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视频加载中...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曹安江从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健身,找到100多个老伙计。


8月1日,天气晴,最高温度38度,最低温度28度,盛夏的傍晚,尽管已经7点,但太阳却还没有一丝要下山的势头。


曹安江背着硕大的双肩包,走进了长安中央公园靠近北门附近的健身广场。场地已被各色人群占领,当然,广场舞大妈们是绝对主力,不过羽毛球,太极拳,跳绳等常见运动项目的爱好人士也毫不示弱。然而,这些都引不起曹安江的注意。


他卸下背包,开始健身。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热身运动从500个标准的俯卧撑算起。做到开心,T恤被脱下,单手、两指、身上站人……难度一点点变大,花样也一点点增多,眼瞅着这次原本看似平常的锻炼行为变成了一场花样杂技表演行为。


有不少大爷会在曹安江到场后,从四散角落开始围聚,曹安江是“长安健身联盟”的发起者。不过,比起本名,“曹队”的称号可能更为人熟知。这里大多人不用真名,而用“花名”。起名标准也和他们的人看起来一样“豪横”。


比如,有人叫“按摩”,是因为他平时会帮队里的人做按摩,手上功夫很好;有人叫“大力士”,是因为能举起上百斤的杠铃,力气最大;有人叫“大回环”,是因为在单杠上飞舞的身姿好似脱离了地心引力,跟陀螺一般;有人叫“瑜伽”,是因为身体四肢能折叠到仿佛无骨鸡柳一样,让人怀疑上辈子是流动的猫……


曹安江今年51岁,个头不高,头发略有谢顶的趋势,但身形挺拔壮硕,T恤紧绷在身上,不用使劲就可以看到的块状肌肉与一个看起来跟中青年龄段沾不上边,起码得是中老年龄段的面目形象保持在同一个躯体的组合,不由得就让周围的空气变得热烈且躁动。无数人被广场上这个目光炯炯的男人吸引住了。


而到如今这样,曹安江练了30余年。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早先是因着身体不好,打小吃药需要锻炼的缘故,后来则是因为一场事故,突如其来的脑溢血,迅速夺走本就有家族遗传病史父亲生命的事情,冲击到了彼时还年幼的曹安江:“我得动起来,不能等死。”


一个念头造就的坚持自此收获了一个名为“长安健身联盟”队伍的陪伴。




一条名为西部大道的马路,里外隔开了两个世界。


路北,行动迟缓的大爷拖着小车装着葱苗,紧张的在过马路与不过马路之间左右摇摆。路南,斑驳树荫里上下翻飞的身影配上花白的头发就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泛着铁皮光亮的单双杠,摇摆的花龙,滚动的腹肌轮,炭黑色的哑铃,包括红红绿绿的瑜伽垫,在曹安江那个姑且可称为哆啦A梦百宝箱的背包里,一个人均年龄超过60岁的健身团,通过十分朴素以至于简单到简陋的装备,练就一身泛着油光又紧实到健身房小哥见了都要称一声“甘拜下风”程度的腱子肉,打破了长安原本平静的夜晚。


一声不吭的大爷会突然来个劈叉,然后又面不改色的站起,那力道,没有练过的年轻人下去,十个里面八个可能都起不来,一个北北悄然的旋转着就到了双杠之下,然后在一众人的瞠目结舌中表演什么叫太空漫步以及跨腿360度转杠,当然,也有“抱团取暖”的存在,几个光膀子,个个身材堪比健身健美大赛里冠亚季军的大叔会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动作上演只能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叠罗汉。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这些平常穿上衣服连显眼都不算,就跟邻居家逛商店菜市场的大爷看起来并无什么区别的人,在每个天刚微亮的早上,每个太阳将落未落的傍晚,在一个完全可称为平平无奇的西安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公园里,衣服一脱,就有了光。


73岁的王大爷刚加入健身联盟没两个周,入队前他有些慌张,连看了好几个月其他人的表演,每次都站在包裹圈的最里层。“为了混个脸熟。”曹安江很客气,“来者不拒,来者不拒。”


王大爷想要入队的初衷简单又热烈,“听说这队伍里面好几个都有心脏病,练了之后都有好转,医院都很少进了,我前段时间住了回院,动了个手术,就想来锻炼试试,年龄大了,说不怕死是假的。”


好奇、新鲜,是这个民间健身队伍吸引人的最主要原因。“咱不拉拢人,全凭自愿,大家看练得好,自然就想一起弄。”


