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在很多的人印象中,定期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的事。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时,血压升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而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便是经年累月的,如果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便可以在高血压出现之前,及时调整或治疗,减少血压过高给身体带来的损害。

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就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而心脏的跳动(收缩、舒张交替进行)就是血压产生的动力来源。

理想的血压是:收缩压(SBP)<120mmHg、舒张压(DBP)<80mmHg;而正常的脉压则为30~40mmHg(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

需要注意的是:脉压增大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

而高血压,则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较高的一个状态,而不是一时的血压升高。

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简单来说,高血压的出现并非一时或者偶然的,它是一个持续性血压处于较高的状态。

绝大多数情况,我们是很难察觉到血压升高的,而等到出现相关症状,如长时间的头晕、头痛等时,高血压状态已经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因此,成年人定期测量血压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

第一,可以监测自己血压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第二,可以查看脉压是否增大,是否是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

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血压测量都有哪些方式?

血压测量,主要分为: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

其中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一般由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实施。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的常用方法,但缺点是容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及难以发现隐秘性高血压。

而动态血压监测,则是自动血压测量仪器,可24小时监测血压变化,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及监测隐秘性高血压、诊断单纯性夜间高血压。缺点是:测量次数多。

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动态血压监测仪器

家庭血压监测,则是测量者自我测量,或是由家庭成员协助完成,是比较方便的一种测量方式,适合长期血压监测。

一般选用:经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注意定期校准,至少1年1校准。

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测量建议:

健康成年人:建议是每2年测1次,如果每年都有体检,可不用自己定期测量。

初诊为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是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看血压控制情况。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是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建议是建立自己的血压监测档案,每次测量,都将测量日期、时间、原始数据记录在案,以此监测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

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

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最好是做下这些检查:

基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血钾钠氯、血肌酐、尿酸、血脂、血糖)、心电图、胸片等。

血常规:可以查看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情况,可分析血管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状况。

尿常规:主要查看尿蛋白水平,筛查肾脏损害情况。

血液生化:包括查看体内血钾钠氯、血肌酐、尿酸、血脂、血糖等指标水平,可分析肾功能、血脂、血糖水平,预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心电图、胸片:则主要筛查心脏损害情况,及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

远离高血压,就从定期测量血压开始!你测量了吗?

除此外,必要时患者还可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如:脑血管造影、颅脑CT、肾脏超声、超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对脑部、肾脏、心脏、血管等靶器官进行针对性筛查,查看具体的靶器官受损害情况。

总的来说,养成定期血压测量的习惯,可以检测血压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控制高血压;而对于已经诊断出高血压的患者,则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控制血压。


参考资料: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01):24-56.

[2]吴兆苏,霍勇,王文,赵连友,朱鼎良.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12):1123-1149.

[3]杨艳.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血常规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1):3076-3078.

[4]徐兰锋.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1):50-5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高血压   测量   血压   收缩压   经年累月   修订版   中华   心血管   中国   高血压患者   血管   身体   指标   杂志   指南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