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港理工的面试好奇怪哦。

40页的作品集考官毫不关心,反而对我玩了什么游戏感兴趣。我下意识回答我玩了原神,然后他就开始针对原神提问题了。

其实只玩了一个月还没搞懂元素反应的我:“……???”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相比较起来LCC的面试官简直温柔到爆。但因为我提前五分钟就连进面试间了,然后就看到屏幕上面试官正在和前面一个同学聊得正嗨皮……空气一瞬间安静,吓得我一哆嗦,用打游戏多年练就的极光手速狂点Esc!

(PS:所以同学们,面试这种事情请卡点进去,否则你将体会到豪华社死套餐。)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我想要成为自己的甲方

我本科学的数字媒体技术,偏工科,可以投身国漫复兴大军做动画、可以当传说中的“芒果剪辑师”、也可以做游戏研发,或者跻身计算机行业成为程序大师。全看自己的兴趣发展了。

后来我和伙伴们做了一个体感游戏设计,得到了当年大创设计二等奖,就像突然打开了通往异次元的任意门,“游戏设计”领域蓦然闪闪发光,在我心头蠢蠢欲动。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大创证书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平时喜欢手工制作~

不过当时虽然有了留学的想法,可那个时候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想要工作几年积攒经验之后再去实现以前的目标。后来我就开始做起了大屏交互体感开发的“程序猿”。

谈及体感开发,大部分人印象中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动补(经常出现在动画、游戏中的技术),但我做的交互跟他们不太一样。动补只是把人的动作记录下来,再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对画面的精细度要求较高。而体感游戏需要实时捕捉动作,当你站在体感装置(屏幕、摄像头或者投影等)前,通过触碰或者做手势,电脑接收信号进行一系列实时运算,最后可以在屏幕中生成不同结果。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体感游戏调试过程

经过工作一段时间的锻炼和沉淀后,我想将自己的创意和幻想付诸现实,与其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不如结合自己的技术和创造力做一些更具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东西。

所以后来来到汉艺开始做作品集后……我就发现,能自己做主的游戏真香!

虽然工作量翻倍增长:比如游戏世界观搭建,剧情创作,场景设计,角色设计等,林林总总的都要靠自己了,每天在电脑前奋战到两眼昏花,靠奶茶续命,但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三维人物模型修改,因为我不擅长建模,所以找了专业建模大佬教我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肝累了来一杯奶茶续命

LCC面试官说他最喜欢我这两个项目

每个游戏设计师都希望自己的游戏能够得到玩家的喜爱。但往往设计者觉得很好玩的东西,玩家或许会觉得这个游戏太复杂了,或许又觉得这个游戏太简单了,所以我觉得做游戏最难的就是想法了。

从某一天开始,这个时代的短视频掀起了一阵“土味”的风潮,蔓延到游戏中,“土味游戏”也成为了一种迎合大众的方式,还有一种更进一步的迎合,就是做惊险、刺激的游戏。

这是商业化游戏的标准,但并不符合作品集。我感觉LCC的面试官似乎更喜欢这种能够关联社会现象的实验性游戏。(仅是我的想法~)

比如其中一个项目,我探讨的就是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第三个项目

故事架构在未来的某个时代,AI已发展到拥有自身独立思想,萌生出希望如人类那般拥有喜怒哀乐的想法,因此绑架了一个人类研究他的情绪变化。故事线很简单,不过我设计了两种游戏模式,一种是剧情模式,还有一种是沉浸体验模式。前者注重讲述游戏剧情,后者注重让玩家代入人类角色,体验各种情绪变化。

通过把构想人类的情绪变化,用视觉化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辅以适配的音效,可以让玩家亲身体会惊险刺激的感觉。这是区别众多其他人工智能题材的作品中,我感觉自己比较与众不同的特点吧。

还有一个项目,源于我对“人们总习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这类社会问题的探讨。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第四个项目

比如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像“别人家的孩子”看齐,我就在想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是否也是那种被强迫着改变自己,呈现出一个在别人心目中完美的形象。

因此我找了一些中国学生经受高强度学业压力的例子和数据,再想起以前自己玩过的一款优秀手游《shadowmatic》,将三维的模型通过一系列旋转操作,最后变成一个特定的物体阴影形状在墙面上呈现出来。不断旋转调整角度的三维模型就如同在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不断调整自我难以自由发展,才能使自己成为所谓别人眼中的优秀者。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第四个项目的安卓移动端开发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和小俞老师讨论第四个项目的前期规划

游戏场景设定在一件小黑屋,墙上镶着一只不停转动的眼睛,整个画面用黑白灰调色,也是暗喻着我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讽刺。

面试,第一句话很重要

LCC的面试虽然一开始有点点社死吧,但过程还是蛮顺利的。我也没提前做什么准备,因为考官问的都是我的专业知识嘛。

游戏关卡的设定问题、再根据回答进行深入挖掘,再问了问我后面那两个项目。顺顺利利半小时结束,最后还暗示了我一把:“我特别希望以后能看到你更多的作品。”听完后我的小心脏立刻就速度七十迈:妥了妥了。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感谢小俞老师的面试辅导!

然后信心满满地又面了港理工……谁知道他们不按常理出牌!

我左思右想,可能是第一句话说错了。当时共有两位面试官,打完招呼后上来就问:“这个项目你从哪里知道的?”(真的好犀利!压迫感拉满!)

我也没多想,脱口而出:“从网上”。(就草率了……)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当时求的雍和宫求学符

开局不利就算了,后来又在原神上栽了个小跟头。所以大家还是最好准备自己最了解的游戏或者项目吧,不能没有足够深入体验某款大热游戏就匆匆上阵了。

而且老师们轮流发言,就我的工作经历反复挖掘,问了好多关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东西,比方说一些场景里面的渲染之类的就问的比较深。似乎他们对我的个人经历更感兴趣,反而作品集更像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毫无存在感。

所以如果有小同学对申请香港感兴趣的话,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第一个问题回答,反复斟酌!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涂涂画画-原神-遗迹守卫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阴阳师手办收藏

如果大家还有课余时间的话,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一来锻炼自己的workshop的能力,二来可以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汉艺的夏令营是其中一种,但我当时为了赶作品集就很可惜地没有参加。后来空闲下来后就从网上报名了Game jam,特意跑到武汉参加了比赛。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Game jam小组成员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参赛作品线上展示的直播间

48小时的时间,小组完成一项demo,我主要负责场景搭建和代码功能实现,其余还有负责美工、负责渲染的小伙伴。(我们小组一起Pass了涉及三维人物的游戏,因为建模时间实在是有限~人物建模太繁琐了)

有点像我赶DDL时的样子,第二天的时候我们干脆都没睡觉,一边讨论一边做。人人抱着自己的电脑脑洞齐开,气氛超好~最后我们的火车小游戏获得了武汉区一等奖,接下来还将去上海参加全国比赛。

我面了港理工和伦艺,简直是两个极端

通关证书

其实游戏设计更需要设计师像一位多边形战士,方方面面的技术你都要学会。像我之前一直不擅长3D建模,也不太会排版软件,但因为当时要用3个多月完成作品集,没有充足时间上课,导致最后我的建模更趋于简洁化,排版也是用了PS软件。如今再让我完善自己的作品集,可能会更加精美一些。

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要给自己预留充足的时间,把握机会,在汉艺将自己的基础知识打得更加牢固。再多认识一些小伙伴,多一些思想碰撞的机会。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作品集&艺术留学&保研&申博相关问题,可以后台私信康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理工   人工智能   武汉   建模   作品集   模型   场景   情绪   想法   剧情   人类   两个   时间   项目   时尚   技术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