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对于糖友的日常自我管理来说,会涉及到需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此时糖友就会有疑问:

为什么要关注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血糖更重要?

如何餐后血糖?

今天我们就一次性说清,这几个疑问!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为什么要关注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表示患者在没有饮食负荷状态下的基础血糖水平,指禁食8~10个小时后所测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属于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可以间接反映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以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可以反映患者前一天晚上用药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的血糖。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空腹血糖受其他因素干扰小,重复性好,可以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因为空腹血糖是一天血糖的基础,如果空腹血糖高,那么一天的血糖很可能都处在红色高值阶段。


很多患者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只是增加药物剂量或加强活动量,却往往忽略了隐藏在空腹血糖高背后的真相。


这些因素可能引起空腹血糖不稳定


空腹血糖7.8确实是偏高的,但是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还有很多情况可引起血糖一过性增高。那么,哪些因素会潜在地影响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呢?


1、遇到特殊疾病,“空腹”可能是假的!

测定空腹血糖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即隔夜空腹至少8~12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可是一些疾病(如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缓慢,进而发生胃内食物潴留。

表面上来看,这样的体检者确实8~12小时未进什么食物,可实质上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腹了,这时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就是一个假象值。

另外,对于一些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由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的存在,会引起患者肝糖原储备的增加,最终导致其出现血糖一过性升高。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2、对“空腹”的认识有误

有的患者可能会想,空腹就是不让我吃饭嘛,索性连前一天的晚餐都不吃了,这样测得的结果一定准确了吧!

事实是,这只是一种想当然。我们强调要空腹8~12小时,但并不是说空腹时间越长越好。要记住,“空腹”≠“保持饥饿”!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3、黎明现象导致空腹高血糖

如果半夜的血糖正常(5-8mmol/L),早上的空腹高血糖可能是由于夜间生长激素、皮质醇激素等升血糖激素的分泌引起,称为黎明现象。

发生黎明现象的糖友需调整药物治疗者,建议咨询专科医师,不随意调整药物。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4、夜间加餐量过大导致空腹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吃好一日三餐,加餐量需要适可而止,大量加餐等于慢性自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加餐时间。


5、用药不当

药物选择不合理例如选择的药物作用维持时间短,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好,而对空腹高血糖效果欠佳。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6、其他因素

睡眠不足或者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还有比如当身体发生突发情况如剧烈疼痛、感染、颅内出血、外伤等,由于此时身体会处于一个应激状态,血糖会出现增高的情况。但是,待身体逐渐适应,此时其血糖则会随之正常。


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哪种血糖更重要?


到底是监测空腹血糖重要还是监测餐后血糖重要呢?这是不少糖友们都会存在的疑问,通常,医生都会把空腹血糖数值作为降糖药物剂量调整的主要参考指标,容易导致餐后血糖的管理的忽视。


一项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中国患者的研究发现,对于糖化血红蛋白为8.5%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整体血糖的贡献度各占比50%[2]。


还有研究显示,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餐后血糖增幅可达5~7mmol/L[3]。而当餐后血糖增幅>4mmol/L时,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至少增加1倍[4]。


由此可见,为了实现血糖达标,需全面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者一样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餐后血糖,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控制饮食总量摄入,做到均衡、合理、有规律、在控制饮食总量的基础上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2、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延长就餐时间

3、食物中适当增加植物纤维,例如芹菜、空心菜、菠菜等。

4、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例如,散步,做操等活动,林药师在此建议糖友们不妨在餐后散步30分钟,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升高。

5、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者,可选用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酮类药物,可延缓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肝糖的输出,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但药物种类、剂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药物剂量调整。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日常做好这5点可降低血糖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常规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非常重要,应该长时间将各项血糖值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的同时,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血糖,并且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Yan R, et al.Int J Endocrinol. 2019 Dec 1;2019:1267475.

[2]Wang J, et al. Oncotarget. 2017 Apr 14;8(42):73133-7314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血糖   肝糖   血红蛋白   可能会   剂量   夜间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药物   患者   日常   食物   危险   发生   小时   情况   加餐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