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到:“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模样,而永远离别的时候,她又是另一种模样。”


不知到达皇艺的第一天,同学们会是怎样的感受?


会不会是坐在开往学校的87号巴士上,路过kensington high street,看着一一掠过的design museum、紧挨林立的各种品牌店、直到学校旁边的皇家音乐厅,不禁心里开始慨叹:不愧是皇艺,一路上这周边都很皇家?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皇家音乐厅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kensington high street街景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kensington high street街景



虽然到达不同校区的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毕竟Battersea校区颜值较为突出),但无论哪个校区,当你踏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你在以后的人生中,即将无数次地想起这个瞬间。




01、刚到皇艺的第一天



有可能从报到前一天在邮局办理证件手续、或者去学校的路上,就会偶遇到不少校友。报到当天,排队注册的时候会碰到更多热情的同胞,隔着专业也不影响大家认识一波,日后共同勉励友爱互助。


如果你的专业比较“小众”,也有可能惊讶地发现同学平均年龄三四十,还有花白着头发的阿姨毫不避讳地聊着自己的“孤寡”身份。但大家的共同点,都是对艺术有着自己的热爱,混在一起自然也就是如鱼得水。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是大家日渐放飞自我后聊天使用率很高的表情包了



教授们的话,华丽阵容先放在一边不说,“开学典礼”上系主任的第一番走心发言就让你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学习氛围——“老师是服务于学生的,你们所需要的一切我们都会提供。” 没有高高在上或是束手束脚的隔阂,大家都是端着自个儿的饮料在人群中穿来穿去聊大天儿,津津有味,其乐融融。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第一天报到的合影 图源康石石同事Chufan




开学第一天老师给介绍的RCA资源中,很酷的一项就是RCA有许多五花八门的workshop:除了电脑那些常规项以外,还有木工、金工、玻璃、陶瓷(真有个大火炉在那儿可以让你烧的通红的那种)、摄影…还有一个叫danger mike的人,如果你想做爆破的话,可以去找他。


而且,所有的workshop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就算你是学writing的也能来玩。就是需要上一些基本的操作课,木工这样相对简单的也就一节课,爆破那种比较难的大概4-5节课后才能让你动手。但总之是只要预约就可以,所有资源都是免费的。


刚开学的时候,课程也是最丰富的,只是需要与好奇心同样旺盛的大家拼手速:比如一个Yoga & Painting课程,几乎分分钟就被抢没了。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Battersea校区:皇艺的颜值担当



还有更夸张的,穿梭在校园中小过道的时候,不应该通车的地方停了好几辆车,还都用黑布盖着,拉着警戒线写着don't touch。后来才知道,这是皇艺汽车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除了不能发动引擎跑起来,其它都和真车一模一样。基本上每个毕业作品都花了几百w的节奏。可以说是玩儿得非常大手笔了。




02、后来的每一天:花式学习,能学的也不少


课程内容质量上,接触的都是最为前沿、学术含量极高的新奇干货。类似的话题康石石也讲过很多次了,今天就给大家直接讲几个例子吧,更有实感一些。


比如一个很哲学背景的老师,第一天给艺术生们讲的课程是原子论。其实就是在探讨说明从科学到艺术的跨界,但这样从科学角度去进行深度剖析,你就能由内而外的感受到那种闭环思维的魅力。(他可能还会顺手一键发送给你100多篇文章,让你从中汲取所需养分,知识管够。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Johnny Golding 的 seminar 图源康石石同事Chufan



课余活动也是很有质量,比如每周二会有movie night,朋友们会约着去观赏一下个中特色的艺术电影,还有基本上听不过来的各种讲座。


举个例子,有个“艺术的法西斯”讲座,会让你知道法西斯除了政治名词以外,还有这艺术上方法论的味道。大概意思就是说,大家可以去探讨,将事情进行二元对立,这本身或许就是一种法西斯主义。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在皇艺做的东西 图源康石石同事Chufan



另外,再提供一些“圈内据点”,都不失为大家的拓展课堂。


学校对面有个小酒吧,是皇艺各类活动后的转场地点,低头抬头都是校友(没准儿还带着当天活动的业界大牛);鉴于皇艺和帝国理工(IC)是姐妹校,大家可以拿着皇艺的学生卡去IC吃饭(不一定都好吃,但胜在数量丰富),尤其每周2有个市集,买点儿啥食材新鲜又方便。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学校附近好吃的推荐这家↑香港味道中餐厅 还有家“仿中餐”叫whole foods也不错 图源康石石同事chufan




03、再回想起那一天


回头看在皇艺的日子,大家感慨的都是怀念。


有人怀念的是皇艺自由自在的环境,“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有空间也有设备,你可以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发表任何想法和言论,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就是一个很纯粹的艺术院校。


有人如今忙碌工作,便怀念当年在皇艺潜心学习的简单生活:每天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可以空下来与自我对话,把大量输入的知识消化掉,过得充实又有滋味儿。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皇艺的食堂 图源康石石同事chufan


有人怀念的是在皇艺遇到的人们,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热忱,且乐于思考、乐于分享:“如今所处的人生阶段也好,社会环境也罢,难以再碰到那样自由、开放、真挚的一群同道中人了”。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和朋友们一起看看不完的展 图源康石石同事Linlu



康石石同事linlu聊起在皇艺的时光,便会想起她在工作室的同桌,一个来自爱尔兰的小姑娘。基本上她去学习的时候,这个爱尔兰女孩都一直在。


有一段将近半年的时间,两个人都是在学校从早上10点待到晚上12点。好像形成了无言的默契,两个人每天的交流基本就是简单的来了say hi,回家say bye,中途就是在这个共同的小空间里,各自安静地认真做着自己的事,好像在精神上产生了一种纽带。而这种共同的坚持与陪伴,日后都会令人感觉愈发难得。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在做作品 图源康石石同事Linlu



还有人怀念每天下课和同学一起去买Bento然后一起坐回工作室吃饭;坐在自己bench上的独处时光;和同学约着在伦敦大大小小画廊看展交流…


或许这几年学完,你也很难完全去下定义说什么是艺术,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有足够的资源和助力,让你的作品去持续生长,并不断触探艺术边缘。同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也可以明确更多事情,从而找到更加适合的方式,去把自己的identity勾勒得更加清晰。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享受平和 图源康石石同事Linlu



最后,也有人怀念的很简单,就是每天在太阳落山时从学校回家走过的那座桥,从这头到那头的感觉,好像就是那段人生的路,安静而美好。或许以后可以腾出空儿回去看看,见见当年的老朋友们。


或许未来某天,皇艺也会成为你心里的那片净土。


来到皇艺的第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去散步 图源康石石同事Linlu


如果有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的想法或疑惑,欢迎私信康石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卡尔维诺   法西斯   爱尔兰   都会   街景   音乐厅   校区   皇家   同事   同学   感觉   学校   艺术   作品   时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