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民带动老村民,共同富裕的“明月村模式”

无独有偶,国内也有个村庄在近几年声名鹊起,在乡村旅游和文创产业导入上独树一帜,还上了央视、成了网红,引无数游客和业内人士慕名而来,这个村名叫:明月村。

新村民带动老村民,共同富裕的“明月村模式”

明月村,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距离成都市区100公里,位于大五面山浅丘地带,地处蒲江、邛崃、名山三(市)县交汇处,属浅丘地区。全村地域面积6.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6.2%,辖15个村民小组,全村723户,2218人,耕地面积3470.41亩,人均1.7亩。这个距离成都市区一百多公里的川中小村,村民们也曾经世代守着7000亩雷竹林和3000亩茶园,以及一口古窑,过着制陶、种茶、农作的平凡日子。

在2009年之前,明月村还是一个市级贫困村,与周围村子没有什么两样。村子里唯一的亮点是那口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窑,主要烧制一些家常使用的土碗、土花盆、泡菜坛子等陶瓷产品,名曰“张碗厂”,后因2008年地震受灾而停产。

2012年,景德镇的制陶大师李敏来到明月村,被这口古窑吸引。经大量实地调研和考证后,向蒲江县政府提交了一份《邛窑修复报告》,认为此古窑始于隋唐,是四川为数不多的“活着的邛窑”,烧制工艺完整保存了唐代技艺,建议修复、保存文脉,并在明月村探索以陶艺为特色的文创兴村道路,得到了浦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

随后,李敏离开景德镇,到明月村成立了一家公司,正式接管保护这口老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老窑的修复,并在传承唐代邛窑古风的基础上,开始以纯手工制作和天然矿物釉为特色开发出多样化的茶具、餐具等与现代人生活相关联的瓷器,同时配套建设了格调高雅的陶艺工作室、体验区、展厅和茶室,村民口中的“张碗厂”也从此有了新名字:明月窑。在李敏的带动下,明月窑和明月村开始吸引了日渐增多的国际目光,蒲江县委县政府顺势调整用地规划、倾斜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组建运营班子、引进民营资本,一个日后享誉国内的“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呼之欲出。

新村民带动老村民,共同富裕的“明月村模式”

2014年初,李敏剃度出家。陈奇接棒、受蒲江县政协委托,担任“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推进工作组组长,成为推动明月村项目开发建设的重要“新村民”,项目计划通过“筑巢引凤”来引进文创人才和项目,以“新村民”带动“老村民”的模式实现产业振兴、整村发展。由此开始,以明月窑为核心的“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进入发展快车道,这种“政府搭台、公益助推、文创撬动、产业支撑、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村民”。

同时,当地政府统一租赁“老农民”们闲置的房屋、宅基地,并为引进的艺术家提供改造补贴;为明月村调剂国有建设用地指标187亩、并按17个大小不等的地块点状供地;由政府配套公路、栈道、导示等基础设施,协助“新村民”的文创项目落地,为项目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和制度保障。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蜀山窑始人创李清在此设立“蜀山小筑”工作坊;曾经的“金话筒奖”名主播、服装设计师、作家宁远成立了“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作室;CCDI集团总经理、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晓钧开设“呆住堂艺术酒店”;书法篆刻家、策展人李南书成立全国第一个乡村篆刻传习所“明月轩”;著名艺术餐厅“樱园”创始人熊英再此开办新“樱园”;上海i20公益组织理事长、知名茶人陈瑶带来“曼陀罗茶人生活”;诗人阿野带来朵云艺术咖啡馆;国学传播者李迎涛开设“善本学堂”;中国农业大学园林景观硕士王健庭携妻子夏莉莉和可爱的儿子筹建“乐毛家”乡土自然学校;著名设计师、明月村主创设计师梁冰则将一处老宅改造成“逗号小院”……

据《界面》在2019年9月对陈奇的一次采访中介绍,五年多的时间里,明月村累计入驻艺术家、设计师100余位,引进文创项目45个,带动村民创业项目26个,初步形成以“陶艺手工艺”为特色的文创项目集群和文化创客聚落,包括了民宿、酒店、餐饮、酒馆、手作、剧场等多种旅游业态。

新村民带动老村民,共同富裕的“明月村模式”

“新村民”的到来,明月村的乡村旅游渐入佳境,来自成都的市民们在这里除了品尝当地的美食、住民宿、喝咖啡、品茗、发呆之外,还可以体验陶艺、草木染、编织、篆刻等传统手工艺项目,让原本只有田坝乡舍的偏僻小村变成了成都市民的休闲时尚打卡之地。

除此之外,明月村还通过开办明月讲堂、明月夜校、微讲堂等方式,邀请“新村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知名学者、乡建实践者等,为村民提供党建知识、政策时事、法律法规、农村农业、产业技能、文创乡创、经营管理等交流培训,帮助“老村民”在当地创业就业。期间,引导“老村民”开办“豆花饭”、“门前椿宿”、“谌家院子”、“青黛”、“张家陶艺”等创业项目30多个,吸引返乡“老村民”150多人;培育了以明月窑陶瓷技艺传承人张崇明、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双丽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骨干力量;还孵化成立“守望者”民谣乐队、“放牛班”合唱团、“明月之花”歌舞团等村民文艺组织。

新村民带动老村民,共同富裕的“明月村模式”

2015年3月,明月村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引导明月村“老村民”积极参与项目、规范发展,大力服务新老村民及游客,村民的创业积极性显著提高,后相继推出导游讲解、自行车租赁、陶艺体验、手工烘焙、茶叶水果采摘、农事体验、荷塘茶舍等项目,丰富游客在明月村的游玩内容。合作社还开发开发了明月酿、明月手工茶、明月手工豆腐乳、明月果酒、明月陶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四川农村日报》介绍,在合作社这个服务平台的帮助下,2018年明月村接待游客23万人次,村民实现旅游收入超过3000万元。

“新村民”带动“老村民”,以农旅融合为特色,依托明月村及周边的万亩雷竹、数千亩茶园等传统农业,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通过“文创”包装推广“明月手工茶”、“明月酿”、“远山活物”雷竹笋等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了农产品销路,也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了“再增收”,有力地推动了明月村的产业振兴。

新村民带动老村民,共同富裕的“明月村模式”

2017年11月,明月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19年12月12日,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2019年12月24日,列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相对于神山町、明月村,我们在做桃花驿小镇的时候,尽管投资运营主体的身份不同,神山町是由社会公益组织负责运营,明月村是由政府派出机构负责运营,而桃花驿则是由企业负责投资运营,但三者操盘思路和方向却是不谋而合,都是非常重视“新村民”的引进,也非常重视对“老村民”的带动。用当下的话来讲,这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经验。

摘自/《做镇:现代农旅与田园小镇的操盘逻辑》/任启方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村民   明月   景德镇   旅游   陶艺   成都   县政府   合作社   乡村   手工   设计师   游客   特色   模式   产业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