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年人的酒局,是治愈温吞的良药

陕西中年人的酒局,是治愈温吞的良药



有人说:“想让温吞的中年男人满血复活,最好的方式是请他喝酒。”对此我深以为然。俗话说“酒壮怂人胆”,性格温吞的人,没喝酒时肉眼可见的无力苍白,喝了酒后却依稀仿佛诗仙太白。


可并非所有的酒局饭局都能令人灵魂飞升。比如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女士为绝对主力的单位,每一次团建,都会令我愈发温吞。


有次公司组织游秦岭,游玩一天之后,饥肠辘辘馋虫乱鸣。说好的晚饭时间,酒已上桌,菜已摆好。为数不多的男士们,遂自觉地围坐一桌,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的菜品酒水,期待着领导举杯发表开席致辞。气氛烘托到这种地步,清点人数时,才发现有几位女同事还未到场。电话沟通后知悉,她们有人在秦岭花海中迷了路,有人流连于购物街忘返。领导遂意兴阑珊,期待举杯的一桌男士也只好作罢。


再比如有次组织在南门外的轰趴馆团建。


温吞的男士们,对于台球、麻将、游戏、K歌等全无兴趣,只等开席后自觉地围坐一桌。那次的气氛烘托得也很好,有人定做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横幅挂在醒目位置,另有唱了一下午仍歌瘾不灭的女士高歌lady gaga的名曲助兴。可谁知一碰杯,男士们方才发现原来真有“KTV酒水,千杯不醉”一说。不光不醉,那酒喝起来反而让人愈发清醒,清醒的代价是更加温吞。


陕西中年人的酒局,是治愈温吞的良药

■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更加温吞的男士们遂互递眼色,“咱下来自己约吧”。


自那以后,温吞男士们自发成了团,并为这个团取了个豪气干云的名字“XX品酒天团”,规定每两月组织活动一次,轮流做东。


“天团”成员除了我,还包括教钢琴的老赵;教书法的老姬;教美术的文聃、岩哥、阿俊、鹏鹏;以及做行政的老刘和喜哥。这些平时低调的教书匠们,一喝酒就明显高调起来。


每次聚会,举杯之前,大家说话都比较理性。比如年龄较长的老赵,喜欢叮嘱大家抓紧时间评副教授。“年轻时我视职称为粪土。如今才知道没它还真是不行。”老赵常语重心长作如是说。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可酒过三巡之后,在老赵口中,“没它不行”的职称重又变回了“粪土”。在座各位也纷纷再次响应,尤其是文聃,只见他用关中话愤怒地表示:“(职称)算个锤子”。


我由此判断:“粪土”抑或“锤子”,和“没它不行”之间,仅仅是几杯酒的距离。


隔着几杯酒距离的不光是职称,还有团员们的称谓。我们的酒局常有新朋友前来客串,每逢新友加入,没喝酒前,大家都还是“教艺术”的,或者“教英语”的。几杯酒下肚,东家往往会再次起身,郑重其事地再次向来客介绍:“这位是老赵,钢琴演奏家;这位是老姬,书法大家……”如此云云。


而说起开席的祝酒词,则由东道主的个人风格决而定。有人经验老道,一开席就能做热烈的演讲。有人却倾向于后发制人,开席时只寥寥一句:“都来吧!”,让人颇觉冷清。然几旬酒过后,却会热情洋溢地吟诗作对,抑或扯开嗓子高歌助兴。


在东主的热烈表现下,大家都能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喜哥喝了酒明显话多。老姬不爱喝酒,素来理性的他,喝酒前爱聊颜真卿,喝酒后却满嘴张旭。文聃、岩哥他们几个师兄弟,则开始回忆刚毕业那会,在租住的沙井村出租屋,边看水浒边大碗喝酒的往事,于是抱怨手里的酒盅太小。


偶尔前来客串的朋友们,也常被这样的气氛沾染。比如老刘领来的表弟。据老刘说,他这来自陕北的表弟“酒量第一”,“喝酒谁都不服”,可一会功夫,表弟便扶了墙,于是众人始知老刘所说的谁都不“fu”,原来是“扶墙”的“扶”。


再比如老赵某次邀来的老康,擅长口哨表演,人称“西安口哨王子”的。几杯酒下肚,老康开始说起口哨表演在中国的起源和历史。他说口哨在古代曰“啸”,并以“竹林七贤”为例,述说中国古人在对饮时,常以“吟”“啸”为主要娱乐形式。老康一本正经,如数家珍地讲着,但当他说到“吟”“啸”二字时,旁边的老赵便如污王费玉清附体一般,配以声容并茂的“嘿嘿嘿”的笑声。


有人提议老康现场“吟”“啸”一曲,老康便自豪地斜老赵一眼,打趣说:“咱这表演不受限制。不像有些人想要表演才艺,还得随身带台钢琴。”可谁知嘟嘴尝试几次,老康却发不出声。大家由此判断,古人们所谓的“且吟且啸”,应该是没喝酒的状态。可这就让众人纳闷了:你说一帮大老爷们,又不喝酒,聚在一块“吟”“啸”个什么!纳闷归纳闷,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继续碰杯喝酒。


陕西中年人的酒局,是治愈温吞的良药

■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饮酒,打完圈之后是游戏环节。除骰子、扑克等常玩的游戏而外,我们也推出过一些靠“喊”的游戏。比如我曾发明过一种“加字”游戏,大致规则为:庄家先喊两个字。但即便只有二字,也必须通顺,且独立成句。庄家喊完后每人轮流往下加一字,加字后同样需要通顺且独立成句,直至有人接不上来。接不上来者罚酒。


这个游戏,自然要求反应能力和一定的文思。但最主要的是要庄家“志虑忠纯”地开个好头,否则极有可能引火烧身。不过庄家虽然嘿嘿苦笑,这苦笑却不似平日苦笑般疲惫。


所以你该知道,对于平日习惯温吞的中年男子们来说,聚饮真的不异于一味抚慰心灵的良药。我们可能没法像古人那样“且吟且啸”,但古今的人们,聚饮时那份由衷的从容和惬意,却是相通的。亦即是说,如今的人们在酒酣脑热之际,不加修饰的一句:“来,举杯!”,与古人口中的“人生何处似樽前”,有着同样的情绪表达。


当然,我们还可以向古人学习,尽可能把聚饮表达的更崇高和唯美一些。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我们确实应该时不时地仰望星空,即便那“星空”不过是温吞男人们聚饮后的错觉。


那么我不由地想起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上片: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这词,便是我在沟壑里,仰望到的星空。



作者 | 慎夺 | 陕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温吞   秦岭   通顺   粪土   陕西   锤子   庄家   表弟   口哨   良药   中年人   纳闷   古人   职称   老刘   钢琴   星空   时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