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中理解恨字的含义

终于慢慢悠悠地读完了王安忆的《长恨歌》,合上书,闭上眼睛,慢慢回忆书中的各个环节。小说非常耐看,排比句开头,述说着上海屋堂里弄的历史。将上海的屋堂里弄描述得非常细腻,弄堂里的市井小民生活、老房子的格局,都细数一遍。

弄堂是上世纪上海市民生活居住环境的一个缩影。黑暗处,弄堂的灯光托着富丽堂皇的公寓。


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中理解恨字的含义

文章的一开头就写了上海弄堂的壮观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显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得十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

上海弄堂形形色色,房顶上的老式天窗是这个建筑的一大特色,生活在弄堂中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小说中的人物也基本都是生活在屋堂里弄的普通市民。而住在弄堂里的居民看上去又是千人一面、万众一心的。他们的心态、生活经历、心理因素都差不多,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活法也是千篇一律,当然也有个别人跳出这样的圈子,王琦瑶就是其中之一,并是书中的主角。


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中理解恨字的含义

一, 弄堂中出来的女孩

王琦瑶出生于一个弄堂里的普通市民之家,由于她的美貌,结识了富家之女蒋丽莉。

作者由王琦瑶这个人物引申出上海的贫富分化,引申出了小巷文化。重点描写王琦瑶的个人命运,她从小听着母亲整天的唠叨长大,她厌烦这种小巷生活,从弄堂中走出来,住在同学蒋丽莉家。

因为蒋丽莉的家庭很富有,与王琦瑶的家有着天壤之别,她不愿意再回到小巷中的家,自从她住进蒋丽莉家后,也受到了蒋丽莉母亲的喜爱。

因着蒋丽丽和程先生的包装和引导,更因着王琦瑶的美丽外表,使得王琦瑶顺利当选为“三小姐”。终于圆了她逃出小巷的梦想。

此时此刻想起了一句话: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当了“三小姐”,肯定也就会改变她的命运。在认识国民党大员李主任后,成为他的婚外情人。李主任给她好吃好喝,好穿好戴,住高档公寓,这么好的条件她当然全盘接受并享受其中。

可是好景不长,李主任乘坐的飞机失事,空难事故使王琦瑶与李主任阴阳两隔。


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中理解恨字的含义

二, 孤独寂寞中的女人

自从失去李主任之后,王琦瑶也从爱丽丝公寓中搬出并住进了乡村邬桥的外婆家,

从此过上远离喧嚣的生活。邬桥也并没有与世隔绝,那龙虎牌万金油的广告画是上海来的,美人图的月份牌也是上海的产物,百货铺里有上海的双妹牌花露水,老刀牌香烟,连上海的申曲,邬桥人也会唱。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勾起她对上海的回忆。

在邬桥呆了三年,她便耐不住邬桥生活的寂寞,对大上海的留恋,重又回到上海。

她以为人打针、挂水为生,期间结识了严家师母,结识了严家师母的表弟毛毛娘舅,他们三个人只要空闲下来,每天基本都聚集在王琦瑶的家中聊天、打牌。后来在严家师母的建议下要打麻将,毛毛娘舅又将他的朋友萨沙介绍过来。

四个人除了打麻将、聊天、吃下午茶,仿佛又回到旧上海时代。王琦瑶非常享受这样的快乐时光,她在与严家师母及其他二人的相处中,举止显得温柔体贴,深得三位朋友的喜欢。

毛毛娘舅也爱上了她,他们二人躲避严家师母的监视,偷偷地住在了一起。但是当王琦瑶怀孕之后,毛毛娘舅便暴露出懦夫的一面,他不敢承担责任,一走了之。

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中理解恨字的含义

三,行走在钢丝绳上的女人

王琦瑶辛辛苦苦地将女儿养大,可以想象出酸甜苦辣,个中滋味。然而,由于和女儿不同背景成长起来的因素。也因她对40年代生活的留恋,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慢,与女儿的时尚观总有一些分歧,造成母女二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吵。

正是因为总带着怀旧的情节,她融入不到新的时代。她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脱离旧时光,人虽然走在了新社会的路上,思想却还停留在旧时代的隧道里。

她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文化程度也不高,心思比较简单。整日与女儿的同学为伴,开派对,进出歌舞厅,逛商场,接触的都是女儿的同学和年轻人,在年轻人的眼里,她有风度,举止优雅,因此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她的内心是空虚、孤独的,他的生活很单调、寂寞、荒凉。她需要一个男人的温暖与呵护。因此她敢于在钢丝绳上行走,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般寻找真爱。与比自己小20多岁的年轻人缠缠绵绵,事后又被无情抛弃。我在想,或许她还把自己看成是20多岁的年轻姑娘?

