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防变车"的故事

一辆“防变车”的故事

——想起那时写红文之一

孙青松

那是一个洪流滚滚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人们满怀对领袖的无比崇拜与信仰,积极投入到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之中。汹涌的浪潮无情地冲刷与荡涤着一切不合时宜的秩序、法规和制度。当红海洋翻卷起无比绚丽多彩的浪花时,每一个个体生命又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然而,我的青春岁月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度过的。那时,我当上一名“紧握红笔写红文”的农民通讯报道员。在采访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想用笔把他们记录下来,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缩影。

1970年,我上初中二年级了。一天,学校来了个络腮胡子,老师说是县委报道组的刘组长。刘组长要召集部分根红苗正并且作文成绩好的学生开会,在学校发展通讯报道员。我虽是中农出身,但我的作文在几个班里每每当作范文读,所以也在被召集之列了。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通讯报道,就问老师:“通讯报道员是干啥的?”老师说:“写了文章向报纸电台投稿的。”我为难的说:“我能行吗?”老师鼓励说:“怎么不行?你刚写的那篇作文就很好嘛!”

前几天,学校里搞阶级教育,请邻村一位苦大仇深的老贫农给我们做忆苦思甜报告。老贫农60多岁,秃头顶,人们都叫他秃爷。他说旧社会常年给财主扛活,吃住全包,一年给10斗小米的工钱,有时还配搭几百斤地瓜。有一次地主家一只母狗生小狗时病死了,东家和老母狗感情很深,就让人把死狗埋到他们家松树林子里,还培了一个土坟堆儿。秃爷和几个年轻长工看到后嘴馋了,就在夜里偷偷把死狗扒出来,在老湾边上剥皮剔骨,弄了一大盆狗肉回去煮着吃了。谁知这事被东家发现了,就强迫他们把扔到湾边的狗头、狗皮和狗骨头收集起来,装到一个木盒子里面,重新安葬。东家对他们几个偷吃狗肉的人说,老母狗看家护院有功,你们却扒了它的皮,吃了它的肉,应该受到惩罚。他说出两种惩罚方式,一是每个吃狗肉的扣一斗小米的工钱,二是在狗坟上磕个头赎罪,两者任选其一。秃爷几个一商量,都说扣一斗小米等于白干一个多月的活,太不合算了,反正周围没人看到,于是埋完土后就在狗坟前磕了个头走了。可后来这事还是传出去了,人们不骂地主心狠手辣,却指责他们不懂事理,活该受罚,有人还说当时应该叫他们戴孝帽子。原来,这只老母狗曾经在水湾里救过财主家孙子的命。秃爷走后,老师就把这次忆苦思甜会作为一道作文布置下去,让每个同学写感想。我写的是一篇批判文章,题目是《不忘“秃爷”血泪仇》,老师的批语是“爱憎分明,对贫下中农怀有深厚感情。”随后登在学校黑板报上了。

刘组长个子不高,说话和蔼可亲。他说,写通讯报道必须紧跟当前的形势,每篇稿件都要紧扣时代脉搏,不打“马后炮”。写通讯报道不同于写作文搞创作,要写真人真事,歌颂毛主席,歌颂工农兵,歌颂祖国新气象,要写发生在你们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可以在原型上提炼升高,但不能造假。他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紧握红笔写红文,宣传毛泽东思想当尖兵。”

我听的很认真,但对既要“提炼升高”,又“不能造假”这个问题感到矛盾。散会后我去请教他,他说:“为了树立模范人物形象,有时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只要不失实就行。”我心里反问:主观想象不就失实了吗?但是没敢继续问下去。

回到家里,我把当通讯报道员的事告诉了爹娘。娘说:“你个孩子家,还能写出报纸上和戏匣子里的事?那不成秀才了?”爹说:“我们家几代人都是睁眼瞎,说不定咱家还真能出个秀才呢。”

这天是星期日。晚上,全家人围在桌子边吃饭,边吃边拉着村子里发生的新鲜事儿。娘说,今儿个村西长金办喜事,娶的是庞家卖老豆腐的闺女。老丈人买不起嫁妆,陪送闺女一辆推土车子,还让女婿推着媳妇进村的。村里看热闹的人笑话着呢,说这个卖老豆腐的也真抠门,再不济,闺女出嫁也得给孩子做上个“一铺一盖”(一床褥子和一床被)呀。可人家闺女却不在乎,坐在推土车子上还乐呢,这下给她爹省钱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娘说的这件事,不是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吗?可是从哪里入手写呢,我一夜也没理出个头绪来。

第二天早晨,听到挂在墙上的小喇叭广播了一个村子“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故事,由此又联想到当前正在全国开展的“斗私批修、防修防变”活动,忽然茅塞顿开,心想长金勤俭节约办喜事,就是“破旧立新,移风易俗”。那个卖老豆腐的嫁闺女陪送一辆推土车子,让女儿到婆家不追求吃穿享受,好好劳动,不就是“斗私批修、防修防变”吗?想到这里,也没顾上吃早饭,我就赶到长金家去问情况。按村里辈分,我叫长金叔,喊新娘婶子。那时也不知道啥叫采访,我就把自己要为他们写一篇表扬稿的想法告诉了新郎新娘,他们听了开始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就把结婚前后的实情告诉了我。长金很小娘就死了,爹拉着三个孩子过日子,很是艰难。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把小儿子长金过继给他叔叔了。叔叔是个光棍汉子,说话结巴,干活笨拙,人们喊他老鸭。可是他能舍得吃苦受累,对长金也非常疼爱。这次长金结婚,因为家里太穷,实在买不起像样的家具,叔叔就把春上在破四旧中村里平坟挖出的两块地主的棺材板子弄回家,请本村木匠打了一个床头箱子和两把椅子。老丈人的豆腐挑子早就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没收了,家里两个病人,平时连药都买不起,哪里有钱给孩子置办嫁妆呀。为此,就在长金婶子结婚前几天,她娘把眼睛哭得长了朦子。那时,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辆推土车了。她爹狠了狠心说:“咱家穷,没有钱陪送闺女,但俺要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送给孩子。”于是小推土车便成为长金婶子唯一的嫁妆了。并且,为了省钱也没雇车,就让长金叔亲自把长金婶子从娘家推回了家。

问明情况后,回到家里,我在桌上铺开稿纸,可怎么也写不下去。如果照实写,都是因为穷,男家才用从坟里挖出的棺材板打家具,女家才陪送推土车子的,那不成抹社会主义黑了吗?如果按我想的去写,就不真了。怎么办?这时我忽然想起昨天那个络腮胡子说的话:“为了树立模范人物形象,可以发挥主观想象力。”于是,一篇《一辆“防变车”的故事》就诞生了。写完,我又改了几遍,感到很满意,用现在的话说都是正能量的。最后我把稿子仔细誊写好,把一张白纸叠了个信封,用玉米粥粘上,然后大着胆子寄给《大众日报》。没想到,十几天后,大众日报农村版就登出来了。我的文章第一次变成了铅字,那激动的心情难以名状,从此我便成为一个真正的“手握红笔写红文”的农民业余通讯报道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破旧立新   陪送   婶子   移风易俗   母狗   嫁妆   闺女   狗肉   东家   小米   豆腐   车子   家里   老师   通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