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板块基底大地构造演化

张兆忠等(1980)从岩石建造、地壳类型和大地构造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华北地区太古宙地壳的演化过程。

华北板块基底是在当时南、北两侧大洋板块分别自南向北及自北向南俯冲的构造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华北的太古宇分为三带:北带、南带和中间带

北带包括吉林南部、辽东抚顺、冀北建平和冀东迁西等地区,是一个近东西向的深变质带。火山岩系的岩石化学特征反映最下部是一些洋脊深海拉斑玄武岩,向上递次出现岛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表现了一个典型的岛弧渐进演化过程。

中间带包括晋冀地区。原岩建造主要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和碎屑岩,碳酸盐岩很发育。火山岩层序底部有少量深海拉斑玄武岩,向上变为岛弧拉斑玄武岩夹少量钙碱性系列岩石。

南带包括豫西、淮南、鲁西地区,是一条近东西向的弧形变质带。与北带的构造环境相似。

华北地区太古代大地构造的演化阶段是南、北岛弧发育成熟的过程(张召忠,1980)。

推测前34—30亿年间,在现在的桦甸—多伦一线有一条近东西向的深海沟,北面的大洋板块向南俯冲,在北带就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仅由岛弧拉斑玄武岩组成的幼年期岛弧,其模式如图(a)所示。此时华北其它地区皆为广阔的泛大洋和初始地壳。

华北板块基底大地构造演化


华北板块基底大地构造演化

前25—20亿年间,南、北大洋板块继续分别向北和向南俯冲,南、北两弧系发育成熟,除有少量中酸性火山岩的喷发外,则以大量碎屑物质的堆积为特征,它们已具大陆壳性质为初始陆核。

华北板块基底大地构造演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华北   桦甸   迁西   玄武岩   东西向   太古   华北地区   向南   板块   火山岩   大洋   基底   地壳   深海   岩石   大地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