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添一个引力舱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可以为后续飞行任务和空间站进一步展开在轨建造奠定坚实基础。这样,民科创意的“太空人造引力舱”也有望装备于空间站。

给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添一个引力舱

关于太空人造引力科学家们很早就在研究,直观地很多人都能想到一个大大的轮盘,这个轮盘是旋转的,利用离心力来产生“引力”,这个有人专门计算过,要么直径大得吓人,要么转速飞快。还有一种方式也正在研究,那就是用电磁方式产生引力。也只有这两种方案在研究,但都难以实现。

给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添一个引力舱

首先分析电磁技术,由于电磁产生的引力只对特定的物质产生作用,而万用引力能够对万物产生作用,所以,电磁引力对人体作用非常小,几乎难以察觉,是不太现实的。而离心力是利用旋转对人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种方式只能作用在其表,而且力从局部传导。比方说站着从脚掌开始作用,力最后传到头部,只是人体骨骼做单向力的传递,肌肉也没法作用,人们会觉得在水里潜水,但又有人推着你那样,其实是不舒服的感觉。所以,这两种人造引力方式都不现实。牛顿万有引力就好比用微波炉对食物加热一样,能让人体产生饱腹感,而这两种引力就像用电炉子给水杯干烧一样,虽饱未满的感觉。

给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添一个引力舱


于是乎,民科创意出一种低成本却比较可行、现实的“人造引力”方案。

做出万有引力暂时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可以做到体表的“引力”,其原理跟离心力产生“引力”的原理类似,但方案不同:

在空间站装备一个独立的封闭式休息舱,这个舱有一个进气口,有一个出气口,进气口大于出气口,这样在腔体内形成一个流动的正气压,这个气压是定向流动,风洞的风力可以调节,这样就会对人体所有表面形成一股定向压力,于是乎,人造引力就产生了。而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体积小,成本低,加工快便于实现,等一两次货运飞船发送就可以测试。

在空气压力的人造引力实现之前,可以做一种更廉价、便捷的方案,只是针对于睡觉而创造。那就是做一个3D人体贴身的气囊,没错,就是一个气囊,这个气囊包裹着整个身体,在睡觉时,提供一个适当的压力,将人体背部作用在“床”上,人体就会感觉到接近大气压的安全感,宇航员们就可以长期呆在太空减少运动也能不会骨质酥松了。

给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添一个引力舱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删。

您觉得这种方案可行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实现“人造太空引力”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空间站   引力   气口   天和   进气口   离心力   万有引力   轮盘   创意   气囊   中国   电磁   太空   核心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