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聪:积 肥


李本聪:积 肥

农耕时代,积肥是重要农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白种”是农民之大忌,没有肥料来施,包谷背出很小的包子,小麦、稻子不会吐穗,收成就极为有限了。你哄骗了地皮,地皮就要哄骗你的肚皮。没饭吃就要逃荒,逃荒讨饭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肥料积得多还是积得少,直接和庄稼增产减产联系着。农业发展,化肥一统天下,农家肥从田地里淡出。马路上,街巷里的黑牛屎一泡接着一泡,不见哪个农民提着粪箕来收集,我们小时候却不是这样。

冬天,寒风吹着,瓦沟里吊着长长的冰凌棍子,我们背着书包,提个冒着烟的火盆到学校去。王大爷穿件棉袄,头上缠着豆沙色的围巾,腰间用根草绳紧紧勒住,左手提一只粪箕,右手握把小钉耙,眼睛盯着路面。遇到狗粪,勾起来放进粪箕里;遇到猪粪,勾起来放到粪箕里;遇到牛粪马粪,勾起来放到粪箕里。从这条街心寻到那条街心,再从那条街心寻到另一条街心。像王大爷这样的拾粪人不是一个,每早都会遇上好几个。运气好的时候,等到生产队长喊出工,能拾到一满粪箕粪肥;运气不好,起码也能捡拾到半粪箕粪肥。农民会算一笔账,起个早,每天拾到10千克粪肥,一个月就可拾到300千克。100千克粪肥交给生产队,得到3个工分,300千克粪肥交出去,就得到9个工分,一年可多得100多个工分,并且不影响下地干农活。

早起拾粪,不过是小打小闹。四年级的时候,教我们数学的梁老师,中午去学校上课,顺带担一对大粪箕去摆放在教室门旁。放晚学,家也不回,挑着粪箕就往后山走去,一直要去到叫“河头起”的地方。名曰河头起,其实没有河,只一条干沟。那里尽是山林,尽是草场。村子里有12个生产小队,一个小队一群牛。外加邻村赶来牧放的,上百头牛齐聚这里吃草,看上去有些大草原的味道。牛吃饱草,就卧在山坡上边晒太阳边反刍。小学里下午四点放学,梁老师去到河头起的时候,正好牧牛人要把牛赶回家。就像人起床要入厕一样,牛起身也会拉屎尿。梁老师的粪箕拾满了粪,拾尖了粪,拾得粪箕装不下了。一大担粪肥,约莫五六十千克挑在肩上,迈步上路,噔噔噔,地震得发抖。这些粪肥投给生产队,就变成工分;施在自留地里,庄稼长势好。

一群男生向老师学习,他们相约着,放了学和老师一块去拾粪。把粪箕挑来,一绺摆在教室门外。这是要干什么?老师看见了,也不说。反正那样的年月,大家都穷,为生存而打拼。孩子们拾粪积肥换几个工分帮助家里,是主要的打拼形式。实际是改善生活,活下去,活得好些的形式。太阳翻过屋脊,老师出发拾粪去,同学们担着粪箕,提着小钉耙,跟在老师后面,师生共同积肥去。去的时候师生走一路,回来的时候也还是师生一路。无非老师拾得多些,同学们拾得少些。多去几个人,少去几个人都可以拾到。俗话说:“千人有千分,万人有万分。”挨着老师,有老师带领着,哪怕在荒山野外,孩子们心中有安全感,不担心大灰狼窜出来。

生产队养着牛马,每天都要垫圈。所谓垫圈,就是投些干谷草或是秸秆到圈里,牛马在上面拉屎撒尿,脚踩过来踩过去,一段时间后就变成粪肥。队长派些社员去,把粪肥挑出来堆在场上发酵,这是种庄稼肥料的主要来源。队里那么多稻草,那么多秸秆变成肥料,挑出来,堆到场上,像山头一样。只是这点肥料,相对宽阔的田地来说还是太少了。

不怕的,生产队的肥料还有另一个来源,那就是私人投出去的。如今啊,做家人,有栋房子、有张车、有台电视、有部手机是标配。那个时候有个猪圈、有个厕所、有个粪塘是标配。生产队收稻子的时候,稻草是队里的,但乱了的枯草枯叶是不要的。社员把它收集起来,捆扎好带回家留着垫猪圈。产生粪肥自己用不了,投给生产队;厕所里的人粪尿,到了春天,撒播稻秧前队里整墒,要施这种肥,农户投给生产队;土豆皮呀、菜皮呀,纸屑、破布头……这些生活垃圾,还有树叶、秸秆、山茅草,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倒进粪塘里,早晚的洗脸洗脚水泼上去,时间长了就沤黑成粪,一样是肥料,投给生产队。没有任何一个生产队会嫌粪草多,说不要。粪草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给庄稼多施肥,小麦长了大穗大穗的,蚕豆结了大个大个的,玉麦背了大包大包的,稻子压弯了腰,沉甸甸的,庄稼人心里乐开了花。多卖余粮给国家,群众心里也乐开了花。

生产队还要积另外一种肥,这种肥叫绿肥。绿肥有两种,一种是光叶子花,简称草籽,豆科藤本植物。雨水滋润后,长得蓬蓬勃勃,叶片翠色,紫花盛开,可种在贫瘠山地里。成熟,可收获到草籽。草籽除了留着来年做种子播撒,好像没有其他用场。藤、叶、花全收割了挑到秧田边,用铡刀铡成一节一节的,散在田水里肥田。

还有一种是蒿子,山坡田埂上长着白蒿苦蒿。蒿子生命力旺盛,成片成片地生长,散发出强烈的苦味。艾蒿长在沼泽地里,或是水边,不和白蒿苦蒿生在一起。农民拿着绳子、扁担、镰刀上山去,割下蒿子来,捆好。够一担了,直接挑到秧田里,散开,捋起裤管,把蒿子踩进稀泥里做肥料。为什么一定要给秧田施用蒿子?主要是为了杀死污泥里的病菌,培育壮秧。还有一点,农民把手浸泡在田水里拔秧,会生出叫“鸭子疙瘩”的小包包,痒疼红肿。施了蒿子做肥料,就可以避免拔秧时起鸭子疙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粪肥   蒿子   秧田   绿肥   钉耙   草籽   稻子   拾得   生产队   工分   街心   庄稼   肥料   农民   老师   旅游   李本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