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技术才是王道,中国高铁谈判阻击战后,日本屈服德国人失业

一个硬币竖立八分钟不倒,是不是很正常?如果实在一架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安安静静的竖立了八分钟。你还能把惊讶的嘴合上吗?这是2015年一位在中国旅行的瑞典人上传到YouTube上的视频,视频里一枚硬币在疾驰列车的窗台上竖立了八分钟。该视频一经发布就造成了全球的轰动,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你要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这句话最适用于中国高铁了。在2015我国的高铁之所以可以造成全球性的轰动,主要有个原因是因为前后的反差太大了。外国人甚至是我们自己人对中国制造的映像还停留在打火机、衣服,这一类的附加值很小的低端工业品上,所以被突然出现的这么成功的高端案例惊讶到。

掌控技术才是王道,中国高铁谈判阻击战后,日本屈服德国人失业

那中国高铁是怎么实现从绿皮火车到又快又稳的高铁发展的呢?

1978年10月26日,时任国家副总理的邓小平乘坐新干线列车接受采访之后的22年,中国的铁道部才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次年广深铁路改造工程才开始动工,三年后的1994年改造后的广深铁路开行中国首列准高速旅客列车,运行时速也才达到120--160公里之间。

1998年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提出的京沪高速铁路是否可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速轮轨”与“磁悬浮”大争论。2002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具有是示范性质的实验工程--秦沈客运专线和上海磁悬浮示范运营线。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现在看到高速轮轨方案。

掌控技术才是王道,中国高铁谈判阻击战后,日本屈服德国人失业

2004年之前高铁的发展虽然一直被高度重视着,但是发展起来一直是不温不火的。2002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市场对铁路运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中华之星等自主研发方案,在实验中暴露出了严重的技术和设计缺陷。中国市场已经没办法让高铁再继续慢慢发展了,于是在2004年6月17日,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发布招标公告,计划向西方市场采购140列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中国开启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

当时世界上也就四个国家可以提供中国需要的高铁技术,分别是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加拿大庞巴迪虽然实力最弱但是在之前就符合了招标的所有要求,所以剩下的三家公司各显神通。

掌控技术才是王道,中国高铁谈判阻击战后,日本屈服德国人失业

日本的川崎重工在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在日本国内竞争力不如号称新干线铁三角的其他两家公司,处境是日益艰难,急于在中国市场 找到突破口,而且中国当时需要的200公里时速的高铁技术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二类技术储备,他们手上还有更快的时速250公里300公里的高铁技术。

还有法国的阿尔斯通的日子一样不好过,公司正在面临美国的高额诉讼,已经是濒临破产了,在这次中国的招标中还不能拿到单子的话,就需要向法国政府申请破产了。

另外一家的德国西门子小日子过得就不错了,综合实力最强,无论是从那一方面上看,德国西门子都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问题也就是出在这样类似于一家独大的场面,在德国人的正确判断下,中国确实是青睐德国的高铁技术,所以表现出了极其傲慢的态度并且还漫天要价。

掌控技术才是王道,中国高铁谈判阻击战后,日本屈服德国人失业

中国两招锁敌

为了使中国处于主动地位,中国发布了两项规则,一个是参与招标的企业必须是在中国企业走;另个一个规则是参与投标的中国企业也必须拥有国外的成熟技术条件的企业支持。这样一开不仅封杀了国内的一些小企业,国外的大公司也不能嚣张。而且在招标时还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关键技术必须转让。价格必须降到最低。高铁产品必须使用中国品牌。在这些规则和原则的制约下中国已经完全的掌握了此次招标的主动权。

同时还为了避免招标时有不必要的内耗,铁道部规定只有两家中国企业可以参加这次招标作为有技术引进的主体。

即使条件已经很利于中国了,但是还不够,为了保证技术转让的质量,铁道部还实施了一个叫技术转让实施评价的制度。也就是说中标了不是万事大吉,我们还有考核的,而且考核的内容不是你这个老师教的怎么样,是我们学生学得怎么样。这样一来中标的企业就不能藏着掖着了,必须拿出真本事,不然还有可能拿不到钱。

掌控技术才是王道,中国高铁谈判阻击战后,日本屈服德国人失业

发布招标书到截止事件只有41天。庞巴迪在四家公司中态度最积极,又极力以优厚的价格满足中国的需求,所以并不为招标的资格担心。

拿下技术,步步退敌

北车长客选择的目标是德国西门子,南方四车又与日本川崎有历史渊源,所以法国阿尔斯通采取了双头谈判策略,与南方四车和北车长客都有接触,尴尬的是南车和北车一开始的和阿尔斯通谈判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德国西门子制造压力。

德国西门子的态度一直非常强硬,他们通过准确的情报分析得知德国的高铁技术才是中国引进的目标。引起价格也是高的离谱,给出了每列列车3.5亿人民币和技术转让费3.9亿欧元的天价,还设置了多达50多项的技术转让障碍。中国铁道部的官员放手一搏直接出面于西门子谈判,但是西门子有恃无恐坚决不让步。强扭的瓜不甜,于是北车加速阿尔斯通的谈判,在截止日期之前就完成了谈判工作。

掌控技术才是王道,中国高铁谈判阻击战后,日本屈服德国人失业

最后除了德国西门子公司出局没其他三家公司都投出了标书。德国西门子不仅黯然出局,消息传回德国后,西门子的股票暴跌,整个谈判团队还全部被炒鱿鱼。

德国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在2005年时速250公里高铁项目招标中,德国人直接开出了每列列车1.9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8000万欧元的超低价,中国铁道部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个报价。

2004年的这次谈判算得上是中国高铁的一个转折点,中国获得了高铁的核心技术,此后中国高铁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高铁技术集各家所长,实现了新的技术创新,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铸造了中国制造的国家名片。在2008年2010年2015年2016年进行了多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高铁就在国内外遍地开花,完成了从引进到出口的完美逆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日本   斯通   中国   铁道部   转让费   车长   技术   法国   德国   技术转让   中国企业   时速   战后   德国人   王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