不管是锻炼还是运动,对于大爷们来说,这是最公平的事,谁练的好,谁就受到尊重,人就服谁,没有贫富贵贱,也没有厚此薄彼。


每个试图加入队伍的人,都把这儿当成另一个逃离普通琐碎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动起来就开心,练起来就热闹。


“你看咱这块头,别说你撂不动,就是他30岁的小伙子,咱也不带怕的。”

“强身健体多好,也不成为儿女的拖累。”

“上了年龄,免不了有头疼脑热,一进医院就是一堆钱,这不生病就是给娃们减轻负担呢。”

“看孙孙也需要体力,我还想再帮着带几年。”

“被人说年轻,心里其实怪美的,没有人愿意老。”


朴素到不用任何修饰的白话,却也道清了大爷们愿意被聚在一起最好的理由:除了自己的需要,还是想为那些一直在乎的人尽力做些什么。


广场上每天雷打不动的聚集,给这些操劳一辈子的人一个最好社交的窗口,“这就是我的快乐源泉,解忧良药,比娃们带我吃香的喝辣的开心,在这别人一鼓掌,能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怎么说呢,感觉我还活着。”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2008年,曹安江刚搬到长安县,经常一个人去公园练引体向上的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先是围观,后来就有人跟着一起做,看这情况,有伙计就建议弄个群。”


说干就干,建队只是第一步,起队名成了第一个难题。“我们中间练气功的大师说咱叫中国长安健身联盟吧,他的名字太大,我觉得不太合适,像吹牛,就把中国两个字去掉了。”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从联盟二字可以看出某些曹安江的“野心”,尽管他嘴上说,管他多少人,我不在乎。但“风雨无阻,恨不得不吃饭”,“一天不练个几小时总感觉缺点啥。”“我不去就不行么,大家觉得少个气在。”一串串从曹元江嘴里蹦出的话,以及三句不离健身队各项事务的本能性反应还是暴露出健身队对于曹元江来说,已经不再是最早用来打发时间和寂寞的工具了。


到公园健身本没有固定的时间,只是偶尔有活动,曹安江才会在群里发通知,一到这时,旗子,队服,所有的家伙器具就都会整顿齐全的出现在广场里。“我们这队伍也不能都算作大爷,老中青都有,最大的80多,最小的6岁就跟着做俯卧撑了。”


不过队伍里最多的,却还是中老年人,50年代末60年代初生的那种。经历过国营工厂改制,享受过国家的最好福利,但也赶上了最早一批下岗潮,电子厂、纺织厂、机械厂,都曾是他们最早的去处。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除去因特殊技艺拥有花名的队内“大师”级人物,这里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师傅,仅保留着姓,延续着80年代厂内的称呼,张师、李师、许工、赵工。


曾经不愁吃穿,世界就在厂里,宇宙就在厂房,捧着铁饭碗的好日子随着国营厂效益下降,厂里福利消失,突然就像崩塌的大厦一样结束了。“没有啥是铁饭碗,时代说变就变。”倒闭和废弃的厂房一排一排。“人老就是突然一会儿的事情。”


半大的小伙子变成了中年人,中年的大叔升级成了谁家的爷爷,原本家庭中流砥柱的人物也领起了退休金看上了小孙孙,只是还是有区别的。


即使外人看起来硬件软件都不太行,组织也不太正规的样子,然而对于那些把这个队伍当做归宿和向往的人来说,意义确并不简单。


“不管叫不叫,精英部队天天都来呢,我记得前年冬季最冷的时候,零下好几度,大家伙还是到了广场就开练,先500个俯卧撑,拿竹签计数,没一个偷奸耍滑的。”


从2008年到2021年,13年过去,有些事情早已成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只是回头看,才惊觉时间过得飞快,丝毫不等人。那些仅靠身形完全猜不出真实年龄的躯体,是长足保持锻炼后回馈给每个普通人最宝贵的财富。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用最简单的器材练出最厉害的身体,大爷们身体力行的见证着只要你想做,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人间真理。




被「贞观」作者陈锵一篇名为《黑夜让这些长安区老汉更兴奋》的文章描写后,这个队伍显然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前来“求经问道”,试图参与其中和带着长枪短炮,话筒镜头力求获得更多信息的人让这方不大的小广场看起来更加拥挤了。


但曹安江还是很开心,为了那些愿意报道他们的人,更为那些看到消息后赶来参与他们其中的人。“都说全民健身呢,我觉得能影响带动大家,对我们队伍来说,就是存在的最大意义。”


