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人们一一离去不可挽回

他们的神秘世界都永不复归

就因为这一切的一去不返

每次都逼得我要放声呼喊

2005年死于火车交通事故年仅31

留下了217幅画作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即将被“淹没”的工薪阶层

生前怀才不遇、无人问津因为他的画作给人感到恐惧、无力、悲伤死后却世界闻名作品屡屡拍出高价由日本内阁府颁发“绀绶褒章”

被称为「日本的卡夫卡」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实际上成年人更需要心灵的关爱和疗愈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人们血肉铺盖的“发达文明”城市

他就是石田彻也

在黑暗中用力呐喊的那个人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人类文明高度发展

数字、机械化的便携生活塑造美好的未来

没人直视这个世界付出的代价

个体的迷失、消费主义的荒谬、物质社会的无力

人们在垃圾堆里欢庆胜利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久望深渊必回望?答案迷离倘恍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被新闻舆论导向的死亡真相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前进或者淘汰 这似乎并非是一道选择题

德国弗兰克福学派主张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而马尔库塞就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单向度的人》书中首次提出单向度的概念,他认为,文化工业抹杀了文化的鲜明个性,抹杀了否定的理性,造成了人们的虚假需要,把他们禁锢为“单向度的人”,只有承认和接受现实的一面,而没有否定和批判的一面。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两点一线的城市生活,购物都单调乏味。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成年人世界的关爱?束缚?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再也无法负荷这座城市和生活的沉重

石田彻也用生命的洞察

描绘出了一幅幅悲伤的画布

是现代人被揭开的生活背面

也是疲于现实的你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来不及长大的大小孩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无法选择的归宿 看见并无可避免的牺牲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被“神话”的运动员 达到什么水平才算得上不负众望

朋友平林勇回忆他:

无论何时何地看到石田彻也 他都在画画

石田彻也从小就热爱画画

想就读美术系

初中老师也肯定他的天赋

认为他一定会因画画出名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心中无法排解的苦闷 淤积在心 化解不开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流水线一般的座位布局 批量生产的食物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社会哪里有需要人就在哪里?

被强调服务精神 日本社会标配的“九十度鞠躬”?

但迫于父母压力升学普通高中

随后大学毕业求职不顺

坚定了石田彻也最初的梦想

于是决定半工半读 专注绘画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从形态和作用来讲标准的“工具人”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满身的地图也找不到唯一的方向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在电视下安睡的人们 如同被锁进了电视

石田离开后人们才惊惋错过了这样一位艺术天才

家属在整理遗物的时候

发现石田留下超123000张草图

利用率仅4%

这正是天才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51本草稿本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每天50个创意为个展做准备

人们被现代社会吞没 与工业文化结合

失去独立的精神生活

石田彻也不局限于孤立的悲观主义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在艺术中解构生活

这就是石田打动人心的地方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在病床上煎熬 自己给自己“打气”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究竟是人在使用工具还是工具在操控人?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一层层的剥开后 苏醒的“本我”

石田喜欢以打趣讽刺的方式

去呈现他所见的世界

现在跨越了生死这道槛

再也不用被现实牵绊

去探索艺术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了

石田彻也“他人的自画像”——现代人隐藏的疼痛和悲伤

正如石田在笔记中写下的那样——“我所追求的,不是炫耀自己的烦恼。而是对烦恼一笑而过的幽默。我渴望着靠近荒诞。一旦认识到「他人中的自己」以往感知到的那些沉重,就失去了意义。因为我不过是十万、二十万「他人」中的一个意识到这点,不觉沮丧,反倒轻松。这就是幽默!”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本草   悲伤   自画像   画作   学派   日本   现代人   成年人   天才   疼痛   沉重   无力   现实   工具   艺术   社会   文化   时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