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画面中天空乌云滚滚,暴风雨即将来临,滔天的巨浪张牙舞爪,仿佛要冲出画面向我扑来。三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绝望地挣扎,远处的富士山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岿然不动。动静之间,人类显得如此渺小。

对于这幅画,你或许不知道它的名字,也可能不了解它的作者,但你一定会在某处见过它,或是日料店,或是明信片,亦或是动漫游戏中…...

这是日本绘画中最广为人知的浮世绘代表作——《神奈川冲浪里》。

这个名字一开始我读成「神奈川 · 冲浪里」,其实应该读「神奈川冲 · 浪里」,「神奈川」是地名,「冲」是海面,「里」是指背面,所以这幅画的意思是从神奈川海面上的浪花后面(看富士山)。

对浮世绘了解得不多。记得最早是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看过“浮世绘和衣装”专区的数十幅作品,后来在其他博物馆也陆续看过一些,但都没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最近上海外滩壹号举办了“梦回江户”浮世绘艺术大展,据称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浮世绘展。无独有偶,北京中国美术馆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也在热展中。

一南一北,共有各个时期流派名家的200 多幅经典浮世绘作品亮相。当我的视线游走在这一幅接一幅的浮世绘版画上时,仿佛漫步于江户时代的繁华盛世。


「红富士」是日本产的


鲁迅酷爱浮世绘,他曾说:「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大师,我年轻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东洲斋写备受德国人赞赏…...不过,适合中国一般人眼光的,我认为还是北斋。」

北斋、广重、歌麿就是大名鼎鼎的浮世绘三杰——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和喜多川歌麿

葛饰北斋自称「画狂人」,一生从事画业70年,到 90 岁去世共完成作品 3 万多幅,是日本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浮世绘画家。

日本江户时代早期,德川幕府是不让人们到处走动的。到了晚期禁令解除,普通百姓终于可以到处去「浪」了,名所绘也即风景画应运而生。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部分),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北斋画了一组描绘富士山美景的《富岳三十六景》,这对当时没有出过远门的日本人来说,可以算作是「江户时代的旅行手账」,几乎人手一本。

最初了36 幅,没想到市场反应异常火爆,很快就卖断货了。于是又加画 10 幅,变成了现在的 46 景,但名字依然沿用原来的《富岳三十六景》。

这个系列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神奈川冲浪里》卖得最好,前后被印刷了 8000 张,使得名所绘和役者绘(歌舞伎演员画)、美人绘并列为浮世绘三大主题。

除了《神奈川冲浪里》,还有一幅《凯风快晴》也是北斋的扛鼎之作。夏天晴朗的早晨,南风吹拂,万丈霞光照耀着终年积雪的富士山,为它染上了一层奇异的赤红色,「红富士」由此得名。

这幅「红富士」是北斋作品中构图最简洁的一幅,几乎在任何一本介绍日本绘画的书里,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葛饰北斋《凯风快晴》,2020 年 9 月摄于中国美术馆


有红就有黑,相对于「红富士」,这幅表现夏天雷阵雨的《山下白雨》被称为「黑富士」。构图与「红富士」相似,但更有透视感。黄昏之际,山雨欲来,天空布满乱云,浓浓的黑雾笼罩着富士山麓。

红与黑,晴与雨,晨与暮,动与静,相得益彰。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葛饰北斋《山下白雨》,2020 年 9 月摄于中国美术馆


风景画还有一位高手——歌川广重,他的成名作是《东海道五十三次》,画的是东京日本桥到京都三条大桥的五十三处驿站。

他的画给了那些因为交通不便、无法出门亲自去感受大好河山的人欣赏异乡风景的机会,有如现代的风光摄影明信片。他也因此从一个「小透明」画师,一跃成为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东海道五十三次》中最为有名的是《庄野白雨》,狂风骤雨突然降临,庄野山坡上的行人纷纷夺路奔跑,远处的竹林被风吹得东摇西摆。虽然是版画,却画出了水墨渐变的感觉。巧夺天工,太厉害了。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歌川广重《庄野白雨》,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广重晚年还创作了《名所江户百景》系列,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东京百余处的繁华街景。他的雨和雪都画得非常好,如织物般细密的雨丝、如厚毯般松软的雪被,浓浓的诗意和温情让人感觉很温暖。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歌川广重《大桥骤雨》,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自拍照」始于江户时期


虽然浮世绘的标志性作品都是风景画,但浮世绘最初是由美人绘与役者绘开始风行的。

江户时期的东京,市民阶层崛起,人们开始变得有钱了,吃喝玩乐,逍遥快活,娱乐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戏院、相扑场、妓院的生意都超级火爆…

浮世绘所描述的,大多数是青楼女、歌舞伎们声色犬马的生活,美人绘也大行其道。很长一段时间,浮世绘甚至成了「花街柳巷」的代名词,难登大雅之堂。

那时候美人的脸都画得很大,叫做「大首绘」,像极了现在的自拍照。

美人绘画得最好的是喜多川歌麿。画中美女高高的发髻、白粉扑面的鹅蛋脸 、性感的脖颈、高挑的峨眉、猩红的小唇,眼光迷离,顾盼流连。

她们衣裳华美,姿态曼妙,生活精致,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让人不禁猜想:画中的女子是谁?画师为什么要画她?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 喜多川歌麿《三美人》,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麿还被称为「青楼画家」,青楼是他获取灵感的地方,他目睹了那里的风花雪月,他的作品也几乎全部献给了那些纵情欢愉的人们。

