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寒春,原名琼.辛顿,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祖父是数学家,祖母是著名的革命小说《牛虻》的作者。她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优渥,但是,他从来不会站在制高点上看待别人。恰恰相反,她比任何人都要懂得平民。

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或许是继承了祖母身上流淌着的血液革命,寒春从小骨子里就有一种特殊的信仰——她要用自己所学,用自己的双手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快乐,这也是驱使她最后来到中国的原因。她也是第一个拿到中国永久居住证的外国人。

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寒春从小就很聪慧,16岁时就已经考入了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她热爱学习,凭借自己的才智获得了导师恩克里.费米的赏识。恩克里.费米是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那时候他正在参与策划曼哈顿计划,而寒春也被邀请加入。所谓的曼哈顿计划就是利用核裂变反应来制造原子弹,是美国用来发展自己军队力量的一种手段。

那时的寒春并不知道制成的原子弹是用来做什么,她认为自己可以帮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造福百姓,这就是她的初衷,因此她毅然决然的加入。在曼哈顿计划里,一群来自美国的精英科学家花费三年的时间,终于研究并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可是,就在一个月后,他们花费多年研究的心血就在日本的广岛和长期引爆,寒春引以为傲的信仰在瞬间直接被打破,她从来没有想过经过自己双手研究出来的科学产品会变成杀人的利器。“如果科学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想要的不是科学。”就这样,寒春放弃了自己多年的研究,决定重新找回自己真正热爱和信仰的生活。

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阳早,原名欧文.恩格斯特,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与韩丁是同班同学,那时两人都被《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所吸引,他们俩商讨后决定来中国一探究竟,看看是不是真的像书中说的那样。革命之火从此在两个少年的心中埋下了火种。

两人来到中国后,看到了百姓为了美好的生活奋斗,共产党为了人民与国民党斗争,红色的革命之火在这片大地上熊熊燃烧,阳早第一次感受到了内心的澎湃,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他选择留在了中国。

寒春从哥哥的口中知道了阳早留在中国的消息,那时的她正在探寻什么是自己真正追求的,恰巧在哥哥的描绘下,她看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她最终下定决心,一定要来中国看看。于是,在1948年初,寒春带着一个手提箱和一部打字机,穿越日太平洋,来到了上海。想要进入解放区实在是太难了,寒春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先居住在北平。

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在北平住了一段时间后,寒春搭乘解放军的卡车来达到了延安,她与阳早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相会了,距离寒春离开家已经1年多了。

阳早和寒春两个人本就互相欣赏,只是那时寒春忙于曼哈顿计划,阳早又有了自己的信仰,两人只能隔着大洋彼岸,通过写信的方式知道彼此的生活。这次,他们终于可以在一起做并肩作战的队友了。

在当地村民的撮合下,他们很快就结婚了。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俩决定采用中式婚礼,由当地的村民帮忙张罗。唢呐声、祝福声不绝于耳,喜帐、对联更是贴满了屋子,一对新人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礼成。考虑到两人可能不适应,因此在宴请客人的时候采用西式,就这样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落下了帷幕。

婚后的他们,一起在瓦窑场工作,跟着农民一起制作铁锅、铁犁,寒春还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小组。他们需要使用器械,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和劳动能力。学过物理、接触过器械的寒春很快就上手了,她帮着改造各种机械器具,还制造出了水车和风车。和所有人一起劳动,一起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日子填补寒春早前心中对于信仰的迷茫,她知道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并可以为之而奋斗的事业。

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陕北的生活很苦,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们通过双手奋斗而来,虽然很辛苦,但却格外的充实。生活中,他们经常互相帮助,寒春跟当地的百姓学习方言,百姓跟着他们学习英语,寒春在这种生活中得到了满足感和幸福感。大家朴实真诚的话语和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她,她也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这样的生活中。先苦后甜大概描述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吧。

在新中国诞生之际,寒春与阳早携手来到了更加贫苦的陕北定边县。按照上级的指示,他们需要在这里建立一个牧场,发展当地的畜牧业。但是,刚来到这里他们并不了解当地的语言和习俗,一切只能从头学起。为了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跟着牧民一起劳作,同时帮助牧民发展牧场,教他们用科学的方式喂养牛,在他们的帮助下,牧场的规模一天天变大,他们也成了牧民的朋友。随后,他们又被调配到了西安,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建设路自动化的挤奶通道,为中国的牛奶厂机械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起初所有的设备都很陈旧、落后,但是他们省吃俭用把存下来的钱全部花在了购买养殖设备和器械配件上。寒春曾经回过美国探亲,回来的时候还带上优质的公牛精液,只为了培育更好品种的奶牛。他们的身心全都投入在了牛奶厂上,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成功完成了机械化建设。

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他们把奶牛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时刻关心着奶牛的身体状况,担心奶牛吃饱了没,担忧奶牛是否生病,将心比心的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中国的孩子都喝上牛奶”是夫妻俩共同的心愿,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实现了机械化,并且养殖了优质的奶牛,将产出的新牛奶以低价运输到全国,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2003年,阳早去世了,他给寒春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管好那些牛”,因此,经常能看见寒春站在牧场前“照顾”奶牛的情形,这是寒春在思念阳早,她用自己的方式让阳早放心。而夫妻俩养殖的奶牛先后获得了工业部的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国际合作奖和上海白玉兰荣誉奖。我想这些奖项,对于奋斗了一辈子的夫妻来说是最好的证明。在2004年,寒春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拥有绿卡的外国人。

2016年寒春去世,她要求儿女把夫妻两人的骨灰都撒在了陕北的牧场旧址上,这个她和阳春曾经奉献过、热爱过的土地上,在这里他们真正实现了心中的信仰,用科学的力量来革命,来造福百姓和国家。

中国第一个外籍公民,最骄傲的两件事:参与原子弹研究和中国革命

寒春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的环境艰苦而抱怨,没有因为器械的落后而推脱自己无法完成任务。革命精神就是不管你身处何地,你都能为了自己心中真正追求的目标而奋斗,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周围人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能够研究原子弹,还能够在艰苦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信仰,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而不会过多在意物质基础是否良好。寒春,一个为了革命奉献出一生,用科学的力量造福百姓的人,她是前行路上真正的革命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原子弹   北平   陕北   曼哈顿   费米   牧民   美国   牧场   奶牛   中国   外籍   公民   器械   牛奶   骄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