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恶果:孩子们的兴趣是如何被毁掉的?


奖励的恶果:孩子们的兴趣是如何被毁掉的?


为什么孩子们不来玩了?


跟同事聊天,说起孩子写作业,都大叹苦经。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孩子一坐到书桌前,就东摸摸,西碰碰,一会儿饿了,一会儿渴了,就是不想看书,不想做作业。

为什么天生对世界感到好奇的孩子,却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中说,这是因为孩子缺少“内在动机”。这本书虽然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作品,但国内今年 8 月份才刚刚引进,对我们来说,可以算作是一本新书了。

为了让天性好动的孩子专注于学习,父母常常会采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比如考到年级前三名,就可以买一台 ipad。

但德西发现,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老人喜欢清静,但总有一群顽皮的孩子每天都在他房子周围玩耍,几度劝阻无效,老人灵机一动,他对孩子们说:“非常高兴你们来这里玩,为了表示感谢,我愿意奖给你们每人 2 美元 。”

孩子们当然很开心,第二天照旧来了,老人给了每人 1 美元,尽管少了,但孩子们还是能够接受。第三天老人给了每人0.5 美元,孩子们有些不开心了,但勉强也接受了。第四天老人说,我没有钱给你们了,孩子们非常生气,就再也不来玩了。

老人终于清净了。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老人的计谋虽然狡猾,但却出奇简单——逐渐消耗孩子们的内在动机。

在研究内在动机的心理学家中,德西是最著名的一位,他是社会心理学的知名学者,相信好奇心、兴趣的重要性超乎人们的想象,并成功通过实验证明金钱等外部奖励对人的内在动机的损害。

无独有偶,被称作“美国最猛烈批评金钱奖励的人”——美国著名教育作家和演讲者艾尔菲·科恩也写了一本书,叫做《奖励的恶果》,指出,我们越多地使用人为刺激物来激励人们,人们越是对所做之事丧失兴趣。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奖励的恶果:孩子们的兴趣是如何被毁掉的?


为什么奖励会伤人?


科恩在书中分析了四种造成奖励有害的原因:

奖励就是一种控制。表现好就给奖励,这无异于威胁孩子做不到时就不会有奖励。孩子们考了好成绩,收到了奖励,一开始还挺开心的,但由于边际递减效应,这些奖励到后来也无法激起孩子的热情了,甚至还会引发焦虑,下次没考好,是不是奖励也没了?

奖励破坏融洽关系。奖励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条鸿沟,孩子们无法变得坦诚并信任父母。为了取悦父母并获得奖励,很可能会走捷径,只做能得到奖励的事儿,比如孩子练琴时总是演奏那些最简单的曲子,比如大学生选那些学分高,但自己并没有什么兴趣的课。

奖励忽视问题原因。奖励旨在控制孩子的行为,而不去关注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父母不会探究孩子为什么尖叫?为什么不做作业?所做的只是“贿赂”孩子,使其顺从。其实对任何一个问题父母都可以找出多种可能性的原因,如果不去研究这些原因,就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

奖励消耗内在动机。所谓的奖励基本就是“做这个就能得到那个”,比如我们常常对孩子说:“如果你做完了英语作业,就让你玩半个小时游戏”。孩子们想,既然写作业这事儿需要父母“贿赂”我来做,这事儿一定是我不想干的。

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对一项活动许以奖励,相当于宣布这项活动本身不值得做。父母实际上是在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就是英语作业很无趣,于是孩子们当然没有动力写作业了。


怎样培养无需奖励的好小孩?


承诺给孩子好处以使他们听话,除了带来暂时的顺从外,从长期来看,产生不了任何益处。那么如何孩子激发内在动机呢?德西和科恩都认为:

反思内容。父母需要想一下,让孩子做的事情是否和孩子们的基本需要、个性特点和发展阶段相冲突?我们是不是在要求他们按照与自身年龄和能力不相符的方式来行事?比如总是要求孩子上课时背着手听讲、吃饭不要发出声音、坐在椅子上不要乱动等等。

提供选择。父母常常说,如果是不太重要的选择,他们非常愿意给孩子们选择的机会。一个有意义的做法是,父母应该让渡本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权利,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决定那些重要的事项,决定那些我们非常在意结果会如何的事项。

这是一个锻炼孩子自主思考与安排事物能力的过程,当孩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实际上很大程度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性。这个时候家长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控制欲,防止“假民主,真控制”,这种控制欲一旦被孩子察觉,他就不会再参与这样的活动了。

设定边界。让孩子决定什么并不意味着纵容和不负责任,也不意味着允许孩子从事危险或有害的行为,这就需要设定界限,告诉他们,生活中充满了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它的后果,他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但需要为承担后果做好准备。

比如孩子在涂鸦的时候,如果不加规范,他们很容易把场地搞得一塌糊涂。父母可以要求他们不要乱涂,保持场地整洁,以便其他孩子使用。这样孩子在一定的界限内有相对的自由,保持一种自我驱动的感觉,获得内在动机。

奖励的恶果:孩子们的兴趣是如何被毁掉的?


怎样恰当地表达奖励和赞美?


奖励孩子的办法到底可不可以用?

当然可以,但必须以一种平等的、作为信息反馈的方式,而不是以控制的方式进行,才不会对内在动机造成损害。

事前避免高调,事后给予奖励。有人说,我给孩子奖励并不是想控制他们,而只是表示我的感谢和欣赏。那么,可以不要事先高调许诺,只是事后私下给一些出人意料的小玩意儿。当奖励是预料之外的时候,就不会影响内在动机。

但后遗症还是有的,因为这次得到了意外的奖赏,孩子们会期望下次也如此,而不管下次能不能得到,他们对任务的兴趣都会有所下降。

真诚地赞美,对事不对人。我们对孩子的赞美常常是:你好聪明啊,你太棒啦,这些贴标签式的赞美常常显得不真诚,没有说服力。而且如果你总是夸孩子聪明,会让孩子觉得天赋决定一切,过多地在乎智力,而不是努力。一旦失败,就觉得自己智力不行,再也没救了。

我们可以把对孩子的赞美转换成为对做事过程的评价,关注孩子在达成目标过程中采取了哪些行动,付出了哪些努力?让孩子享受过程,而不是计较结果的胜负。

使奖励尽可能与任务相似。如果你觉着孩子看了一本书,非得奖励他点什么,那就再给他一本书吧,这不仅是对他的一种褒扬,还引导他去读了新书,扩大了他的知识面,一举两得。这也属于事后的奖励,不附加任何条件。

赋予所做事情以意义。让孩子相信他们做的事情是有益的,是有趣的,是有价值的。还要提醒孩子,他们过去对这些事也很有兴趣。

德西的《内在动机》和科恩的《奖励的恶果》是在上个世纪末社会上一味夸大鼓励表扬作用的背景下产生的,书中观点的反常识在当年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和反驳。这么些年过去了,书中的理论稳稳地站住了。

个体复杂多样,人性丰富多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和个体,最理想、最持久也最有生命力的动力永远是来自于自身内在的驱动。父母必须不断提醒自己,只有通过引导而不是粗暴的奖励和表扬,才能够呵护孩子的内在动机,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学习和探索未知的永恒乐趣

(2020 年 11 月 1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恶果   兴趣   作业   英语   美国   动机   事后   下次   老人   父母   事情   过程   原因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