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我在二月拿到了米理,三月拿到了CCA,等到四月感觉也等不来啥了于是就准备入学CCA,结果五月佐治亚给我发offer了。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幸亏拖延了,要不我就和佐治亚擦肩而过了。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01

我在大学就是纯英式教育


其实出国留学的念头最早是高中那会儿,我们学校有一个北美精英留学计划,十个名额,我好像考了十一还是十二来着,反正错过了。然后大学就到了中外合办的学校,感觉做一个衔接还蛮好的。


宁波诺丁汉的话,几乎就是纯英式教育,学制虽然是四年,但第一年算是basic year,会学习一些语言、还有一些基础课什么的。还有2+2的交换项目,不过我没选。除此之外老师也都是外国人,上课也是全英文。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我的老师


我一开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后来参加入了理工学生联合会,在IED分会(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Designers)工作很开心,就选择了工业设计。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在国际生物学会议当志愿者


除此之外学校里还有很多实践活动,比如去支教或者一些其它的公益活动,还有跟国内企业合作的项目。相比于大多数国内的大学,我们比较自由没那么传统。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宁诺学校里用来给同学们减压的羊驼,越狱了!


这些机会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实帮助很大,能积累实践经验。不管是申请研究生还是后面找工作,也都算是一条比较能证明自己能力的简历。


比如我当时有跟AIESEC国际青年公益项目去罗马尼亚支教,那次支教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个日本摄影师,有天他邀请我一起去拍照,我们去近距离接触了罗马尼亚的流浪儿童。那个摄影师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们竟然可以跟那些小朋友交流。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去支教的时候


我当时感觉还挺神奇的,然后就衍生出了我的一个作品集项目。哈哈哈哈。



02

转专业和作品集方向,都是工作给我的启发


转专业的这个想法我是大三实习的时候有的,当时在上海的Foundry实习(就是那家著名的英国老牌软件公司,旗下有Nuke、Modo等产品)。我的任务是做汽车仪表盘的概念设计并用他们的软件展示,当时看了大量的仪表盘设计觉得好酷,加上那会儿正好开始流行交互设计,就想着要不研究生学学交互好了。


一开始感觉自己有设计基础,只不过是视觉方面差一点,自己尝试着做过一阵子作品集,不过还是觉得不太行。就在上海找了一个作品集机构,具体不说了反正做出来的东西挺水的,作品集不太顺利加上当时也没有时间准备GRE,干脆GAP了去工作。


毕业之后我在北京工作了两年,在一个医疗科技公司做手术机器人,主要是负责界面UI这样子。这次经历给我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而且我也找到了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医疗关怀相关的,也准备好了重新准备作品集。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作品集相关项目


第二次找机构我就谨慎了很多,简单说说给大家避避坑吧:


一般每个机构第一个接待你的人都是特别会说的那种,比如我当时去的上海那家就是,让我觉得哇这个人可真好,好温暖啊。他们还保证一定帮你申到top几啥的,别信。


各位同学找机构的时候,一定要跟老师聊,然后看他们的学生作品,以及机构真正能给你使用的资源。没有落实这些就贸然交钱,很有可能会在进入机构以后感到落差,孤立无援。


另外看学生作品的话就能看出整个机构的水平了,成功案例多不多,学生作品质量怎么样,够不够新颖什么的。当然了,大家还需要辨别这些成功案例、还有一些数据的真假,才靠谱。


如果能够实地调研的话,去看看校区里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有必要的。比如汉艺的学习氛围很好,很多同学也会主动过来跟我讲话,帮我个小忙什么的。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出去玩~


老赵是我的主带老师,他让我觉得做什么事都变得很简单。我之前觉得做一个项目好麻烦,但是跟老赵上完课之后,我感觉我几天就能做出一个项目。


他会特别清醒理智,告诉我哪些需要重点表现,哪些细节我只要自己做就行不用过度的表现出来什么的。也会给我看很多非常好的案例,带我梳理整个设计流程和方法,很多错误的思维方式很自然的就被矫正了过来。


还有排版邢老师,哈哈哈,虽然只跟她上了两次课,但是她好好啊。我一开始想放她鸽子,因为我自己都觉得我做的很丑,但是她说“我的课可是很难约的,你想好哦”。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跟邢老师上课之前的ppt式排版,哈哈哈哈


后来战战兢兢的带着作业去见她,发现她是很理性的那种人,她会指出我的不足但是不会打击我,而且她上课全是干货。跟她上课的感觉就是,不用觉得丢脸,跟着她好好学就行。



03

未来规划,放长一点


我个人还是比较期待能去当地学习的,之前收到CCA和米理的邮件,CCA是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也可以纯线上,但米理给到我的通知就是纯线上,所以我就放弃了米理。


之所以想到当地去学习,除了体验不同的环境以外,我还很想到那边networking。比如CCA地理位置很好,就在旧金山,然后硅谷也在那边。可以拓宽一下我的关系网,对以后就业也比较有帮助。


加上我比较期待留在国外工作一阵或者继续深造,交互设计的话美国那边公司比较多,意大利的话可能大多会进一些studio。当然,两者之间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我更希望进入到比较商业化的工作环境而已。


幸亏我拖延了,要不然去不了佐治亚理工

我和雕塑们,哈哈哈


说到这里,其实也不能不提一下美国的疫情。这是客观事实,而且这两年的留学生也都挺难的。但是仔细想想他们还接受留学生的申请,也能让留学生到当地去学习,也有人在那边找到工作。那,应该就是有机会的。


关于选择一个留学目的国,其实是一个需要特别理性思考的事情。不能说大家说哪个国家好,你就盲目的去哪里。比如我明确的知道,我想要留在国外,那选择美国相对来说就更好一点。


还有就是关于喜欢的方向,我就是通过工作才找到的,所以大家如果很迷茫的话,就尽早去参加实习,你越早的去接触社会,就会更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


最后,在作品集上大家不要太着急(指心态上的!),只要踏踏实实跟着老师去学习就好,不要想东想西的不然很容易emo。压力大的时候肯定会有,但大家需要及时的给自己舒压,比如我就会去吃吃喝喝或者跟朋友玩一下,第二天就觉得我又可以了,哈哈哈。


我一开始做的东西真的很丑,但我都申上梦校了,你们又怕什么呢。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相关问题,去问问康老师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佐治亚   罗马尼亚   理工   美国   作品集   上海   留学生   东西   老师   感觉   机构   学校   项目   作品   时尚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