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育,就为她多做点事情


爱教育,就为她多做点事情

环顾现实,我在太多的场合听到教师这样表述——我热爱学生,我热教育事业……问题是,热爱不是嘴上春风,空洞,吹吹而已,而是全心投入,躬身践行。套用富兰克林“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的名言,可以这样说,老师,你热爱教育吗?如果热爱就请为教育多做点事情。毕竟一个教师的言行构成了自己的全部教育生活,表现了对这份职业爱的深度厚度。

我教学生,听教育的将令,但并不循规蹈矩,追求不断走在路上那种感觉,于是改革创新就成了工作新常态。譬如词语疏通,要求全班同学利用工具书先自己查阅疏通,而后请学生上来主持,发布教学指令:“喜欢疏通某页上词语的请举手。”有三个五个举手,那就按点名顺序来。词语解释了,造了句,可节目并不完,同学们脑筋是不是运转起来跟着老师走?得检查调查。老师教给主持人办法:查成绩好的一组,中等的一组,差的一组。孩子,你去导演吧。老师坐一旁,看似悠哉乐哉,其实教学情况于不动声色中了然。最后请同学们也来检查一下主持人和老师……你看,这样一来,相比课堂就为学生、为教育多做了点事情:教室里坐着的几十学生,将来难免会有一些要走上教师岗位,到那时,他们忽然间恍然大悟,早在小学时代,老师已经教给我们怎样上课了;学生能做的事就不要包办代替,指导着让学生自己去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是最好的学习;课堂上调查取样要好、中、差;教师有权威,但在探求真理时,师生是平等的……

我上课,会在教桌上放本笔记本,遇到精彩处——学生回答的精彩,或是老师教的精彩,或是课堂生成的精彩,利用课间,现场实录式写两句,也不排除使用课堂上半分一分钟的下脚料时间来写。待点评学生时,拿来实例,言之有物,言之凿凿;做研究写作时,笔记更是配上用场,拈来材料,证人证己证理。别人评我的语文课,说教得朴实、踏实、真实。不为什么,就因为课堂上为教育多做了一点点。

许多小学里的教师是不要求学生写日记的,课程标准也没强行规定。但我却是要求的,并且每周检查。我并不认为,学生写日记,作文就能考高分,而是希望利这份连续性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情商——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一个人从小做一件事,并且是有相当难度的事,能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经历过程,体验过程,我想将来不论把他/她放在哪个行业,都会是受欢迎,受器重的人吧。

在乡间的聚会上,遇到一些小辈,许多是我当年教过的学生,谈叙中,我会问问他们孩子的上学情况。有忧虑,请讲出来,有问题,请说出来,有苦恼,请道出来……我会以一个老教师和过来人的身份给他们指点或是支招,有时是亲自出面去化解矛盾。我在教育写作上取得点成绩,不少老师慕名而来求帮助,为此,每周都要花些时间给本县的、本省的、外省的教师作者润色稿子。有些是稿子修稿出来,帮助寄给杂志社,还要给编辑老师写推荐信。每年的寒假暑假,我会带着我教过的在读大学生、中学生去做民间教育公益活动,到贫困地区去采访教师、培训教师、收集教育材料……校长没有要求自己这样做,教育主管部门更不会要求我这样做,是我心甘情愿这样做。因为我热爱教育,所以我就想为教育多做点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得点   富兰克林   全心   包办代替   有头有尾   事情   稿子   词语   课堂   老师   教师   时间   材料   精彩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