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LCF、威敏等时尚院校已经完成了20届申请季的最后面试,不少同学在面试结束之后也都来和我分享自己的面试情况和考官的问题。


听完这些同学和我讲述的面试经历,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重大发现。


同学们,考官一个问题抛出来跟着就是一个知识点啊。


所以,今天我就把经历过面试的同学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总结一下,来向大家分析分析名校考官告诉你的作品集创作趋势以及创作时的注意事项。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更加注重项目的实际意义


“请问你觉得自己项目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其实这类问题的答案已经藏在我们的项目中。考官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我们的项目表达不明确,或者考官想通过提问向我们了解更多信息。


其实项目意义与价值在创作中与我们针对的人群、市场息息相关。虽然时尚系统的不断更新为大家提供了更多切入点,但我们依然不能让自己的设计过于概念化。


要知道,现在的时尚市场需要设计师能够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与针对的人群。同样,海外名校也在考察学生这部分的能力。


尤其是在申请MA阶段,同学们更需要去明确为谁而设计,没有市场没有客户的设计是不够完整的。哪怕我们要表达概念设计,也要阐述清楚这一概念能够影响哪类人群。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MONCLER CRAIG GREEN 概念x 服装x 客户群体的多重重合体现 www.moncler.cn


此外,考官也会通过我们项目主题与服装的关联度,也就是大家对服装的敏感度,来考察大家项目的实际意义。


比如,以往考官大概只会问我们一个系列的作品,但今年大多数同学都反映和考官聊到了3-4个,问题的细致程度和连接度都很高。

如果我们的最后呈现的服装设计需要漫长的故事联想才能够与主题有所关联,则说明我们的服装与主题欠缺关联性,很容易让考官觉得我们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没有考虑项目的价值与应用。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汉艺学员Z同学 从多种事物之间的数字化共享联系找到的共享服装设计概念 获 LCF、ECA、南安普顿 服装设计 MA offer


像是很多同学都会做关于压力、抑郁症、焦虑等社会性话题,以此增加作品的深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了解相关的信息,只觉得这个话题热门,那最后的结果也会没有意义、无法站住脚,这样在考官面前就容易原形毕露。


所以,我们要在日常中积累服装领域相关知识,不断进行设计练习,提高我们对服装的敏感度,以加强主题与最终结果的联系,提高设计创作的意义。


更加关注调研和面改的有效应用


“同学,你的这部分调研/实验呈现到最后成果中了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能够反映出考官对我们调研或实验有效应用的重视。


我们先来说说调研。


考官希望能够从我们的调研中了解我们设计的来源,看到我们对于调研资料的思考,以及综合能力与作品的深度。所以大家要明确,真正的调研不是形式的多样化和视觉的堆叠,而是调研资料对设计的有效应用。

例如,服装的历史调研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大多数同学只是做到了图片的收集,对于服装历史对现在设计的影响,以及对自身设计的影响并不能明确阐述。


事实上服装的历史调研可以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及影响成因,以及历史调研中的服装细节与制作方式对于现在设计的影响意义。

所以,同学们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就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展现自己对调研资料的思考。这里的调研并不限于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调研资料及方式是由主题的导向性决定的。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RISD官网对于作品集调研的要求 www.risd.edu


再来说实验,这里主要是面料改造与面料选择。


有些同学在不知道如何丰富设计过程时,会选择用面改来撑撑场面。但看似顺理成章的过程实则后期却没有用到,这样的创作过程对于作品集创作是没有意义的。


面料对于服装设计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选择面料的质感、色彩还是造型搭配需要,都要有充分的理由,不然会影响考官对我们项目的解读。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汉艺学员 Z同学 面料实验与成衣面料的体现 获 帕森斯 奖学金,芝加哥艺术学院,丹麦皇家艺术学 MA offer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汉艺学员 Z同学 面料实验与成衣面料的体现 获 帕森斯 奖学金,芝加哥艺术学院,丹麦皇家艺术学 MA offer


例如,不同面料制成的服装带有自然相应的穿着氛围及表达属性,高级成衣搭配粗糙而复杂的面改就会影响服装的属性。


所以,设计过程中面料改造的结果要能够达到市场面料的成熟度,如果差距大便要慎用。同学们也要积极收集设计灵感,选择适合面料进行搭配创作,这样选择面料的理由对考官来说便具有说服力。


更加重视学生个人风格与作品的匹配度


“你的项目中用了很多种设计方法,请问哪种是你的设计习惯?”


在面试时,考官会询问我们的设计习惯、设计方式转变的原因、设计过程中常用的固定手法对于作品和个人的意义等细节问题。

考官希望能够从我们的回答中,获得我们在创作中独特的角度和方式,以及我们自身优势的展现,能够有理有据的向其阐述项目内容。

我们可以站在考官的角度思考一下,面对一本设计方法清晰明确,和一本盲目过度体现复杂而丰富、差别悬殊的过程和设计方法的作品集,我们会更青睐哪个。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汉艺学员 S同学 个人创作手法的连续性 获 LCF MA offer


所以,比起什么都会、什么都可以做的学生,院校更愿意把offer给个人特点明确的那一个。这就需要同学们对与自己的设计方式足够了解、对个人优势充分自信,才能在作品集中展现出我们鲜明的个性,避免作品的盲目多样降低了个人的记忆点。


除此之外,考官还会考察我们的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服装的成衣是否由个人制作完成、如何打板、缝纫工艺的处理。对于这些细节上的选择也是我们个人能力的体现。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汉艺学员 z同学 项目中详细的打板制作过程 获 LCF、RCA MA offer


除了上述对于作品集创作上的分析,还有一点便是面试时与考官的交流。


面试中作品的交流并不是背下所有出现过的面试题,想好一切答案就能够完全应对。重要的是我们对作品有充分的思考,并保持自然交流的状态,以及结合能够探讨作品的语言程度。如果在面试中有没听懂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向考官提出。


注意,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面试机会宝贵,时间有限,要把握好时间充分阐述才有可能最终赢得期待的offer。


考官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作品集创作的答案


其实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也能看出,考官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是难以企及。只要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扎实地打好基础,呈现出完整有逻辑的创作流程,对项目创作有着自己成熟的认识和思考,那考官对你的面试不过是一次充分的自我表达。


同学们快快总结吸收,根据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去完善项目,在面试的时候轻松应对考官,甚至能够跳过面试,拿到免试offer!


如果你还有更有与艺术留学&作品集相关的问题,欢迎私信康石石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考官   作品集   成衣   服装设计   学员   面料   意义   答案   过程   同学   方式   项目   服装   作品   主题   时尚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