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虽然这里面多少有一分幸运加成吧。

幸运的是我在谢菲读书时,我的导师Luis,同时也在UCL授课,帮我写了推荐信,以及诸多学长的帮助和引荐,终于在6月底通过了面试,拿到offer。

今天,就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下我在谢菲读书的旧时光,再浅谈些申博的个人经验吧。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我在谢菲的建筑设计专业研究VR

谢菲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说我们挑选导师的方式是凭每个人写的6页A3纸的“投名状”。(个人小作品集)

我本来盯着Krzysztof(一个波兰导师,研究建筑设计理论的大咖)去的,结果做着做着就往科技与未来的方向歪了楼,最后成为了Luis的学生。

Luis是研究未来、互联网乌托邦方向的教授,他的教学比较快乐,跟他本人性格很像,经常会推荐一些书籍、电影和文艺作品帮助学生充实作品,虽然周末从来联系不到吧。(英国教授都是如此,休息时间勿cue)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正在体验我们小组做得VR空间的导师LUIS

不过也幸好选择了Luis,我的研究方向可以更加“天马行空”,后来更是研究起了建筑领域的VR。

第一个VR作品诞生于我们的4人小组项目,探讨“技术与空间”的关系。

那时因为恰好赶上疫情,日常出不去门,全靠switch和“动物森友会”续命的日子,又不能买材料,单纯的建模也没有意思。我们4个人干脆一合计,要不要做个“刀剑”?(《刀剑神域》日本动漫,讲述VR虚拟现实游戏)

做VR,难的不是要斥巨资买头盔,而是设计软件该怎么用?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小组成员照片

其实在英国,中国学生的软件技术是很厉害的。我在本科的时候就已经把Rhino、Maya、Revit之类的软件都掌握了,但对unreal engine4(虚幻4)这种领域外的技术就表达无能了。

没办法,我们只能在官网下载全套的教程,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模型的导入、设置虚拟现实,然后材质应该怎么贴、光照应该怎么打,这个自发光和半透明材质的设置到底是怎么个原理?越投入越感到无穷的乐趣,慢慢地我们也把它玩起来了。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队友正在测试VR的动作范围

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迎合studio“技术与空间”这个主题,使用者通过VR头盔进入虚拟空间,在空间里可以任意穿梭。里面的光影、平面和模型都会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可惜的是,虽然我们想创造出“刀剑”那样宏大的世界吧,但现在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像动漫里那样通过脑机接口将人的意识带入虚拟空间内。只是通过欺骗人的视觉,相当于将屏幕戴在眼睛上,透过屏幕将视觉展现给观众,然后利用手柄控制人物的行动,行走是很受限制的。

不过即便现在的VR和未来的VR差距还是很大,但是它的雏形已经有了,来日可期。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VR空间原型,重力改变的空间

VR项目的成功,让我逐渐喜欢上这项领域的研究。后来也的确把它代入到了毕设当中,得到了82分的高分。(满分90)

所以我第二个VR项目就是我的毕业设计。当时完成地蛮心酸的,那段时间我简直快“驻扎” VRCHAT(全球最大的虚拟社交平台)中了,前后一共调研了23个人,将近14个国家的网友信息。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因为我研究的是虚拟现实的宗教空间,所以当时就真的去参加了一场VR Church(虚拟教堂)的活动。他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线上基督教的教堂活动,所有参与者,包括神父,都需要带着VR头盔,按照教堂活动的流程,入座啊,唱赞歌,听神父讲解宗教的圣经故事,然后互相倾诉之类的。

后续还采访了日本地图的研发人员(带着我两个日本留学的同学做翻译),以及B站研究VR的UP主,当时他带领着十多个亲朋好友一下子涌进了聊天室,吓得我人都傻了。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个人项目 虚拟空间

大体来说,不论你选择什么研究方向,英国人都特别喜欢创意。他们强调原创性,想法要大胆,会用叙事性表达讲故事,而且越是有意思的手绘就越喜欢。说实际些的,想得高分,你拿传统的那套逻辑去设计行不通。

在英国,锻炼学术研究和英语口语能力

英国艺术设计方面的博士申请,分为两大块:一个是纯研究型的,一个是实践和研究结合的。我申请的是前者。我的博导一开始也说,看我的设计背景会觉得我在理论方面有些薄弱,但是我从论文里表现出来的研究能力还让他挺满意。
加上我口语不错,是他历届中国学生里前几的水平
(老师说的),所以才稳稳当当的以设计背景申请到了纯研究型的博士。

