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沈喜阳、沈晏齐父子合作完成的《两地书 父子情》,摆在案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初读时的惊喜,已经渐渐被翻涌的沉思所替代,总想写点什么,但又总是搁下了笔——千言万语,满心思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此刻,坐在电脑前,打开桌上的蓝牙音箱,里面传来李宗盛的那首《新写的旧歌》:“比起母亲的总是忧心忡忡/是啊/他更像是个若无其事的旁观者/刻意拘谨的旁观者……”


娓娓道来,却又沉郁感伤。诚如李宗盛歌中所唱,与其说这是一首“反省父子关系”的歌,不如说这是“在回答自己敷衍了半生的命题”。在父亲逝去多年之后,徒劳人世纠葛,兑成风霜皱褶,回望过去,内心总有一种彼此曾经难以靠近的痛,“我相信不只有我在回忆时觉得吃力,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而天下更多的父子,终其一生,恐怕只能是“甲乙”吧!


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有人说,在所有的亲子关系里,父子是最难相处的——天然的血脉传承与实然的人性张力,构成一种无法简单用伦理与秩序去考量的生命悖论。古今中外,在几乎所有的人文叙事之中,父与子总是处于不同的文化维度甚至针锋相对的文化冲突之中。


就中国而言,几千年的传统宗族社会,基本的伦理范式遵循的一直是儒家传统,“孝”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命题,最简单粗暴的表达就是通过“三纲五常”所维系的政治体系、代际关系。在这种暗含等级差序的价值格局之下,父亲作为一种威权符号,承载着“养不教,父之过”的角色使命,高高在上,常常令子女望而生畏。


即便是在主张个人本位的西方价值体系里,父与子的关系没有中国社会伦理框架下的种种束缚,但似乎疏离感、紧张感、冲突感也在所难免,希腊神话里的“俄狄浦斯冲突”就是一个典型的父子冲突关系的隐喻。在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眼里,“父与子”更几乎成为“驯服与反抗”的另一种指称。


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这种充满对立感、紧张感的关系格局,显然很难让父子拥有一个相对和谐自然的相处模式。这一点,与母子关系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母亲亦是作为代际传承中的上一级链条而存在的,但却很容易就与子女达成天然的情感维系。可在父与子的关系格局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失衡往往多于平衡,冲突往往胜过和谐,而且,父亲似乎多是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在家庭事务乃至社会事务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决策权,不容置疑,不由分说,这可能也是造成成长中的子女生成潜在反抗情绪或意识的根源。


从这个角度看,沈晏齐是幸运的。摆在面前的这本《两地书 父子情》,是他的父亲沈喜阳尝试建构新型父子关系的一种努力。尽管“家书”“两地书”这种体裁,古今中外并不鲜见,远如诸葛亮《诫子书》,近如《曾国藩家书》,但基本上还是以尊者高高在上、诲汝谆谆的训诫教育为主,而很少能够做到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更遑论各自成为主体进入同一对话空间了。在这一点上,梁任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遗憾的是,翻开感情真挚、语气平和的《梁启超家书》,能够看到的依然只有一位“父亲”在那里家长里短、语重心长,而对话的另一端则呈现出“主体缺席”的状态。


平等对话的前提是两个话语主体的完全在场,尤其是处于话语权力相对弱势的那一端。这种双主体的“在场”其实也可以看成一种隐喻。就拿家庭教育来说,至少应该是有两个主体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但很多家长却往往以爱的名义,按照自己的理念甚至自己的愿望,去粗暴地干预、塑造乃至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在这个失衡的教育场里,作为主体之一的孩子经常是完全缺席或可有可无的,其最终的结果,或是成为父母的影子,或是成为父母的对立面。


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主张,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的两个主体都应呈现“在场”的状态。令人欣喜的是,翻读《两地书 父子情》,这种场景几乎无处不在。写信交流虽然是父亲沈喜阳的一番“良苦用心”,但他并没有借此作为自我呓语的想象空间,而是以平视的眼光去看待对面的那一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儿子沈晏齐。在书中父子来往的每一封信件里,我们几乎都能感知到这种彼此的尊重、彼此的理解乃至彼此的接纳。有时候,双方的观点并不一致,甚至也有冲突,比如在对待考研的方向、同学相处的方式等问题上,但最终彼此要求的不是对方的“勉为其难”,而是通过开诚布公、坦白无遗的交流、沟通去平衡彼此之间“观念的水位”。


读完此书,或许有些人会说:沈晏齐是幸运的,有这样一位学识渊博、舐犊情深的父亲,与之平等以待、无障碍交流。其实反过来,我觉得作为父亲的沈喜阳也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不在于有机会可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予以温情陪伴、予以释疑解惑,也不在于有能力处理好父与子这一天然紧张的亲子关系,而在于在他毫无保留释放出爱、释放出人生经验的历程中,有人倾听,有人欣赏,有人懂得。


张爱玲曾经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一句恋爱中男女的情话,但是若搬到亲子关系中,似乎照样适用。懂得,其实是比陪伴更好的礼物。正如李宗盛所言,很多父子,终其一生,都未曾彼此懂得。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所写的父子之情令人何其动容,但细读之下,隐含其间的那种代际之间的隔膜疏离却又彼此牵挂的情愫,又是令人何其感叹!


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


人生就是一场远行,有人陪伴,有人懂得,总胜过孤身天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将亲子关系摆在一切社会关系的首位,并不为过,可即便如此,学会以平视的目光、平等的姿态却对待父母、子女,又似乎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我想,在此过程中,如果每一个父母、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实现自我主体的在场,学会与同行人站在同一维度之上,温情对视,平等对话,不骄不躁,互为“导师”,那么,像《父子情 两地书》中所展现的温馨场景,或许会成为代际关系处理的一种常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总策划 / 赵媚
编 审 / We领读·悦读组
排 版 / 悠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维度   家书   两地   父子   伦理   子女   主体   平等   冲突   幸运   父亲   父母   生命   关系   孩子   旅游   父子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