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俩宝,和争吵say bye bye


许多父母会发现,当二宝开始会说话以后,和大宝就开始了更多斗智斗勇,他们会经常进入吵架模式。


任何“鸡毛蒜皮”的事都会被提上争夺的台面,比如谁先洗澡、谁先玩玩具、谁被妈妈……这是何缘故?面对孩子们的争吵,父母的反应和应对方式又该是怎样的呢?


争吵背后的原因:天生公平感VS不理智的公平


对于大部分的二孩家庭来说,即使我们已经尽力做到公平,但孩子们依然会坚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要争论一番。


其实,这源于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公平感和他们存在不理智的公平意识之间的冲突。


公平感天生存在,是每个人内在的生存机制,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群体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便是小婴儿,也都会有一定的平等观念。


我们常会发现,即使我们竭尽全力让事情看上去是公平的,依然会经常听到孩子们表示“这不公平”。


这是因为此时孩子们寻找的“公平”不太理智,大多被恐惧和担忧所驱动,即使我们知道分配给他们的东西是足够的,可他们却认为自己不再最先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这部分会引发他们最原始的恐惧。


在同胞的竞争中,孩子们本能的需要让自己更占优势,确保自己的生存。所以,当我们在现实层面给孩子提供“公平”的时候,依然令他们不满。


处理冲突三步骤


1,保持冷静,理解情绪

当看到孩子们争吵时,我们本能地会感到烦躁或愤怒,在这个时候请尝试3~5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再帮助孩子们处理。只有我们冷静地面对,才更有可能帮助他们化解彼此的冲突。

家有俩宝,和争吵say bye bye


除此之外,我们要知道当孩子们争吵时,通常有着强烈的情绪,我们需要承认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这是让他们能够停止“战斗”的第一步。


我们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同意他们的想法,当感受到被理解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就有可能得到缓和与调节。


2,描述问题,而非评判

当我们带着评判介入孩子的争吵时,其实就选择了站在某个孩子的一边,那另一个孩子就会启动他的自我防御,不会接受我们后续的引导和建议。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当你的孩子听到你说,“你总是要和弟弟争,刚才妈妈已经抱过你了”,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反应?


当我们带着评判,无法为两个孩子间架起和解决冲突的桥梁,当孩子感受到指责和批评,他们会产生更多的对立。


我们可以尝试描述孩子们遇到的问题,做他们的翻译官,帮助每个孩子表达出需要和感受,同时帮助他们听到对方真实的想法。


“你说是自己先拿到玩具的,而姐姐说是她先拿到的,你们都觉得自己先拿到了玩具,想要先玩这个玩具” 。

家有俩宝,和争吵say bye bye

当我们能够带着对两个孩子的理解,尽可能少评判,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意见被听到了,他们的情绪会更容易被缓和,从而开启彼此倾听的场景。


3,放权孩子,引导等待

在我们理解孩子,帮助他们听到彼此的需求之后,需要帮助孩子们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当我们为孩子做决定时,反而会增加孩子间竞争的感觉,无论我们做出什么决定,孩子们都会认为是父母的偏袒决定了结果。


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们来提出解决办法,比如“谁先洗澡的问题,我们来记下你俩说的,看看一起找出一个彼此都满意的方案”。


当有了彼此认同的家庭规则之后,有孩子依然要争夺第一个做这件事,那我们需要重申规则,并引导孩子们学习等待,同时在这个时候需要给到等待的孩子情感支持。


“小宝,之前你们已经约定好姐姐先玩这个玩具,现在你需要等待一会儿,你很生气,还挺委屈对不对,你也想玩,等待确实很难受。”

家有俩宝,和争吵say bye bye

当我们坚持这么做,就会帮助他们学会表达感受和需要,学会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


部分文章内容来源于杂志《时尚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间架   本能   冷静   恐惧   冲突   公平   情绪   说是   想法   姐姐   事情   父母   规则   玩具   孩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