其实语言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英国的博导对于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都十分看重。可以说,评分标准各占50%。

在谢菲,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很浓厚的交流氛围。一开始,我们的小组合作是从一个12人的团队项目开启的。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工作日常

当时的组长,首先会询问每个组员:你比较擅长哪个方面,你想做哪个方面?比如中国学生擅长软件,那就负责建模;外国学生擅长表达,那可以负责文宣、或者跟导师和甲方沟通。

分好工后,就会定一项规矩:每天早晨,每个人要汇报自己今天的工作内容;到了晚上汇总时,还要发表感想,听取别人的进度和经验来完善自己。

一开始的时候,我的英语水平也不太能应付这种高强度的听力,他们表达地很快,而且沟通得十分频繁,偶尔还会突袭……突然跑到我身边问:“你觉得我刚刚说的怎么样?”(当时我正在做模型,一脸懵圈)

如此高强度的英语听力每天至少六七个小时,基本上磨到最后回宿舍,我就已经不想听见任何英文单词了。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小组成员Social活动

可听得懂不代表你说的明白。大部分中国学生并不太喜欢开口交流。

尤其体现在视频会议时,班里的中国学生普遍不喜欢开视频交流,说话全靠语音。就是为了避免被老师点名提问。我就不一样,我是追着老师提问的类型,但凡逮到机会就要问,多说多练。

申博需要九分努力,加上一分运气

寻找导师的机会是很多的。

首先第一个机会肯定是你的研究生导师,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拥有带博士资格的老师。如果你真的学习成绩很棒,或者你的设计很好,你的方向跟他也对位,那么在跟导师沟通的时候,就可以问问是不是可以申他的博。除此之外,还可以问他能不能帮你推荐一下别的院校。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个人项目《Techno-Religious Dream》

其次是在学校期间要多认识一些学长学姐。他们的导师也是博导预备者,而且学长学姐们都十分nice,很容易相处,有时候一部国内宫廷剧(《甄嬛传》之类的)就能跟他们成为好朋友。这样的人脉资源为你认识博导的机率加大了筹码。

我申博的经验跟别人不太一样。因为我在UCL博士期间研究的议题是建筑人行为(Active behaviour),主旨是说建筑中的人的行为对建筑能耗产生的影响,他是一个单纯的研究型项目,说来同我之前的项目关联都不大。

因为我的distinction(研究生毕业时的最高等级综合分评定),博导认为我的研究生成绩很好,所以愿意给我商讨一个课题看看我能否胜任,在反反复复修改了3个月的 Research proposal(研究提案)后,观察我是不是拥有做学术研究的能力。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日常

当我达到他的要求时,基本上面试就稳妥了一半,但也仅仅是一半而已。

我在面UCL的时候,面试官由我的第一导师,也就是我的博导,还有第二导师,一位60岁左右学风严肃的英国女教授,还有一名UCL的讲师负责。

面试的问题在网络上大致都可以搜到。“为什么选择UCL?为什么读博?选择这个专业?”,其次是,“你希望从UCL得到什么?而你又能给UCL带去什么?”

当然还会问到一些比较专业性的知识。像我当时就差点被问懵圈了。

我的第二导师,她是做社会学的,而我的第一导师是研究人行为的,所以第二导师问我:“我们俩人,一个是做定量研究,一个是做定性研究,你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东西其实一个很基础的概念,但我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答得非常不好,不过虽然答得不好,但好在我回应得流畅。

同学们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切记:不管内容对错,你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回答的非常好,就是他问什么我脱口就说,只要能够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比起Student,国外导师更愿意找的是Partner。

我搞到了UCL博士录取通知书

一起聚餐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奖学金。奖学金它真的是一个很残酷的概念,如果你的论文没有在SCI之类的顶级国际期刊发表过,基本上就与奖学金无缘了。这样的同学,我比较建议大家自费,一来是申请要求较低,二来在博期间会提供类似 research assistant 的助理工作,或者通过跟教授做项目,来弥补这一块的损失。

如果想了解更多艺术留学语言要求&作品集相关问题,可以私信康石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博士   虚拟现实   博导   英国   学术研究   刀剑   头盔   学长   奖学金   中国学生   导师   小组   能力   项目   时尚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