配置管理,高效的资产大类及策略投资指引制订,高级的投资业绩评价体系等。此外,香港作为中国独角兽企业上市的新热土,中投在香港设有中投国际(香港)公司。中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泛行业直接投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等。同时,中投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在公开市场投资中,倡导把握市场机遇,优化测量结构,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在投资利润上,仅在2019年公布的财报就显示其净利润为110.33亿美元。中投超强的实力,完全可以对接软银等暂停投资中国市场所留下的投资空窗。

软银等国际财团助推了中国一系列互联网企业在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崛起,软银等带来的社会资本和全球网络使得中国互联网加速在国内以及国际的布局,由此形成竞争优势。这一过程既带来中国经济的转型,也带来了垄断、寡占市场、利益集团等诸多问题。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股权日益复杂化,企业资产及跨国税务的处理给中国的立法和执行带来了挑战。由于互联网企业不可避免地涉及数据主权和安全,中国政府推出立法和反垄断等措施,将深刻地改变跨国投资财团的盈利预期以及风险偏好。软银观望是明智的,但中国市场要素在酝酿变动,安全偏好在提升也是真实的。

自2016年年末至今,中国政府在持续限制“非理性”对外投资。软银等国外资本财团,因为押注中国市场而获取了巨额利益,在中国政府的“规范”尚未成熟之际,中国企业与外国财团“合谋”可能不会受到追究,但当中国政府的安全意识觉醒,对安全要素的追求胜过对福利要素的追求之际,外部财团在“独角兽企业”中持股或控股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势扩张就可能走向中国政府政策的对立面。无论谁撤还是留,市场依然在那里。目前,外部资本受到了明显的威慑,对此,中投可以顺应时代做一些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中国政府   新加坡   阿里巴巴   市场   财团   中国市场   中国   股权   资本   资产   基金   行业   科技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