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投资新农业

谁在投资新农业

世界终究还是多彩的,如果你以为“一边是日渐萧条的乡村,一边的热火朝天的城市”是全部世界的话,那你就错了。就在一批又一批农村人涌进城市的同时,城里人也在走向农村,把大笔的资金投向了荒山厚土,并演绎着一出又一出充满喜怒哀乐的故事。

那么,到底谁在投资新农业?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新农业。新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新农业可以是采取了某种新的生产方式,诸如设施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法、循环农业、规模农业等等;也可以是采取了某种新的生产技术,诸如优质种子、引进品种、稀缺作物、智能种养殖等等;还可以是采取了某种新的经营方式,诸如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三产融合、互联网+等等;更重要的是新农业离不开新农人,新农人有先进的思想理念、有广阔的资源眼界、有相对富裕的投入资金、也有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热情和情怀。

他们可能是被市场推着走的人,挣到了钱;也可能是被政策引着走的人,暂时还没有挣到钱。但是,他们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下海的人一样,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值得尊重的,也是值得期望的。这部分人不管投资了高山还是大湖,不管是种了粮食还是搞了养殖,不管是大城市都市圈还是偏远郊区,不管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落后农村,我们大体上可以把他们总结为五类。

一、资本企业巨头跨界

这类投资商一般在某一工商业领域已经取得瞩目的成就,手中握有无可比拟的资源和渠道,主要是不差钱,投资新农业为的是集团化布局,作为战略性投资或者政策性投资。此类案例比较知名的有联想、恒大等重量级企业。

联想佳沃集团以全产业链运营、全程可追溯和全球化布局为公司核心发展战略,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果 全产业链企业,在海外及中国拥有规模化的蓝莓和奇异果种植基地,领先的鲜果种苗繁育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分选加工中心、冷链物流平台和品牌营销网络。同时佳沃也正在茶叶、葡萄酒等领域进行投资和业务布局。

恒大集团于2014年宣布旗下产品恒大粮油正式上市,同时进入的新产业还将包括乳业、畜牧业,三大新产业产品将包括“放心大米、放心菜籽油、放心大豆油、放心牛羊肉、放心婴幼儿配方奶粉”。

恒大目前已投资近70亿建设及并购22个生产基地,并在大兴安岭生态圈布局大米生产基地、双低压榨菜籽油生产基地、非转基因压榨大豆油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地。

我们运作的的河北石家庄静港湿地,河南影视集团的明星庄园等也属此类。

二、房地产建筑商改行

这批投资商进入这一行,基本上源于2008年前后的国内房地产业的第一次深度调整期,这些老板们大多数从事着房地产开发、土建工程或其他建筑相关行业,挣得了第一桶金。这批老板们后来为什么投资了农业,说来说去不外乎三个原因。

一是对于房地产建筑行的前途信心不足。在国内城市房价连涨数年之后,心里发慌,开辟第二战线。数来数去,只有农业仍然是和土地打交道的,自认为跨界幅度不算大,况且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可以建些农庄用作接待,姑且当成私家会所来用,既有面子又实用,当时没考虑是否挣钱。

二是钱不够多。虽说也是干着中国第一大暴富行业,但毕竟积累有限,随着开发商在城市拿地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撬动城市一块小地皮动辄都得几个亿,做工程的结账难,如此促使一部分人另谋出路,用低价承包大片的荒山耕地,只要看到“地”心里就踏实。

三是受到胡总书记的鼓励。胡总在安徽讲话之后,大批老板们认为又是一个新的机会,而后的一号文件年年关注农业,一大批有一定地缘关系的老板开始流转圈地,希望能在农村大干一场,说不定能像房地产一样赚个盆满钵满。

目前看来,邀请我们参与策划和规划的大部分新农业项目投资商都是源于房地产建筑业。这批老板们有的确实已经摸着门道,做的风生水起,像上海的菲尼克斯农庄;而绝大对数的老板们仍旧在路上,像湖北黄陂的木兰天香茶业,咸宁的林宝香榧、同太和红茶等等。

三、制造企业转型探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农药残留、转基因、激素肉等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希望吃到放心的农产品。感同身受,即使当老板也一样吃不到放心农产品。于是乎,一些本在制造企业摸爬滚打许多年,不管当前订单生意好与不好,于是肩负着一种一定要打造“有机、放心、安全”农产品,并希望靠工业化的思维做农业,希望靠抬高价格、赚取农业暴利的老板们登场了。

由于在制造业的经验,这类老板们一般投资非常谨慎,一旦流转了土地,对土壤、气候、用水、品种、种养殖方式、盈利模式、成本核算、利润率等方面都会进行仔细推敲。

情怀一样有,土豪做法少,这是此类老板们的典型特征。诸如我们正在运作的襄阳卧龙湾项目当属此类。

四、中小涉农老板升级

相对于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农业项目投资相对较少,但却可以拥有一定的实体,又不像服务业那样虚无缥缈不踏实,因此不少中小涉农企业老板也喜欢投资农业。

这些老板中,有做食品制造向上游延伸到农业生产的,也有做食品或者农产品、农资销售深入农业上游种养殖的,也包括种粮大户,从事药材、油茶、茶叶、苗木等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村能人,还有返乡创业投资农业的成功人士。

这类老板们一般资金实力不大,眼界视野也受到局限,但是由于多年从事涉农相关行业,且在市场或者生产一线稳扎稳打,做事务实,勤奋有韧劲,虽大富大贵者寡,但是总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养家糊口、略有盈余。这个群体恰恰是中央政策主要扶持的对象之一,应该朝着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方向发展,走集约精细发展道路。

五、知识分子下乡创业

中国的文人都有回归田园的情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古时的读书人不管是高官厚禄,还是郁郁不得志,都有寄情于山水田园的愿望和梦想。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以农村凋敝为主要表象的“三农”问题,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虽然这场运动由于抗战爆发中断,又因政治因素被淹没在历史大潮当中,但是1949年后,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实践经验被带到台湾、东南亚等地,成为全球化下农村建设的一条出路,并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展开实践,成为东方文明和制度下“三农”发展的成功之路。

我们惊喜地看到,大批从事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文化旅游、新闻媒体以及高等教育等领域的知识分子带着情怀、技术、文化走向名山大川、走进村庄田舍,投资经营起农家乐、民宿、乡村客栈、农乐园、定制农场等农业新业态,自发地展开一次新时期的新乡村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落叶归根。在古代,凡在外做官经商者未到老时便到乡下购置地产,一旦老了便告老还乡,或者出了问题就退往乡下一蹲;我们相信,逆城市化的浪潮在中国定然不会集中出现,但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会把目光投向农业、把消费留在农村。

当然,以上所述这五类人群并非全部,只是代表了大部分的农业投资新主体特征。随着发展现代农业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到来,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资金和精力投向农业和农村。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提到: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各种私人和股份制经济、供销合作社经济以及国有农场林场等国有经济共同发展;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

我们认为,这个方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近乎火爆的农业投资一样会迎来洗牌,中国农业的问题不能全靠农民来解决,更不能全靠有钱的老板们来解决。通过资本下乡、农民入股,充分调动老板们的投资积极性,调动农民们的劳动主动性,才能促进农业健康的发展。

本文摘自《做庄:现代庄园经济的创新法则》一书。作者任启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农业   中国   农场   农产品   生产基地   乡村   布局   情怀   放心   老板   农民   农村   城市   经济   房地产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