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关于斗门,我知道的不多,为了曾经爱情去过那里。


位于西安斗门的石婆石爷,他们是经过皇家认证的最权威的牛郎织女像。人们为他们建庙,他们也像其它所有庙宇道观里供着的神仙那样,接受凡人的香火供奉,并在冥冥之中为凡人提供一份护佑。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搜狐网/@记者倪好


同时,他们也是专注行业垂直的践行者。脱胎于中华传统爱情故事的牛郎织女,是诞生于中国的爱神。因而每年的七夕,斗门会有盛大的庙会,大量想要寻找一份爱情的芸芸众生都会奔赴斗门,在石爷石婆庙上香祈福,期望着这对冲破仙凡距离的眷侣能为自己的爱情指点迷津。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进行中。。。


前提是,你能忍住不看他们的脸。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左边为石爷,右边为石婆。图/百家号@行者心路


石爷石婆的相貌,乍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像岁月的车轮没有碾过时间的路,而是从他们的脸上碾过。


有人就讲,这次真的是辣到眼睛了,换我是牛郎或者织女,看到另一半长这样,我都能连夜扛着高铁站跑路。


这两张脸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怪迷失眼,看透一切,为所欲为,爱咋咋地的气息。谜一样的齐刘海,溜圆的眼睛,脑袋大,脖子粗,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对常年囿于后厨做菜的厨子,像哲学家,像你经过网恋之后义无反顾的奔现之后见到的对象,或者婚后彻底放弃身材管理的表哥表嫂的脸。


反正这样的脸大概不应该是牛郎织女的脸。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新浪旅游


无论是乍看之下,还是仔细审视,那种强烈的冲击感始终都存在。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所带来的内心感受,就像你奔着美人鱼的童话故事下载电影,结果下了一部下水道人鱼的禁片一样。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于赓哲


看着他们,你甚至都不忍心去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


这就像是把《百年孤独》里的所有人物名字,换成了赵四、刘能、谢广坤他们一样。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内心里总觉得是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幻灭,多想一个字,都觉得是对爱情的亵渎。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百家号@减影


他们每天就沉默地坐在庙宇之中,望向庙外斗门这片肥沃的土地,看着它沧海变桑田,听过千百年来众生的声音,汉朝水师在昆明池里操练的号子声、唐朝人的欢笑声、虎二爷从西安大哥家回到斗门之后向乡亲们讲述西安城里人生活的声音、人们的祈祷声、以及那些疑惑、悲伤、喜悦的声音,然后一言不发。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吴平(流星)


有人说,看到石爷石婆的脸,你会觉得自己所知道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错的,就像在40块钱一晚的旅馆,跨过已经脏到看不清本来颜色的脚垫,打开门发现顺着门缝塞进来的满地小卡片。


你一眼就能知道,那不是爱情。是仙人跳。这与外貌歧视无关,仅仅是一个陈述罢了。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华夏行


石爷石婆的脸又像是一个触发器。


那些跨过山河湖海为寻找一份爱情而来的人,一看到他们,脑海里就能不断地回响起张韶涵的那首歌:你说过牵了手就算约定,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知风513


在拥抱爱情的道路上,神仙学会了私自下凡,妖精学会了断桥偶遇,女鬼学会了梦中相逢,孔雀学会了开屏,人类学会了写诗……但似乎所有的寻找爱情的方式,在石爷石婆跟前都写着此路不通。


你凝视着他们,弄不明白他们寻找爱情的武器是什么。这爱情的锁,是怎么把他俩锁在一起的。王母娘娘当时为什么要丢出头上的钗子,划出一道天河,让他们分离。


大殿内的石婆摆手示意,就这样吧,少整那些没用的花活。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寒山斜阳


无论什么人来,他们都是这样一幅“怎么样,没想到吧,就是玩儿”的脸。


当地人再如何花费心思,想尽办法来打扮、装饰他们,但除了让他们的气质显得更加突出之外,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功。不像其他庙宇道馆里的塑像那样,仙风道骨,靠谱,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领了你的香火,就一定能办成事儿的模样。他们对自己的外表丝毫不在意,从不打理自己的发型,毫不注重形象管理。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郑发三子


这反而让很多前来为求一份姻缘而烧香的人变得踟蹰。


你说烧香吧,看着他们颗粒无收的脸,总担心另一半长相没保证。不烧吧,香都买了,来都来了,气氛都已经烘到这儿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不渴望拥有一份爱情?即便是历经世事洒脱不羁的浪子,在午夜车站附近的小旅馆里,也会想起心头曾经的白月光来。


最后,在反复的犹豫中,选择磕头、上香,并在之后的忐忑中期待一份颜值有保障的爱情。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进行中。。。


但石爷石婆并不在乎,他们就顶着这张脸,每天盯着善男信女们发呆。偶尔也会想一想,历史长河中的其他石人如今都享受什么待遇或者面前磕头的人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面对迷失在人生龘字路口的众生,他们从不会保证什么。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网易号@一言不合


尽管被当做爱情保护神,接受众生香火,但他们从来都没有住在同一座庙里,同一座大殿内。


是的,他们一直都是分居状态,他们虽然都在斗门,但石爷石婆代表的是两座有一定距离的庙。这份严谨,也暗合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本身,他们通过鹊桥一年一会。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长安圣贤


但在斗门人的认知里,牛郎织女分居并不是因为王母娘娘从中作梗。


石婆庙里打罄的姨在你疑惑的时候,会主动问你,看见石婆旁边的石床了木?你点点头。姨接着问,看到床上的渠渠了木?你一脸的困惑。姨接着问,知道为什么吗?你刚陷入沉思,想从地壳运动方面入手。姨一脸淡定,接着说,这都有来历,农历正月十七牛郎织女结婚,这石头就是牛郎织女的婚床。结婚后织女跟牛郎住一块儿,结果牛郎尿炕,然后织女一脚就把牛郎踹出去了。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石婆殿内的石床。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一开始听到这个解释,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但细想起来,似乎又有那么点道理,这就像某种关于现实生活的隐喻,在搜索引擎上有1亿条爱情作为关键词的内容,同时也存在有近600万条夫妻分床睡,以及2800万条婚后分居的内容。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华商论坛@天外飞西安


无论从哪个方向分析,牛郎织女的脸似乎都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但石爷石婆确实做到了,而且做的还很好。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石爷石婆其实也不想顶着这样的脸,但汉代工匠就这艺术追求,雕刻上追求粗犷写意。


不过,汉代工匠的这份艺术追求反而成了石爷石婆的保护色。敢上手摸一下石婆的,心里都是真心诚意祈求保佑的。华清池的贵妃造像虽然漂亮挺翘,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标准,但上手盘贵妃像的那些中年大哥们,从嘴角露出的那抹笑容,你就知道,他们摸杨玉环肯定不是为了求保佑的。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子乐


石爷石婆虽然长的不利索,但他们的业务能力常常令人心动,尤其是在姻缘这个领域,他们堪比湘子庙的月老殿,大兴善寺、临潼老母殿,办事儿一点都不含糊。比革命公园相亲角的婚姻中介都靠谱。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即便是被人吐槽长得随心所欲,但依然有人笃信,去石婆庙烧一支香绝对有用,一定能找到甜甜的爱情。


拜完斗门牛郎织女,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年七夕才见一次

■ 图片来源/搜狐网@爱长安


毕竟,牛郎织女真的长这样还能在一起,那他们一定是真爱。



作者 | 陈锵 | 贞观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斗门   牛郎织女   殿内   织女   牛郎   西安   庙宇   香火   华商   新浪   众生   来源   爱情   时尚   图片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