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能永生,所以别浪费今生

人类可能永生,第一个推理依据是“矛盾论”。

有依据表明,生命从宇宙大爆炸时就已发生。地球上碳基生命体的细胞,都以C、H、O、N、S、P等为基本生命元素。它们,从那时就已生成。

这些元素都是“非生命物质”。它们演变成生命小分子、生命大分子,进而结构出完整的细胞,生命才具有了最基本的形态和内涵。

这一过程在我们的身体里,最短几天就能实现,血液中的白血球细胞得以更新。

单个生命细胞吸收生命元素,化合成生命小分子、生命大分子的过程,可以称之为“生命律动”;生物细胞新老更替,被定义为“新陈代谢”——它俩,是生命的基本表现形式。

人类可能永生,所以别浪费今生

单个细胞的“生命律动”,靠吸收阳光、空气、水分、养料,依托适宜的气温、水压、水流,借助细胞壁、细胞膜的保护,及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组织、器官的运作完成——所有保护和依托,都是“非生命物质”,只有“生命律动”是生命的存在。

我们身体里所有细胞的“新陈代谢”,靠吸收食饮中的营养,空气中的氧气,利用其中的能量,在37℃左右的体温内环境中,依托占比70%的水,借助所有人体器官、组织的运作实现——所有保护和依托,也是“非生命物质”,只有“新陈代谢”,是我们生命的存在。

人类可能永生,所以别浪费今生

“生命律动”和“新陈代谢”中,包孕着我们的感觉、体验和意识。其中感觉是联通我们和宇宙万物的通道,体验和意识才是我们生命的沉淀和即时表现形式,是我们的生命超脱“非生命物质”,与地球上所有其它生物的生命存在。

拥有体验和意识,积累个人及人类经验,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当下已可照着宇宙全景图,标识“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的位置。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由宇宙中的“非生命物质”包孕着生成,并依托之,与之交互着共生、互融而存在。而我们的体验和意识,又储存、积累经验,创造出人文、科技及浓缩宇宙力量的核电站、天文望远镜、量子计算 机、宇宙飞船等“工具”,并借助它们反过来包孕“非生命物质”,与之无限交融。

人类可能永生,所以别浪费今生

人类生命和“非生命物质”既对立、又统一,辩证互动着一体演化,无限发展。

尽管人类文明还十分脆弱,但已学会利用“宇宙力量”,向太空深处延展,与更浩瀚的宇宙时空亲密交融——“非生命物质”的矛,与人类生命的盾,自宇宙起源时就是一体;只要“矛”永恒存在,“盾”,将伴之永生。

作为人类个体的我们,是作为垫脚石,以经验渗入永恒,促进二者交融,还是化为灰烬,将来偶尔被鱼鳖、虫豸吸入体内,再排泄出来,或可多加思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旅行者   飞出   虫豸   矛盾论   细胞质   人类   大分子   新陈代谢   细胞   宇宙   元素   今生   物质   意识   生命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