他最为成功是系列作品《青楼十二时》,完整展现了一天 12 个时辰的 12 位女性的全貌。民国才女张爱玲在一篇《忘不了的画》的文章里写道:「《青楼十二时》里我只记得丑时的一张,深宵的女人换上家用的本展,一只手捉住胸前的轻花衣服,防它滑下肩来,一只手握着一炷香,香头飘出细细的烟……」

歌麿的美人绘不仅让那些无力承担风月消费的平民一睹美女风采外,还成了江户时期的时尚风向标,影响了那一代人的审美。

购买这些美人画的除了男性粉丝外,有很多是年纪相仿的女性,她们模仿美人的穿戴和化妆,甚至还把画张贴于家中,随时观赏。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喜多川歌麿《对镜美人》,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如果说喜多歌麿是美人绘的顶峰,那么役者绘的巨擘则非东洲斋写乐莫属。

当年役者的人气绝不亚于今天的偶像,役者相当于如今的明星写真。除此之外,役者绘还承担了公演传单、节目手册等多重功能,甚至还有歌舞伎演员花边新闻的绘画。时代变迁,八卦之心永恒。

写乐的作品妙趣横生,个性十足,笔下的人物常常被赋予惊愕、犹豫、淡漠的神情。站在他的作品前,真的可以感受到他独有的夸张和冲击力。在那副流传甚广的《奴江户兵卫》中,男人嘴角微张,眼神恐惧,五指张开,似乎是在表达某种情绪。

写乐也是浮世绘的一个传奇,短短十个月里,画了 140 多幅作品,然后悄然消失,不知所终。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男是女,多大年纪?从何处来,又去往哪里?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东洲斋写乐《奴江户兵卫》,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包装纸」卖出大价钱


对于日本,浮世绘是一个「逆向输入」的文化。

浮世绘最初是用手勾勒的黑白线稿,在日语中称为「肉笔画」,后来需求太大,供不应求,于是人们借鉴了中国苏州桃花坞和天津杨柳青木刻版画的技术,采用木版雕刻来进行创作。批量生产,物美价廉,两晚牛肉拉面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一幅,所以一般看完就扔了,就像我们现在的报纸和街头广告传单。

当年日本在向荷兰出口瓷器时,废物利用,把浮世绘当作包装纸和填充物,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

恐怕这些浮世绘大师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这些当作包装纸的作品,圈粉了大批欧洲年轻人,他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将瓷器随手放到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包装纸一张一张展平,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这就是欧洲版的「买椟还珠」。

这些年轻人的名字现在说出来已是如雷贯耳:梵高、莫奈、德加、马奈……

梵高说道:「说我们喜欢浮世绘,是看不起我们,浮世绘就是我们的信仰。」

受到《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梵高创作了著名的《星空》,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神奈川冲浪里》的影子。有网友脑洞大开,将这两幅画 PS 成一幅画,怎么看也不会觉得违和,色彩搭配得也很有浮世绘的精髓。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和梵高《星空》的合体


梵高还拿油画颜料临摹了歌川广重的《龟户梅屋》,然后他恭恭敬敬地把边上的日文也写上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他临摹的其实是一张烟花柳巷的广告,左右的日文是夜店的名字和地址。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歌川广重《龟户梅屋》和梵高的仿作《开花的梅树》


莫奈也表现出了对浮世绘独有的热情,他收藏了 200 多幅浮世绘,还将其代入了自己的绘画世界。

在莫奈的私人住宅里,到处弥漫着日本艺术气息,他的花园是仿照日本版画设计的,其中的日本桥,便是源于歌川广重画的太鼓桥。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歌川广重《龟户天神境内》,2020 年 9 月摄于上海外滩壹号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奈《日本桥》,2019 年 10 月摄于波士顿美术馆


莫奈还让自己的妻子穿上艺伎的装扮,变身为画中的东方美人,在画面的背景中也有浮世绘的图案。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奈《穿日本和服的莫奈夫人》,2019 年 10 月摄于波士顿美术馆


多年以后,日本人去欧洲博物馆朝拜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廉价不雅的东西居然和欧洲名作挂在了一起。

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浮世绘在自己的故乡日渐式微。然而,却在遥远的欧洲被奉为座上宾,以其特有的色彩风格和人物形象滋养着欧洲以及后世的艺术家。

如今,浮世绘在电影、文学、音乐、动漫、游戏中的辨识度还在不断被强化,成为了世界上最鲜明的视觉文化符号之一。

2017 年 4 月,纽约佳士得拍卖《神奈川冲浪里》,落锤价格 94 万美元。300 多年前的包装纸在艺术市场上高调回归。


人生得意须尽欢


「浮世」本是佛教用语,意为世事虚浮无定。浮世绘就是「虚浮世界的绘画」。

看浮世绘,里面有种「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沮丧,有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纵情,有种「生亦何欢死亦何哀」的超然。

在日本人看来,正因为生命转瞬即逝,才应该珍惜现世,热爱生活,享受人生。

江户不在,浮世依旧,2020 年的纷繁杂乱让人们更深地体味到了生命无常。

日本作家浅井了意在《浮世物语》中写道:「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红的枫叶,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烦忧,不再灰心沮丧。」

这是诗,也是一种活法。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

(2020 年 10 月 2 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梵高   富士山   外滩   歌舞伎   风景画   东京   版画   包装纸   欧洲   青楼   日本   美术馆   上海   得意   美人   人生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