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两弹一星”专家转入新战场,专注绿色能源,让美国人当学生

87岁“两弹一星”专家转入新战场,专注绿色能源,让美国人当学生

杨裕生院士

如今,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创新型科技大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中国也曾有过一段峥嵘岁月之时,那是无数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而这其中不乏一些至今都还在工作岗位第一线奋斗。

据科技日报9月9日报道,在近日举办的“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论坛”上,一位87岁的老人上台作为一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为题的报告,这位老人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而他曾经还是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著名专家,不过这一次,他却是化身为电化学专家登场。

87岁“两弹一星”专家转入新战场,专注绿色能源,让美国人当学生

杨裕生院士

与许多在艰苦奋斗时期恪尽职守,为中国国防事业作贡献的中国科学家一样,杨裕生也将自己年轻的时光投身在中国核力量的研制上。1963年,杨裕生调往边疆从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究,负责爆炸威力测试。1964年,中国首颗原子弹引爆成功,杨裕生在核试验现场超额完成了取样任务,也因此获得了二等功。而在随后的氢弹实验以及其他的武器实验中,杨裕生也多次立功。

1995年,杨裕生当选中国工程院第一届的院士,这也是对他此前在“两弹一星”工作的最好褒奖,在很多人看来,年过花甲并且 功勋卓著,似乎是可以功成身退了,不过杨裕生却并不想闲下来,他转入了新的战场。

1997年,杨裕生院士带着两个刚毕业的学生,筹来两台快报废的电脑以及7万元的基金,在一间20平米的实验室开始了化学电源研究。按杨院士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他们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从头开始探索新的领域

87岁“两弹一星”专家转入新战场,专注绿色能源,让美国人当学生

杨裕生决心开辟这一新的研究领域:锂硫电池。带领刚毕业的曹高萍博士和苑克国硕士,筹措来两台即将报废的486电脑,争取到7万元预研基金和一间20平方米的实验室,“三人团队”由此开启了我军化学电源研究的创业之路。2007年,杨裕生团队研制出达到国际领先指标的锂硫电池,为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不得不的说杨院士的高瞻远瞩性,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长期以来,化石能源都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90年代的时候,很少人有对于绿色能源的使用的意识。我们知道今天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展十分迅速,电能交通工具相比于生物能源,对环境的危害性更小,而如何能高效使用电能则成为关键,而杨院士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奠基人,它很早便开始专注绿色能源。

87岁“两弹一星”专家转入新战场,专注绿色能源,让美国人当学生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边防等地区的特殊用电需求,杨裕生团队又开展了开展液流电池的研究方向,他的弟子程杰提出锌—镍单液流电池新体系的设想,得到了杨裕生的大力扶持,随后在论文发表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能源研究所开始根据这篇论文进行新型电池的研制工作,可以说让美国人都当起了学生。

“当时就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别人能搞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不但要搞,还要比他搞得更好、更精。”这是杨裕生回顾自己参与第一次原子弹工作时的原话,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国老一辈与新一代一直传承的科研精神。(尤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两弹   中国工程院   流电   核力   能源   电能   美国人   原子弹   新能源   院士   中国   大国   专注   战场   实验室   电池   团队   专家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