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迷惑行为,也许是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作祟

明明是对方出轨了,他却反过来污蔑你。

明明自己很虚伪,他却表现出了比谁都讨厌虚伪的人。

明明已经老大不小了,但是却越来越像个孩子。

在生活中,你们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迷惑行为,也许是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作祟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可以解释这些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会采取自我防御机制来消除自己的焦虑,他提出了十种防御机制,但今天被经常应用和认可的是其中的5种: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升华作用和压抑

一、退行

为了防止焦虑,人们会想要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状态,于是就会开始模仿小孩子的行为。

在二胎家庭中就会很常见一个现象,当老二出生后,本来老大已经能够自理生活,但是老大会表现得什么也不懂,会想要奶瓶甚至尿床。

这是因为老二的出生会给老大带来竞争的焦虑,老大就会用退行的方式自我保护,消除焦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迷惑行为,也许是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作祟

当遇到中年危机,老年危机,成年人也会感到焦虑。有部分人也会退行,有人开始模仿年轻时候的行为,有些人甚至会吃儿童食品。

二、投射

当你出现焦虑时,你会把潜意识中的欲望当做别人的行为。

这样说可能很模糊,我们就举一些例子。

当男朋友想要出轨,或者已经出轨了,他内心会有焦虑感。但为了防止焦虑,他潜意识会认为妻子有出轨的嫌疑,开始怀疑妻子。

又或者,有人害怕变胖,但又很想吃东西,他就会出现焦虑感,当他看到别人在愉快地吃大餐时,就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迷惑行为,也许是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作祟

三、反向作用

当你有不好的想法时,为了避免焦虑,你会做相反的事情

还是拿出轨这件事,如果对象心里面有了出轨的想法,他可能不会出现投射效应,但他会突然过度殷勤,送礼物,宣布忠贞不渝的爱情来消除内心焦虑。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gay bashing”的暴力犯罪新闻报道,罪犯暴力攻击了同性恋,原因是他厌恶同性恋。

但事实上,罪犯自己就有同性恋倾向,这就是反向作用,为了回避自己的真实欲望产生的焦虑,罪犯反而恐同。

四、升华作用

人们为了释放潜意识中被禁止的欲望,会通过社会认可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有人有很强烈的攻击冲动,可以通过变成拳击、摔跤之类的对抗运动的选手。

又比如有人很喜欢说话,在安静的环境也忍不住会说话,那可以通过升华变成一位口才专家。

在5种心理防御机制中,升华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被看成是正常的指标,而且人人都希望拥有的一种机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迷惑行为,也许是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作祟

五、压抑

在研究之处,心理防御机制提出者弗洛伊德将压抑当做唯一的心理防御机制,由此可见,压抑是五种防御机制最常见的。

如果在恋爱中受过伤的人,常常会把压抑当做自我防御的重要手段。

因为曾经受到了爱人的伤害,为了避免再次受伤,有人就会压抑自己的情感欲望以保护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迷惑行为,也许是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作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弗洛伊德   提出者   机制   自我   心理   罪犯   潜意识   同性恋   焦虑   虚伪   内心   想法   欲望   现象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