然而起先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在曹安江家人来看,“他有点走火入魔了,啥都不顾。”


曹安江对于健身的喜爱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小时候身体不好甚至于耽搁上学的他,在父亲的建议下开始跑步,“那时候初二,没有健身的概念,就想增强体质,没想到跑步后,确实不吃药了。”


直至到西安求学,进厂上班,曹安江也没有放弃过运动。“在长安租房时,我就带着同学跑步打沙袋,沙袋也是自己做的,蛇皮袋子里装些沙土,结实又抗打。”


虽然后来由于跟腱拉伤,无法再进行跑步,但曹安江还是找到了新的训练项目。“现在走力量路线,伤脚做手术躺医院,我都忍不了,病床上还举哑铃。”


也就是这样的精神让有点“倔强”的家人也妥协了。“能找到自己愿意坚持的事情不容易,况且那么多人喜欢他,就由着他了。”


“我觉得做什么事情真的贵在坚持。”坚持这个词在曹安江嘴巴里出现了很多次,工作要坚持,运动要坚持,做好事要坚持。在坚持下,曹安江眼瞅着自己从别人眼中的“豆芽菜”变成路人眼中“行走的肌肉块猛男”。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锻炼带来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


“我们这好几个师傅之前多少身体都有点疾病,但在锻炼过程里,都慢慢吃药变少,精神变好,包括那个舞龙师傅,你能看出他之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吗?”


广场上阵阵惊叹与叫好声,以及各个精壮健实,日渐丰硕的肌肉,让这些曾经是时代骄子,但在改革中遭遇下岗,迷失的人,再次成为了自己生命的主宰。


曹安江把我拉到了他们的健身群里,好几个,有精英部队,也有兴趣小组的那种,群名都很气派。“长安牛人群”,“中国长安健身中心”“某某绝活大队”,群内人数不等,少的2、30人,多的上百人。


群里每天讨论的气氛都很热烈,经常一堆红点点以及99+的消息,从早上5、6点开始,分享新闻的,打招呼问候的,但更多还是发照片和视频的,各处淘来的训练照片和视频。“交流群就是用来交流,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完全免费,纯公益,民间自发,这些关键词附着于其上后,这个队伍看起来更加特殊了。


比起健身房高档又专业的设备和器材,曹安江背包里的“家伙”看起来实在有些简陋,“免费供大家使用,都换了好几次,而且我们队伍的人都很热心,有个会做木工的师傅靠自己的手艺给大家做过好多特殊的健身器材,特别厉害。”


经常在一块后,就没有办法不把队伍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有什么好东西不是先留着自己使,而是拿来给大家用。健身队能有今天,全靠大家一砖一瓦的添置。”


老伙计们在一起的时候,一切就都有了意义。


由于常年累月的坚持,健身已经不是单纯的健身了,具有观赏性的漂亮动作在不少人的建议下逐渐有了演出的性质:“遇见朋友谁家过事,大家都一块去给表演,人家有要给钱的,我们都说不用,就是图个热闹,开心。像去年我们单位大庆,我就带着我们队伍给大家表演了绝活,登场刚好是用餐时间,结果刚一亮相,大家全都不吃饭了,跑过来看,掌声不断。”


最生猛的长安健身大爷:只能用肌肉对抗生活的逼仄


就是这些琐碎的点滴像蜂蜜一样让曹安江的心里充满了力量。


为了把队伍引向更专业正规的渠道,曹安江还自学了剪辑,拍照,养生医学方面的书也是一箩筐一箩筐的看。如今每天早上,曹安江都会把头天大家锻炼的视频剪辑好然后发布到各种各样的平台以及群聊里,他期待能影响更多的人。


“我就是想把这种观念带给大家,就是你看,到了我们这个岁数,都可以保持锻炼健身运动,你们年轻人更应该有这种意识。”


在陈锵去年的文章里,有一段话这样描写彼时的他们:“尽管周围有围观的人,但老汉们从不向任何人发出邀请。只有当比自己更牛逼的人出现,他们才会停下手中的动作,像迷弟一样围上去,并要求对方展示一下。一个庄稼汉只会服气比自己种地种的还要好的庄稼汉。”


曹安江对此显然有更深的感悟:“健身房有健身房的天下,街头有街头的天下,但这就是咱普通人的生活。”



作者 | 汤加 | 贞观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长安   大爷   贞观   庄稼汉   逼仄   生猛   俯卧撑   伙计   健身房   爷们   肌肉   师傅   队伍   年龄   事情   身体   广场   时尚   联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