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一般人认为,不到秦镇吃个 “皮子”,不算是到秦镇来过;现在我要说,没有到东大提上一桶“事酒”,也不算是来过东大。


秦镇的“皮子”固然有名,秦镇那两家的“黄酒”名气也不小。但是,同为太平河岸、沣河两边的产米区,秦镇人可以不吃米皮子,东大的“事酒”才是贯穿着他们喜怒哀乐的酒,沉浸着长安人一生的酒。


恕我孤陋寡闻,以前我在给一个东大的朋友,说秦镇的黄酒有多好的时候,他笑笑,说你去我们东大去,去我们东大的郭村去,喝一下,回来再给我说。


我就到郭村去了,去了还不止一次,就这样,我就知道了“事酒”,知道了我们西安现在还藏在深闺里、不为人所知的好东西。


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长安、户县一带水田萦绕,以前盛产大米,“换大米”就是换“桂花球”米。米多了,就有了秦镇的米皮,有了长安“事酒”。长安 “事酒”就是用糯米、小麦为主要原料,蒸煮、发酵、压榨、过滤、贮存、勾兑酿造成的。


长安“事酒”就是黄酒。酿酒我不是专家,但是对喝酒还是有些自信的,“事酒”之香醇,不亚于某些大牌的知名黄酒。


一说黄酒,北方人不要认为这是南方人喝的,长安黄酒的历史,远远超过南方黄酒,而且这个历史是没有中断的。


“事酒”,顾名思义,我开始认为就是过事喝的酒。确实,农业社会中酒算是奢侈品,家里没有事,不会聚众饮酒的。


生娃娃了,摆满月酒;结婚了,办喜酒;人“倒头”了,喝白事酒。还不说上学、当兵、盖房子,隔壁老王家母猪生猪娃子,加上逢年过节、过会,人这一辈子中要过的事情真不少,当然喝酒的次数就多了。


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关中农村过事,早些年就是白酒醪糟。白酒算是比较高端的,要花钱买,有辈分的老人家用小盅盅,坐在上席,喝那么一点点。不图喝酒,喝的是一种品位。一般人能坐上桌子,就算是高兴事情;喝个家里酿造的醪糟,就高兴的不得了了。


到了八十年代,过事的席上,才有了散装啤酒,散装葡萄酒,现在白酒啤酒红酒各种饮料都上桌子了。喝个白酒不算稀奇了,醪糟就更是上不了席面。


但是,自古以来,长安户县这一带竟然有这么高端的“事酒”出现,也说明了这片地方的丰饶,物产丰富,人过的日子是没啥说的。


查查酒文化,《周礼•天官酒正》中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的说法。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昔酒”就是酿造时间长的酒,无事而饮,算是有钱的有闲阶级吧,没事喝个酒谈谈风花雪月,分析分析国内外的形势。至于清酒,重点在“清”上,过滤了沉渣,算是茅台国窖五粮液一般的高端酒,“金樽清酒斗十千”,要用 “金樽”来祭祀祖先的,老百姓都是不能闻一闻的,除非遇上了李太白。


这样就清楚了,“事酒”应该就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中的“浑酒”;景阳冈前,酒家卖给武二郎的“村酒”。这酒确实也如同酒家说的:“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怪不得武二郎“酒壮英雄胆”,二杆子劲儿上来,独自一人上了景阳冈,打了一只大老虎。我曾经喝过两斤多,却是手酥脚软,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各家做的“事酒”各有特点,酒精度从8%到20%不等,远远高于一般的啤酒。所以酒量高的人,不要把喝“事酒”当作喝醪糟,喝多少都没有问题。“事酒”的酒精度数,是没有一个标准的。


做“事酒”都是手工酿造,产量都不是很高。虽然主要原料一样,配料也差不多,但是各家口味都不一样。这和配料的多少,配料的比例以及炮制方法火候,酿造的时间,都有很大关系。


酒把式一般在清明节后,就开始制作酒曲,酿造的最佳时间是阴历九月。酿酒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不能进酒窖的,只能浆米蒸米晾米,所以这门技艺也是传男不传女。


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酿酒的讲究很多,以前酿造“事酒”前,有些酒把式要到草堂寺敬香祈福,回家还要供奉酒神,酿酒期忌吃生姜大蒜之类刺激性食物。


“事酒”配料要弄全的话,要三十多种。制作酒曲时,最重要的一方配料是乌药,乌药有大毒,所以先要炒制。炒制乌药很关键,炒制生了,酒虽然香气足,但是毒性没有过,酿的酒有麻性,对人不好,甚至喝多了是要人命的;炒制过了,酒不醇厚,没有酒劲,这酒也就寡淡如水,没有滋味。


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 乌药,“事酒”的灵魂


就是正常的“事酒”,喝的时候也要注意。一般人都知道黄酒最好温着喝,确实如此,端午前天气凉,“事酒”不温着喝,不仅仅是酒的香气发散不出来,酒里的药性对人也有伤害。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传统的锡壶,中间是空的,用来放在热水中加温的。现在炎热的夏季,说是也可以加冰块冷饮,年轻人喜欢这样喝,我是没有这样喝过。


长安“事酒”,是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的酒


朋友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有资格代表家里去吃席面的,从小到大坐了不少席,眼睛看着就有人喝多了“事酒”。喝多了“事酒”要么耍个酒疯,把平时不说的话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的一吐为快,要么不哼不哈,出溜到地上,让人背回去在热炕上醒酒。


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最多那几天有人说说喝多酒的笑话,但是没有人被嘲笑,被看不起。无酒不成宴,酒桌上没有一个喝多的人,这酒就喝的寡味,也显得主人家不热情,招呼不到。


“事酒”人有事的时候给人喝,过年的时候还给“先人”喝,要用来祭祀祖先的。大年三十请回祖先后,焚香祭祀,照例是要祭祀饮食和茶酒的,这倒也符合周礼。


最有意思的是给坐月子的妇女送“事酒”,以前也有讲究。“事酒”有催奶的作用,人家做满月,送礼前一定要打听好生的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如果是男娃娃,“事酒”用带嘴的壶装;如果是女娃娃,“事酒”用没嘴的陶罐装。


这生男娃娃倒真是生了一个“带嘴的”。


关中农村上千年的农耕文化,在这几十年现代文化的影响下,有些习俗已经消失了。以前长安、户县都有“事酒”文化,现在户县做黄酒的已经不多了,只有东大周围几个村子,酿造“事酒”人家还不少,比较集中。


你说,这些东西还能传承多少年?


毕竟,酒桌上黄酒的影子是越来越少。但是东大周边“事酒”的作坊还在,酒文化也就在,毕竟,“事酒”沉浸长安人一生喜怒哀乐。


希望以后坐在东大人的席面上,给我上的是一壶“事酒”。



作者 | 大瓦渣 | 陕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长安   户县   周礼   关中   乌药   席面   景阳冈   酒曲   醪糟   皮子   清酒   黄酒   祭祀   白酒   喜怒哀乐   娃娃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