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之夜:犹太人噩梦的开端,200座教堂被烧毁,600万人惨遭非命

一个美丽的名字‘水晶之夜’开启了一段悲惨的历史,1938年11月9日纳粹德国在境内对犹太人进行屠杀迫害,之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这个种族上来讲绝对是噩梦。

在这一天德国的各大城市都乱了套,绝大多数的犹太人开设的商店,窗户全部被打碎,店内的之前物品也被洗劫一空。还有200座犹太教教堂被焚烧,遍地破碎的玻璃在月光下犹如晶莹的水晶,才有了这个美丽又极具讽刺意义的名字。

水晶之夜:犹太人噩梦的开端,200座教堂被烧毁,600万人惨遭非命

这次还仅仅是一个开端,德国纳粹党员和党卫军只是针对犹太人的地方进行打砸抢,破坏他们的生存环境,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被关押的犹太人基本上在三个月内被释放了。

大多数的德国人那怕是纳粹心中都是存有良知的,心中的道德不允许他们去屠杀那么多犹太人,更何况想要集中屠杀那么多的犹太人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所以这场惨无人寰的大屠杀是怎么完成的呢?

欧洲历史上反犹思潮已经存在了千百年,大抵从耶稣被杀那天起就一直被视为异端,是遭遇迫害的对象。当时的欧洲主流多是基督教的信仰者,他们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像犹太人这样的不承认耶稣的人简直面目可憎。宗教信仰的不同已经引起欧洲人的反感,为后面的大屠杀埋下了伏笔。

水晶之夜:犹太人噩梦的开端,200座教堂被烧毁,600万人惨遭非命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利益。他们不断利用本土的资源,在经济上大有作为,却不懂得做出奉献。当时的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凡尔赛合约》后,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德国的国民顾得了上顿顾不了下顿。但是德国境内的犹太人就不一样了,犹太人很会经商,在四处漂泊中以经商为生,非常的富有。所以在当时的德国犹太人日子过得很滋润,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下,犹太人奸商,投机倒把,高利贷的传统形象瞬间放大,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厌恶到达了顶峰。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宣传反犹的种族主义,还出台了各种的针对犹太人的限制措施,限制犹太人工作、限制犹太人出现在公共场合,不允许德国人去犹太人的商店里购买东西。在之后对犹太人的限制进行了一波小小的升级,1935年通过《纽伦堡法案》,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驱逐出境。

之后纳粹德国就开始为屠杀这个大目标制定了一个个小目标,建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完成无数的小步骤,从搜查、抓捕到最后的屠杀都有细致而严密的分工,指派不同的士兵来完成。这样还消除了士兵对屠杀犹太人上的心理负担。希特勒还会在集中营的门上写“劳动带来自由”这不仅仅是给犹太人带来了虚假的希望,还减少犹太人的反抗。

水晶之夜:犹太人噩梦的开端,200座教堂被烧毁,600万人惨遭非命

在这样类似于由无数小螺丝钉组成的杀戮机器的集中营里,最可怕的还是无知的人心。集中营一点一点吞噬掉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慢慢完成一个历史上罕见的惨剧的同时,集中营的军官们和工作人员也不觉得自己有责任,他们正常的生活,聚会,娱乐。

时间就这样过去,希特勒在位期间屠杀了近600万的犹太人。

纳粹德国二战战败后还在为之前所做的事情付出代价

以色列建国以后,没有忘记那些耻辱,,一直在为二战期间死去的同胞复仇,以色列的情报组织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前纳粹战犯,然后逮捕押送回以色列受审。

被审判的有一位在纳粹屠杀中重量级的选手--阿道夫·艾希曼,他出席了1942年的万湖会议,整个欧洲犹太人的运送和屠杀,大部分都是他负责的。艾希曼有着很多可怖的外号,大屠杀的基石、纳粹刽子手、死刑执行者等等,可以看出艾希曼的罪孽是多么深重。

在二战结束后,艾希曼就被美国俘虏,只是被他巧妙的逃亡了。此后的隐姓埋名的艾希曼就一直在四处流亡,像是之前的犹太人一般。战后混乱的环境给艾希曼制造了很多机会,借助多次改变身份,躲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捕。在1960年,以色列的情报局发现了躲在阿根廷的艾希曼并将他秘密的带回了以色列。

水晶之夜:犹太人噩梦的开端,200座教堂被烧毁,600万人惨遭非命

1961年2月,在耶路撒冷对艾希曼进行审判,可是反常的是艾希曼整个人的状态严重不符合艾希曼应该有的人设,他在法庭上表现的体面、冷静、有教养。按照常理来看,艾希曼在常年的流亡中即使不至于流落街头成乞丐模样,也不至于是现在这样书生模样的普通人。他对罪行供认不讳,可若是一个陌生人断然是不会相信这样的人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

当时还有心理学家证明他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对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很友好。

艾希曼没有仇恨,也不疯狂,觉得自己只是在执行上级命令、遵守国家法律。他唯一的动力就是听从指示,升官发迹,没有想要屠杀犹太人,也没有愧疚感

或许这才是纳粹最可怕的地方,它利用普通人的麻木,不思考,这种平庸的恶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帮凶。我们要把责任归结于这些“听命的人”的身上吗?他们遵纪守法,服从命令,对于本国都是极好的好公民,可是他们在听命的途中造成了那样巨大的灾难。

水晶之夜:犹太人噩梦的开端,200座教堂被烧毁,600万人惨遭非命

这才是我们该去思考的东西,细致的分工,让我们一群陌生人也可以大规模的协作,让效率倍增。就是这样看似高效率的模式完成了对600万犹太人的屠杀。

所以才说以史为镜,可以知荣辱,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负有责任感和愧疚感,不能是日复一日的混日子,才不会祸害团队和耽误自己。我们是身处集体中的个体而不是机器,是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这样我才能学会思考,学会判断,从过往的灾难中吸取教训,与平庸之恶搏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犹太人   犹太教   凡尔赛   人寰   纽伦堡   耶路撒冷   纳粹   希特勒   耶稣   以色列   欧洲   德国   不允许   集中营   开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