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历史周期律”蕴含的人类社会“旧价值体系”矛盾

16.“历史周期律”蕴含的人类社会“旧价值体系”矛盾

伏羲创太极八卦,能指导生产,预见吉凶;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促进民生;黄帝制衣冠、建舟车,统一黄河流域,奠基华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解民于倒悬……他们都凭借卓异的才华、奉献品德,并创造出超凡的“个人公共价值”,而被群体认为拥有“神性”、“神力”,奉为“人神”;是中国历史上有迹可循、上古的代言“人神”。

前文已分析过,随着人类群体扩大并发展,并非每位后继的“代言人神”都如以上诸“神”那么卓异、超凡。他们怎么体现自己的“神性”、“神力”,维持并提升各自的“人神”地位及权益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借助“物性”、“物力”,彰显自己高高在上。

借“物性”一开始比如头戴“神冠”、背插“神羽”、颈围“狼牙”、上披“虎皮”等;借“物力”比如挎“神刀”、握“神枪”、拉“神弓”、驾“神车”等。之后,逐渐演化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需用的一切都巨量、极品地超越其他人,以匹配他们作为群体中唯一“神人”的身份、地位——其后这些集中表现为金钱、财富,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等。

广厦万千,夜眠仅需三尺;家财万贯,一日仅需三餐;灵去之后,埋骨何须两米!但人类“归属”与“自尊”需求的发生与满足,结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社会关系的变化,只许人类群体先“外在”不平等了,才能“合一”地“内在”沟通、协作,相识、相知,共同发展。

代言“人神”如此,势所必然。其亲信、老铁、代言人、支持者等层层“拱卫者”也得先靠物质财富“表征”来体现其相应身份、地位,再“表率”其它——相应“等级式不平等”的“旧价值体系”于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在地球上所有人类的“生活空间”,万年如一日地次第发生并演变。

16.“历史周期律”蕴含的人类社会“旧价值体系”矛盾

在“一神”的光辉笼罩下,在“神”、“代言人神”高高在上,人类顶礼膜拜的按钮开启后,地球上所有人类群体的价值取向都偏执于个人出身、物质财富发展,价值衡量、价值分配、价值交换、价值裁判等都朝“等级化”方向细分。人类社会的家族、部落、聚落、城邦、封地、国家等,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等级式不平等”的“旧价值体系”形成并演化的趋势。

犹太jiao的自制、自律、自辱、忠诚、奉献……基du教的圣洁、博爱、感恩、平等、真诚、施舍……伊si兰教的止恶扬善、顺从、忍耐、诚实、公正……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具有促进个人进步、群体团结、公共价值创造的积极作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则和价值准则——

但它们,都阻止不了世界各国的“旧价值体系”朝阶级分化、等级分化、贫富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的方向演进。其整体表现是世界各国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改朝换代、循环往复;渐趋一统与极权——用黄炎培先生1945年对伟人描述这一过程所做的总结,就是所有国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在“历史周期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明线”矛盾推动力,是马克思学说揭示的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滞后、经济基础提升与上层建筑阻碍之间的矛盾。

此外,其中还隐藏着一条心理层面的“暗线”矛盾,就是上古以后各历史阶段的智识精英基于以前一切人类经验,总结并将之提升到人类社会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人文知识体系”,与社会各阶层人既有信奉的“神学体系”之间的矛盾。

隐藏更深的是人类基于生产力进步、科学技术提升,并运用“工具”、通过生产劳动改造客观世界,享用科技文明的物质成果,其心理的“归属”与“自尊”需求的满足,所依据的衡量相应“需求对象”的“人本标准”,与传统的“神定标准”(亦或“旧价值体系”的标准)之间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周期律   卓异   矛盾   体系   价值   物性   神力   物力   代言人   群体   物质   地位   等级   人类   需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