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我做了7年

7年前我就来汉艺做作品集了,那会儿如愿拿到了Pratt的offer。


之后本科在Pratt的学习中,我也一直在通过做项目来积累设计经验,提高创作能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方式。


所以可以说,如今我的作品集,呈现了我从开始学作品集到现在的积累与成长,汇聚了我7年所学,哈哈,那我今天“斗胆“跟大家分享分享我这几年的作品集经历和总结的一些小经验吧~


作品集,我做了7年



作品集,我做了7年

作品集,我做了7年

作品集,我做了7年

作品集,我做了7年

作品集,我做了7年

作品集,我做了7年


再来创作作品集,我可不一样了


在Pratt学了几年平面设计,我也是个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学生了。在Pratt期间,我给《纽约时报》的头条文章“画插画”;也给《纽约客》“画封面”。(在Pratt选修的插画课作业)


我也从申本科时需要老师手把手教设计基础和建模软件的小白,成长为作品集掌舵人。老师们主要为我把把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让我不跑偏。


作品集,我做了7年

肝作品集每天一罐double shot expresso



我自己也能感觉到和之前的不一样,在本科养成的一些创作习惯,也为作品集提供了不少帮助。


比如,我习惯把生活中的一些灵感随时记下来,所以我的备忘录里储备了满满话题。有一些关于自己的事、看的电影、自己的想法等等。每当创作项目的时候我就会翻一翻,找出几个最有可行性的深入思考思考,找找研究方向。这样也能在前期节省不少时间。


我有一个关于疗养院的项目,就是我发现自己经常画画、玩手机导致手指变形,从而联想到的不良习惯对人的影响。(一会儿你们就能看到这所疗养院)


作品集,我做了7年

周末逛书店找灵感



作品集,我做了7年

在Guggenheim Museum看展,还看到了蔡国强!



还有,我在创作项目的时候不会提前去设想做个什么,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去寻找合适的媒介。这样创作的时候思路会更开阔,避免把自己限制住。


所以,我的作品集五个项目个个不一样,有品牌、有纯艺、有服装等等。我觉得这样不同的呈现,也能够更好的展示我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这也是我的风格吧,作品集本来也是找到自己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


作品集,我做了7年

宿舍的工作一角


我开了家餐厅,也建了所疗养院


在作品集里。


我觉得创作项目就要去尽量考虑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去解决,这样项目才具有说服力。


我的“那家餐厅”开在了各大机场,专门服务于因为时差问题导致身体状态不好的人群。我不仅研究能够帮助他们倒时差、营养丰富的食材,还做了一个app方便他们点餐,节省时间。


此外,为了方便人们外带,我还做了餐盒包装;餐厅的装潢也设计了一番,辅助来用餐的人尽快恢复好的心情和状态。最后还设计制作了一些名片、冰箱贴等周边送给顾客。(真实情况都送给了我的朋友哈哈)


作品集,我做了7年

看看我的这家餐厅



不要担心我的餐厅会受疫情的影响,在客流量少的情况下,我还可以服务于医院护士、酒店值班人员等从事日夜颠倒工作的人群,这样一来我的餐厅依然可以维持下去哈哈哈~


而我的那家疗养院,则是专门为现在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建立的。现在的年轻人久坐不动、不吃早餐、点外卖……这样不好的习惯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我就为老了的他们建立了一所专属的未来疗养院,入住进里面的人有专门的ID卡,还有个人病例。为了宣传我的疗养院,我还制作了海报、网站。并且我还会为入住的人提供本院独特的服装~


作品集,我做了7年

ID、病例、网站很齐全



整个疗养院的风格也比较活泼,希望住进来的人都能够健康有活力。


我觉得这种充分考虑实际问题的创作方式,也能够让自己的项目更完整丰富,更清晰充分地展现我的思考。希望有天我真的能够把自己的项目付诸实现~


我拿着作品集找到工作了!


是我喜欢的平面设计师,公司就在央美和798中间的位置,充满了艺术氛围,超满意~


哦对,这是我的计划,defer一年先工作。


倒不是因为疫情,主要是我之后想回国发展,工作一段时间可以提前了解了解咱们国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积累积累经验。而且,在工作中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求,之后再去学习也更有目标和方向。


之前我一直想着去SVA的,因为感觉它和Pratt都是美国那种实用的商业风格,去那儿继续学习跟自己的设计风格也蛮契合的。


作品集,我做了7年

Pratt大门前粉紫色的天空



可后来想,自己一直在相同的氛围里待着是不是有点单一,不如换个环境开阔一下眼界,感受感受不同的教学方式,说不定对自己的创作还能有帮助。


作品集,我做了7年

在Pratt上选修摄影课的critique



我在国内面试的时候也发现,国内的公司很看重面试者的潜力,他们希望能够从面试者的作品集中看到更多想象力、更多发展空间,而不是直接定性的一个人。


所以,我也可以去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教学环境中去挖掘新的自己,新的设计方向。


据说英国那边的教学很开放,老师并不会限制学生做什么,去那儿之后我可以充分自由发挥,好好享受这种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做设计的感觉,寻找自我突破。


作品集,我做了7年

第一次参与游行


我现在已经决定去LCC啦,它的学制15个月,课程安排也很科学,主要去教授一些进阶的内容,性价比很高,也更符合我的需求。


我觉得学生时期多尝试一些对个人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能发现自己更多可能性,避免早早的被框住,也能更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嘛。


虽然我一直在平面设计这个专业中,但我无论是做作品集还是在研究方向上,都在进行不同的尝试。而我也是真的喜欢平面设计,所以之前创作作品集哪怕工作量再大我也乐在其中~


想想之后自己能够继续在喜欢的领域深造、工作,好期待呀!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相关问题,可以去问问康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作品集   疗养院   疫情   病例   平面设计   氛围   餐厅   本科   习惯   风格   老师   经验   项目   更多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