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2021年1月15日 星期六 晴

尽管现在人们对教育存在的问题大肆抨击,认为学校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觉得“唯分数论”学生都培养成高分低能了,让孩子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但是,人们还是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这其中还有许多高级知识分子,有许多国家顶尖人才,这又是为什么?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因为对学校或老师的不满,让儿子不去上学,请了几个老师来家里教书,并且只要儿子不满意的教师立马送走。当然,这是郑大王凭借自己的童话王国挣了许多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在北京一口气买了10套“学区房”,专门存放自己读者来的信件,从来就没人住过。这个大富豪当然有这个财力来支撑天价的补课费用,要知道在北京最便宜的“一对一”补课费是每两小时1000元,一个月天天补课,没有十几万是拿不下来的。

没有钱财做强大后盾的我们千万不要觉得老郑能让他儿子不上学,在家都能培养出国家栋梁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大讽刺,也依葫芦画瓢,想尝试一下这种方式。其实,他请的这些老师不都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吗?老师教的不都是学校教育要求的教程吗?一切不都是学的教材上面的东西吗?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啊!但是,最开始出来不也吃了“学历低”的苦头,当时连工作都找不到的。还不是因为有个实力雄厚的老爸,才有资金创立自己的企业。

郑大王在女儿出生后依然把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了,而且这个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成绩就相当好,长大后成了美国名牌大学争相录取的学霸。她的愿望是一直读到博士,学校教育在他女儿身上显现出巨大的能量。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我自己也是在学校教育中受益的。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城,我们居住的那条老街可能是整个城里最贫穷的街道,以前这里的孩子大多小学毕业就在社会上混了,我曾经经历过数次停学风波,事实上从小学开始父母就认为我可以不用读书了,因为我学习成绩太差了,总是倒数几名,老师也经常家访,讨伐我逃学、打架的行为,让父亲觉得面子上没有光彩,老师一走,就是罚跪搓衣板、挨打等一系列的操作。

当时,他们就觉得我这辈子准没出息,就不想送我上学了。不过,觉得我太小,也不能在家里养出毛病来。所以,只是嘴里说说不让我上学了。而最可能不让我继续读书还是发生在高三的时候,那时父母工作的工厂倒闭了,他们都成了下岗职工,虽然我考上了大学,但父母没钱供我读大学了。

所幸父亲下海做了一点小生意,挣了一点小钱,同时我的所有亲戚们东拼西凑,大家一起想方设法给我凑足了学费,终于我能跨入大学的门槛。记得自己报名后在学校门口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如果不是整个家族的努力,我只能在贫穷破败的老街里和其他女人一样生儿育女、洗衣做饭,这是可以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也觉得日日如此是非常可怕的生活。

之后,便开始努力学习,大学考得不好没关系,工作期间一直继续接受在职教育,一直在进修、学习,始终奔跑在求学的道路上。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乡下的小医生慢慢来到“三甲”医院工作,再从一个基层一线医生走上管理岗位,期间都是在不断学习。而且在不同城市跟着本行业最优秀和杰出的人学习,拓宽了境界,提升的眼界,开阔了视野,不仅在业务上有所收益,更是学习了很多社会知识,懂得了待人接物的许多道理。如果没有当初的寒窗苦读,也不会有我的今天和明天。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孩子读书后,感觉现在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觉得学校这种教学方式对承受能力差的人无疑是一种摧残,对学校教育也有些怀疑。偶尔有一天看到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树下》,关于自己与儿子的求学经历的描述,理解了学校还是一个社会,她对于孩子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更是一个学习社会知识的场所 。无论学校怎样,孩子都一定要上学。

对于这点,我在去年因为疫情而催生的超长寒假感受特别深,那几个月女儿在家上网课,因为缺乏在学校学习的氛围,每天女儿躺在床上在睡梦中听课,当她睡醒的时候,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上课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了,下课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不上课,女儿就拿着手机玩儿游戏。等几个月后返校,开学第一次摸底考试就完全考懵了,什么都不会,自己的情绪也低落到冰点。

我告诉女儿,不要着急,在假期里自己耽误了太多,不过没关系,只要在学校里抓紧补起来,就会迎头赶上的。确实,一到学校,感受到大家都卯足了劲儿从早到晚努力学习,教室里下课了都非常安静,大家进进出出都蹑手蹑脚,不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其他同学。女儿就自然而然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也有所行动起来,虽然和别的熬夜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的同学相比还差得太远,她回到家里从来不给自己加码,一回来就会睡觉的。但是,和她自己以前懒懒散散相比还是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学习成绩也是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上学读书的年龄就像是人生的春天,种子在春天就得努力发芽、生长。因为春天就是万物滋生繁荣的时候,一旦错过这个季节,很可能它的一生都无法结果了,这颗种子就失去了价值。

一个孩子在校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包括“做人”的学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从小不学习的孩子,不愿受学校约束和管教的孩子又怎么能“明理”和“知耻”;没有正确的三观和明确的人生目标,又怎么能有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放眼社会看看:三观不正,文化不高的人又有多少机遇?这样的人可能永远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因为“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那些有才华,有能力、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把握机遇,才能一飞冲天。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鲁》里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其实,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培养高分学生,而是培养他们拥有各方面能力,提升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将来才能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孩子也才能得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这份工作是为了兴趣而不是谋生,这才是人生最好的一种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老街   孩子   眼界   种子   家里   儿子   女儿   春天   父母   老师   学校   人生   社会   知识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