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特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每周三将邀请一位艺术&设计领域业内人士或海外艺术留学生进行个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冬日的苏格兰高地十分寒冷,我初到英国的时候,跟几个刚认识的新同学抓住英国Lockdown前的尾巴,报了个三天两夜高地旅行团。

沿着本内维斯山,坐在天空岛蔚蓝的湖畔,云蒸雾绕间被狂风暴雨肆虐到浑身湿透。但到了傍晚,小伙伴们捧着姜汁可乐,围坐在一起玩游戏,各展厨艺时,就感觉这一天过得别样精彩值得。

后来我们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直到今天,我毕业啦!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穿着毕业礼服,努力将格拉印在记忆里

苏格兰,格拉斯哥,温暖热情的地方

苏格兰的温情就像我的tutor,一位温柔的女性,每次静静听完我们讲述作品后,都会先说一句:“Good stuff.” 她总会对学生的努力先予以肯定和鼓励,再细细告诉我们该如何改进。

这里的大部分女性都透着骨子里的优雅和随和,我坐在格拉的地铁上张望,对面的老奶奶就会走来问我:“你想去哪儿?我告诉你...” 夏日里倚靠在奥本海边的长椅上,捧着书的长者会笑咪咪地主动同我攀谈。

所以我当初头铁来英国上网课时,没想到我预想中的枯燥生活会被这份温情治愈。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在奥本的海边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美丽宜居的城市

网课也有网课的好处。首当其冲就是语言问题,老师们一口流利的苏格兰口音头一次上课就讲到我直接怀疑人生了,这种感觉好比跟听惯普通话的人讲川普一样,但是听网课可以随时拿Otter悄悄记录翻译出来,听不懂的地方我就下课后反复回听,这样不会耽误接下来的课程。(后来我去伦敦玩,听到纯正的BBC口音后简直感动到哭,原来不是我的英语有问题)

当然网课肯定也有网课的弊端,因为还有部分同学处于天南海北的地方,没有办法跟同学和老师在线下“面基”。我们做出来的成品展览,更多只能流于线上了。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我平时上课用的电脑,要开着摄像头

不过我也能感受到格艺在千方百计地想让我们的课堂体验能更加温情一些。

他们把学生按时差分在不同的section,国外的学生上早课,格拉的学生在下午课。为了让我们上课更有互动性,还搞了一个Miro平台,这个软件可以实时追踪每个人的鼠标动态,比如当你在自己上传的作品上看到有一堆“鬼鬼祟祟”的鼠标在晃动(鼠标上还会显示同学的名字)那你就知道:哦,有这么多人对我的作品感兴趣啊。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学校Studio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学校Studio

当然我们还可以去学校里的studio自习。不过要严格遵守时间表,每人每周两天,自己戴口罩,积极给座位消毒,并且保持社交距离。
我每次去studio的时候都能看到我们班的学霸班长,他是格拉本地人,我试图比他更早些到,但屡屡失败。
大概印证了那句至理名言:有时候,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格艺,天马行空的圣地

格艺的一年学制共有三个学期。每学期需要主修一门空间设计,除了做个人项目,还会听很多讲座、studio、线上小组项目。除此之外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还会加一门额外的辅修课。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做毕设了。

一年下来,我就深刻感受到了:格艺是真的真的真的特别天马行空。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格艺的毕业小熊

比如第二学期时,我们室内设计的主课核心理念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每个组会被分到不同的原型进行改造,可能是英国的某个风车、或者是高速公路上的龙门架、还有盐丘房子、水电厂之类的。

它不会给予你任何的限制,不需要考虑环境,只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将你想要表达的故事通过设计表达出来。

当时我做的特别纠结,因为我被分到的原型是一个风车,一个筒子加几个叶片的那种原始型风车。这种东西已经被前人做烂了,要怎么创新呢?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很喜欢的池田亮司的展,光与声音主题的,跟我这个项目有点点相符