也是,她从年轻时就没有好好享受过一次男人对她独有的爱,与李主任的短暂时光,几乎断送了她的一生。她如果踏踏实实地找一个好男人去爱、去生活,也许她的晚年不会在孤独中度过,也许她也不会被女儿同学的男朋友杀害。

正是因为她总怀念旧的时光,怀念那个光鲜亮丽的十里洋场,怀念爱丽丝公寓,她才总是生活在回忆之中,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

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中理解恨字的含义

四,可怜的女人,怀旧的女人

王琦瑶短短的几十年,有一半时间都是在怀旧中度过的。旧时代的生活,她如鱼得水,尤其是当了三小姐和认识了李主任以后,住豪华公寓,花钱如流水,出入有专车。

“爱丽丝”这个名字不知是什么人给起的,怀着什么样的心。“爱丽丝”这三个字听起来是一个美人,再加一段情。它在我们凡俗的世界,真是一个奇境,与我们虽然比邻,却是相隔天涯,谁也看不见谁的。我们不知道在那些低垂的窗幔后面,是一些什么样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王琦瑶感觉是飘摇在半空中的,虽然李主任比她大很多,但是她想要的,李主任都可以满足她,真是如鱼得水。所以她总是怀念那段生活的。

而新的时代,她还是走不出旧时代的幻影,思想观念陈旧,新时代她不太适应,从衣着到观念等等方方面面都与大众格格不入,在经历里一场接一场的运动中,依然没有改变她的旧思想。

她只是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妇女,如果有工作,会参加学习,她的思想一定会改变过来。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又是跳舞,又是时尚,她觉得好像又回到了灯红酒绿的旧时光,那只是她的一个错觉,她的思想完全与现实脱节。

她又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在感情方面她敢不按常理出牌,与比她小一辈的人相爱,在这畸形的爱恋中她是全身心地投入。

小说中描述的王琦瑶漂亮、端庄、温柔、性格好,这些都是吸引人关注的资本,只是可惜,她的一生除了生活在怀旧中,就是被形形色色的男人抛弃。她生命中赖以生存的那点黄金,连出国走的女儿都没舍得给,却被人图财害命,被女儿同学的男朋友大脚杀害。

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中理解恨字的含义

五,对小说的一点见解

小说通过对王琦瑶的描述,折射出了整个旧上海十里洋场过来的女人,她们在新与旧之间,土和洋之间,一个个人生拧巴的带着旧时期的印痕,一直活在最风华正茂的年代。她的情感心里却还都停留在那个时代,人性的变化也变不到哪去,变的是这个社会,反映这个时代的变迁。

小说中的“恨”字我理解为是思念、怀旧的意思,她一直怀念那个时代,怀念生活在十里洋场的时光。因为怀念与怀旧,她与自己的女儿在穿着上有很大的区别,言语上也总不合拍。包括她的金银首饰都是从那个年代带过来的。

为什么要用“恨”这个字?我认为王琦瑶一直生活在梦幻之中,她不停地怀念与怀旧。

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恨是基于感性而言,是对人性真挚情爱的赞美和惋惜。

所以王安忆的大胆地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为此书的书名,也是将这个“恨”字用于王琦瑶对旧时光的一种思念。这种思念是很痛苦的,体现出王琦瑶一种自我封闭的小资情调。

王安忆的《长恨歌》虽然写的是一个小巷中女人王琦瑶的命运,实际引申出上海的弄堂文化。

有人说《长恨歌》笔调冷峻幽默。我觉得冷峻是有,幽默少一些,形式的叙述比较浓。看这本小说,一遍不行,要两遍、三遍地看,才能看懂里面的深刻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长恨歌   爱丽丝   洋场   娘舅   里弄   弄堂   小说   小巷   上海   含义   公寓   主任   女儿   时光   同学   美食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