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速译:抗洪,德国还需要学习孟加拉

德国《明镜》网站7月23日社评文章,原题:德国气候政策:轻信直至死亡

德媒速译:抗洪,德国还需要学习孟加拉

被洪水淹没的地下室,在德国

内容提要:

国家和公民都不愿正视洪水灾难的危险。气候变化正迫使德国向孟加拉学习。

国根本无法想象这场洪灾。水位超过了迄今为止最高水位的三分之一。洪水预警系统已经因超过阈值而失灵,或测量设施干脆已经被水冲走。对预警问题的讨论就成了灾难的征兆。因为在现实中我们不愿倾听气候研究人员和气象学家的警告(长期或短期)。关闭警笛是这个国家宪法的一个贴切象征。

轻信直至死亡:无论是政治、国家,还是公民都不想看到危险。像新冠肺炎大流行,国家没有及时向公民提供口罩和疫苗一样,它也没有对自然灾害如洪灾给予足够的重视。口罩和警笛——不是什么高科技,不过是简单的事情,但国家都没有做好。民众并不完全是无辜的。他们经常在民意测验和选举中惩罚那些扰乱其安全与繁荣幻想的人。默克尔时代的成功秘诀是对保护母国的承诺,一种舒适的民主,使其公民尽可能不受现实的困扰。

对基民盟来说尤其如此,它只希望今夏在竞选中重返总理府。其好心情可以从总理候选人阿明·拉舍特在防洪前线不合时宜的笑容中看得出来。绿党也因害怕受到惩罚而回避预警。德国坚持一种与现实无关的安全幻想。尽管德国近年来接二连三地遭受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和瘟疫等的重创,但人们仍感觉像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那样平安无事。尽管气候变化在辩论中无处不在,但它似乎不像在我们的纬度地区那样危险。终于,斜尔特岛30度?

德媒速译:抗洪,德国还需要学习孟加拉

走访灾区期间拉舍特的“窃笑”

人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不安全、混乱进行搏斗。几天前,有政客在一次内部会议中说,德国必须向孟加拉国学习,因为后者成功地减少了洪灾灾民的数量。可以学习的地方不仅在于实际的防洪措施,也包括应对灾害的准备方面。

未来永远充满不安定因素,否认这种不确定性是下下策。即使最好的灾害政策也无法避免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恶果。这并非危言耸听。德国无法应付170多人的死亡,孟加拉怎么做的?

除了安慰和救助之外,人们还需要更好的预警。我们现在必须开始适应新的极端天气,或许也应该端正我们应对危机的态度。没有完全的保险,我们需要练习应对,提高抵抗能力。(作者克里斯蒂安·霍夫曼,寇瑛编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孟加拉   德国   阿明   孟加拉国   警笛   洪灾   水位   自然灾害   口罩   洪水   灾害   公民   气候变化   危险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