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绑乾隆: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仍旧延续

和珅绑乾隆: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仍旧延续

人文阶段:重新审视自我情感

人类“人文阶段”任重而道远

中年如“人文阶段”的人类:他感叹“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凭吊“冯唐难老,李广难封”。“小儿拔秧大儿插”使他心情愉悦;天人永隔,令他“十年生死两茫茫”。友人别离,他“劝君更尽一杯酒”;夫君远行,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间疾苦,他丰富体验,因此痛斥“一将功成万骨枯”,希翼“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的价值观已成型,且很难改变:如果他为家而活,这时他已经和家人相濡以沫、难分难舍;如果他为群体而活,这时他已经与群体同悲共喜、同仇敌忾;如果他为金钱而活,这时他已经被金钱一叶障目、不见人情;如果他为个人嗜好而活,这时他已经对麻将、古玩、金石、美酒等痴迷深入、浑然忘我。

如果他为天下人而活,这时他已经与往来古今、使命担当融为一体、同生共死——如果他的心灵一直在漂泊,这时能够慰藉情感,指明人生价值方向的他人或团体便成为他的生命之光,令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和珅绑乾隆: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仍旧延续

当下人类,处在由“务实”到“人文”的过渡阶段。“成年的人类”从“文艺复兴”开始觉醒,由“启蒙运动”构建初步理论体系,经牛顿、特斯拉、爱因斯坦、图灵等科学家授予可供掌控的“神力”,再被马列学说、伟人思想推动了半个地球范围的社会实践。

由于心理摆脱了对“自然神”、“人神”、“神人”、“祖宗”的依附,“成年的人类”把生命的价值标准和终极目的寄托于人类自身。并且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价值(利益)交换的过程中,螺旋提升了人类意识心理和社会实践,形成越来越普世的价值标准和共同情感。

不过,人类“务实阶段”的等级社会关系和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一直延续,只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实践进步进行了国别范围内的自我调整,并未根本改观。

而且,人类前列阶段对“人神”、“神人”甚至“自然神”的依附心理,依然对广泛的人群发挥着基本的人生指导作用。由此,普世价值体系和共同情感远未实现;人类的“人文阶段”仅仅启动了开端,未来还须漫长曲折与艰难。

和珅绑乾隆: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仍旧延续

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仍旧延续

小至一个家庭生产单位,大至国家,只要人人发挥价值,创造的财富又能顺利合公共标准地价值(利益)交换,财富便如滚雪球似的迅速膨胀。然后,作为生产单位的家庭乃至国家面临的就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巨量财富如何转化为个人价值以及新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人类的“务实阶段”,等级社会关系和不平等的价值体系在清朝乾隆年间发展至顶峰,那时国泰民安,人人感念皇恩浩荡,个个享受天下太平;官员礼尚往来,百姓交租纳粮,工匠劳作缴税,商人盈利差价,学子登科取士……没人感觉不合理,举国膜拜老十全(乾隆自称“十全老人”)。

但是,几十年创造的天量财富并未顺利转化,而是无限度、神不知鬼不觉地向上集中,逼得乾隆不得不大兴土木建豪宅,奇珍异宝充宫宇,以此消化他的“内库”(财政主要分“国库”、“内库”,前者国家所有,后者皇帝私有),免得盈积朽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国家的价值系统号令财富向乾隆聚集,而且这系统越由天才皇帝和政治精英们构致并运作得精妙、高效,令天下人都认为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其“成就”越惊世骇俗。

和珅绑乾隆: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仍旧延续

其间,和珅作为天下财富向乾隆聚焦的关键入口之一,只是“不得不”稍许截留,以免这一价值系统的运作过分外显,令臣民疑虑惊心,就落了个古往今来第一贪官的口实。

实际上,纵观和珅为官,在内政、外交、肃贪、理财、修文、平乱等方面,都妥当周圆、卓有政绩。他是维持乾隆朝后期整个官僚体制平稳运作、百姓长治久安的支柱性大员。只是,在利己、利他行事尺度的把握上,他明显偏向与官僚阶层,特别是与乾隆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其结局势所必然。

这时段,乾隆最恨为民请命,奏请他“仗义疏财”的清官。因为准奏得自掏腰包,驳回、斩杀会因人心丧失而失去大量拥护他的人力资源,左右都是他的财富受损。与其这样,还不如放水些财富让和珅替他守着。

和珅绑乾隆: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仍旧延续

与此同时,远在地球另一面的西方国家的精英们,构建了一套貌似全新的价值体系。新价值体系不再以“天人对应”的人伦关系为依据,以土地归属为基础,而是以民主关系为名义,以资本(金钱)多寡为评判;其作用也不再是号令财富向核心的权力家族聚集,而是通过市场交换输送财富向多中心的资本家族流淌。

与传统相比,新价值体系标榜人人生而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瓦解了人类心理对“神代言家族”的愚忠、愚孝,以及“神代言家族”对臣民私有财产恣意号令、剥夺的权力,具有划时代进步意义。

但是,新价值体系用“富豪榜”碾压了传统的仁(爱人亲亲)、义(尊贤利友)、礼(敬畏谦让)、智(明辨是非)、信(诚实守信),诱惑人类片面追求金钱数字,以及豪宅、珠宝、香车、美人、器物、包包的利己享受,割裂了个人与财富、个人与他人辩证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人类分解为散沙,令个人日益孤僻,并且划时代的无依无助。

究其本质,新价值体系用资本(金钱)的不平等,偷换了人伦的不平等,贯彻的依然是不平等的价值(利益)交换。其结果必然是分隔了阶级、阶层、群体、家人的情感,并使个人价值依附于资本(金钱),导致人与人之间很难同心、同感、同理、同德地亲密,相通的只有对资本(金钱)的崇拜、对贫困的鄙夷,以及对劳动力价值的冒犯及羞辱。而这,恰恰又加深了资本(金钱)对一个个孤苦伶仃的人管制并欺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乾隆   体系   价值   号令   社会实践   人文   金钱   资本   利益   人类   阶段   家族   财富   心理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