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出发去圣马丁之前,心里其实很忐忑。一是觉得读研很难,更别说还是出国读。二是我脑海里的圣马丁里面的人都奇奇怪怪,感觉会不太好相处。


但是我爸妈跟我说成绩无所谓,你就当是去玩。然后,我就真的在圣马丁和那些可可爱爱的同学“玩”了两年。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01 圣马丁的学习生活,没那么严肃


在圣马丁,很多东西都是边玩边学的,比如老师会组织一些小游戏,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玩毛线。


老师会拿着一个线团随机交给一个同学,然后拿着线团的人需要说出自己项目的几个关键字比如:心理学、叙事...,这时如果有人的关键词和你重叠你就可以把手里的毛线团扔给对方,以此类推。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要不要来圣马丁玩毛线


整节课不仅气氛很活跃没有上课的古板和拘束,同时还找到了同学之间彼此主题的overlap。毛线球越来越小,但是同学之间彼此的交集会越来越多,能特别直观地呈现出我们的讨论成果。


各个看似不相干的主题,在一根根毛线的相交点里,找到了联系。老师也会根据这个游戏的结果给同学们进行分组,在后期创作的时候也会节约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最后的大致分组


除此之外同学们私下也会自己组织很多小活动,比如一起去博物馆、一起看展、去附近的公园看看女王的天鹅什么的。当然了,更多的是聚在一起搞光盘行动。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光盘


聚餐的时候,同学之间不会追着你问项目进行到哪了,之前的作业哪里遇到问题巴拉巴拉的。反而是会分享自己最近的见闻,遇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看到了哪个新星设计师的作品什么的。


就虽然没有那种特别高深的学术讨论,但实际上在这种打哈哈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是会了解到很多行业内的话题和新趋势。披萨吃进肚,信息也进脑子里了。


02 看圣马丁同学的作品,我直接笑出声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来自纯艺专业的作品,当时是在教学楼的楼道里看见的。仿佛是一个团队作品,他们建了一个很简单的小空间,在里面贴了各种各样的...脏话。


可能是抱怨生活、天气又或者是身边的某一个人。里面有各种语言,好像他们也不在乎观众是不是能看懂,更多还是抒发自己感受的一个作品,并且利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观者,而不是语言。


可能这就是圣马丁本身的样子吧,乐忠于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沟通方式。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圣马丁惊现李云龙


除了学生以外,学校其实自己也在乱搞,比如↓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额,马桶里的


这是之前举办的一次活动,然后就有了这个,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他们把ual写成了nal。你要说他这里面有啥深意,其实还真没有,因为那次活动叫Neoliberal Arts London,缩写就是nal。


但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恰好和伦艺的简写很像,而活动本身又是新自由主义。在普通人看来,这可能压根也算不上什么设计,甚至有些讨巧。但其实在伦艺这样的小创意有很多,因为有趣和巧妙是他们心目中更重要的东西。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还有配套的卷纸,哈哈哈



03 从在欧洲疯玩,到在家里窝着


在圣马丁的第一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用空就会出去玩,记得有一次去Gay Pride一开始只想凑凑热闹,没想到最后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还有作业做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干脆就直接把作业一扔,去博物馆洗眼睛换换脑子。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小长假的时候,我们会去更远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小分队会一起到一个国家,喜欢看展的去看展,喜欢美食的去探店,喜欢购物的去买买买。集合之后再分享这一次旅行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那种感觉就好像分身了一个人体验了各种活动,同时也给之后的创作积累了很多素材。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意大利 - 卡斯泰尔罗托 – 清晨第一缕阳光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芬兰 - 罗瓦涅米 – 雪地探险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打卡世界最北麦当劳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现实版纪念碑谷


到了研二,疫情爆发了。当时也跟家里商量了很久,决定留在英国。一开始也是有点慌的,不过没有持续太久。主要是有个好室友,以及关心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有祖国。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当时收到的健康包


复活节过后,我们收到了上网课的消息,从面对面讨论变成了面对屏幕讨论。有一说一,对于没自信和社恐的同学来说网课可真是个好东西。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上网课的时候


首先,网课可以录屏,可以在课后反复的去看。对于语言不好,害怕自己跟不上的同学来说,网课真的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自己的学习压力。而且在汇报的时候,也不用站在一屋子人面前,紧张程度直线下降。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网课之前的汇报


除此之外如果大家身在英国的话,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学校里的Studio,在不封禁的时间段也可以走出门去做实地调研。学校也考虑到了有些同学没办法去学校,还加班加点搭建了线上的资料库和图书馆。


英国那边管上网课叫数字化教学,其实说起来这可能也是多年后的一个大趋势吧,毕竟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来了。


现在英国已经到了第三步解封,距离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应该也没有很远了。6月3号,英国政府也在门户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的疫苗注射信息,目前在英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完成了2剂疫苗的接种。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图源:gov.uk


伦艺也在逐渐打开校门,开始准备恢复图书馆等更多的线下资源,欢迎新同学的加入。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图源:伦艺官网


于此同时,为了减弱疫情对同学们就业的影响,今年伦艺也是扩大了就业方面的支持和辅导范围。还会为今年夏季完成学业的学生,提供至少两周的时间到企业当中去实习和体验。


我在圣马丁的两年,全在玩

图源:伦艺官网


总之,我们虽然不能说疫情对于艺术留学来说没有影响,但是很明显包括我所在的伦艺等很多院校都在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在读和即将毕业的学生,同时也在疫苗、新冠检测、线上线下结合授课等很多方面投入了精力以保证新生能够正常入学。


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已经拿到offer的好好学习,还在准备申请的好好创作作品集,把心放在肚子里就行。


最后,在圣马丁的两年我变化很大,我变得更开放,更愿意与人沟通。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除了用脑子记以外的学习方式,那就是用眼睛去看。


艺术不是语数外也不是物化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适合艺术生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玩去学会怎么和人交流,怎么去创作能和人交流的作品,仅此而已。


如果你也想去圣马丁或者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相关问题,可以再问问康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作业   英国   毛线   疫情   疫苗   同学   东西   语言   老师   学校   艺术   喜欢   更多   作品   时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