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导读: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轮状病毒都来势汹汹,成了换季时节儿童健康的一大危害,感染后发烧、上吐下泻停不住,更可怕的是它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人感染,全园中招”。家长们千万要注意!我们来看看它是个啥,感染特点以及医学上怎样预防。

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轮状病毒是个啥?

轮状病毒(Rotarirus,简称RV)是秋冬季婴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位居小儿腹泻病原第一位(约占40%)。属呼肠弧病毒科,由具有11条基因片段的双链RNA核心及其外三层同心衣壳蛋白组成的二十面体结构,外观呈车轮状。

国际上将RV分为A、B、C、D 4组,小儿感染多为A组,成人则为B组。已知RV至少有14个G血清型,G1~4是临床和流行病学中最重要的,G1是最常见的RV型别。人类RV至少有5个P血清型。RV按基因组分A~G7个组,用核酸电泳检测又分为长链与短链2个亚型。故小儿患RVE后,还有再感染其他型别RV的可能。

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流行病学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RVE)流行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通过粪-口和人-人间直接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水源污染可引起爆发。好发在6~24个月的婴幼儿。在气候四季变化的地区,多发生在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我国在10~1月,11~12月为高峰。突然的环境改变亦可能影响流行,经济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病率高。

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疾病生理特点:

RV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粘膜上皮细胞、使具有吸收功能和富含双糖酶的小肠微绒毛顶端被破坏呈斑点状病灶,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和双糖酶不足及其活性下降,最终导致未吸收的肠液和食物中消化不全的糖类积滞肠腔内.继发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和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的功能障碍,造成大量水样泻。

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发病特点:

①秋冬季、群体发病;②年龄小于2岁的婴幼儿;③大量水样便不含脓血及粘液,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蛋花汤样便;④易引起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⑤自然病程7~10d,少数因消化功能紊乱未恢复者可较长;⑥40%~50%伴呼吸道感染症状。

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医学上怎么预防:

RVE隔离期不应少于14天。RV疫苗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为减少轮状病毒的危害提供了希望。如四价RV疫苗(RRV-TV)可预防48%~68%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并预防61%~100%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引自:魏升云, 张淑珍, 方鹤松. 轮状病毒肠炎研究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 2004, 22(6):409-411.

换季时节轮状病毒高发,带你来看看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肠液   双糖   空肠   气溶胶   脓血   病毒   秋冬季   病原   绒毛   疫苗   婴幼儿   小儿   肠炎   时节   基因   水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