然后那个时候tutor就发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阅读资料给我们拓展想象。你们可能没听过,什么吞噬孩子的怪物的暗黑童话,类似《水生物语》的科幻故事,就特别“格艺”

虽然最后吧,暗黑童话也没有让我马上顿悟,但我爱玩游戏嘛,就利用了《小小梦魇》游戏中那种高耸、幽深的建筑理念,最后制作了一个噩梦空间。(我的外国同学还做了处女和独角兽的主题)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小小梦魇

其实我也试图“反抗”过,在毕设时我就想做一个有关“皮肤饥饿”的商业空间,按捺住飘了一整年的天马行空,顽强“落地”。

但我的tutor这样讲:“传统的商业设计室内项目,你会觉得它是一间售卖实体产品的商店。或者还有类似于Pop-up Store那样短期经营的时尚潮店。但是还有一种项目叫做Alternative retail ,它不是售卖一个商品,而是售卖一种体验。在你设计的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购买心仪的服务来获得体验。”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做毕设的时候自己在公寓捏的手工模型(空间生成过程探究)

从某种角度来看,商用化建筑并不是没有设计的价值,但我一开始的想法似乎趋向于“强行落地”,设计终究还要为了核心价值而服务……恰好第二学期时,我还选修了一门服务设计的课程,两厢结合,最后设计出一个可以让人们在疫情期间安心接触的功能性空间

最后我的毕设也获得了distinction,算是为全A成绩画上了最后一个完美句号哈哈~

而且格艺今年的毕业展将会在11月底于上海西岸美术馆举办,欢迎同学们前来观看。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实际工作环境……

我是努力型选手

在格艺读书忙与不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追求。

如果这个学期的成绩你只想达到过了就可以,那么每周上课,做一点点东西,时间也可以轻松过去。

但是如果你想取得好一点的成绩,门门拿A,那么你就需要在每次上课时给老师展示出自己更多的东西。或许是你的调研比别人深入,或许是你的设计比别人用心。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我毕业啦!

像我因为本科是学金融出身的,本来就是转专业选手,我就觉得我很想在研究生这一年多学点东西,所以我属于那种比较“肝”,经常通宵的人。

而且即便你已经很努力了,你会发现跟周围的学霸比起来,思想觉悟还不太够。比如当我熬夜学procreate,勤勤恳恳画图时,我的同学为了一个声音的课题专门学了那种关于音频分析波形的软件,还很开心地跟我分享:这种每学期做项目都能学会一两个新软件的感觉真好!(我就蛮佩服她的学霸思想的……)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在牛津

当然我们也不是每天都这样辛苦的,英国隔离政策偶尔放开时,我们就会坐火车到处去玩。伦敦、剑桥、布莱顿、邓迪、巴斯、约克、纳尔斯伯勒、艾尔……我几乎把全英国都逛了个遍,一年下来攒足了整整一打火车票。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这一年出去玩的火车票

而且由于学生们都喜爱在学校旁边的公寓里租房,所以虽然上课时大家无法见面。但我们可以开公寓Party,同专业的、不同专业的,真的认识了很多好朋友。

我们一起过圣诞、过春节,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每次轮到某个人生日时,我们都会定一个主题,小时代啊,学院风啊之类的,大家按要求去Cos,然后一起狂欢。

我从英国回来了,带着全A毕业的成绩单

一起过圣诞节

总的来说,格艺这一年,我过得开心又满足。

最大的收获便是感觉自己已经像一个真正的设计师一样去思考,见证一个项目从没有到有这一整个过程,学会批判性思维,学会问自己为什么?当然,也收获到了众多革命友谊。

好啦,时间不多了,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格艺的生活,或者有其他关于作品集&艺术留学&保研等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英国   苏格兰   都会   批判性   伦敦   风车   成绩单   课时   天马行空   留学生   温情   努力   东西   同学   项目   艺术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