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板块稳定发展阶段的构造运动特点

吕梁运动形成华北板块基底后,进入了盖层发展阶段,从中元古代到三叠纪,华北板块以整体升降运动为主要特征。

中、晚元古代时板块内部的隆起坳陷差异性表现得比较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元古代地台上曾发生一次大规模裂陷运动,主要出现在板块的南、北部。板块南部,包括晋南、陕南、豫西、豫南和皖中地区,由裂陷作用形成三叉型谷系。

三叉连结点在豫西,一支向西伸至陕南商洛地区,一支向东南伸至大别山之北,另一支向北伸至吕梁山。

近南北向的吕梁裂谷充填有陆相碎屑岩和中基性火山岩,这支裂谷后来停止发展。而东西两支在不断扩张中发展成为秦岭海槽的北秦岭坳陷区。

大别山和“秦岭地块”则是从华北板块基底分裂出去的碎块。

豫西地区的熊耳群是裂谷中的火山岩系,化学分析资料表明,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次为弱碱性,钾的含量很高,投影点比较集中在SiO265%—70%及50%—55%两个区间,反映了酸性及中基性岩并存的趋势,类似于大陆裂谷的双模式火山岩。

华北板块稳定发展阶段的构造运动特点

板块北部燕山地区也是一个裂陷槽。

这里发育了北东东向的狭长海槽,海槽北陡缓,并有隆起带相间。中、晚元古界厚达万米,在坳陷沉降中心地带,从宣化到蓟县以及旅大地区还有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和岩脉侵入。

据崔盛芹等分析,这时期有同沉积断裂出现,其延展方向与裂陷方向一致,多发育在强烈断陷与断隆的交接地带,并造成不同岩相厚度带的界线。不过,裂陷槽未能出现陆壳大规模扩张就夭折了(下图)。

华北板块稳定发展阶段的构造运动特点

稍晚,在板块内局部地区还出现过一些构造运动,最显著的实例就是嵩山地区,那里可以见到震旦系五佛山群不整合覆于嵩山群之上,代表嵩山地区的少林运动,其重要结果是出现五佛山群自南向北的复杂的重力滑动构造,同时也造成下寒武统与嵩山群之间的不整合。

中、晚奥陶世板块整体升起和晚石炭世板块沉降使几乎整个板块内部缺失了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的大套沉积,其间普遍形成平行不整合接触,升降前后坳陷区和隆起区的古构造格局又能长期保留而没有明显变化。

自二叠纪开始华北板块整体上升转为陆相沉积。同时板块的东西差异明显了,表现出板块内部有活动性加强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华北   陕南   震旦   大别山   吕梁   嵩山   秦岭   板块   构造运动   石炭   火山岩   裂谷   基底   佛山   古代   稳定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