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玩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玩了?


现在孩子们对“玩”似乎漠然了,甚至不会玩了。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感到小学生放学后玩得越来越少了;66.8%的受访者认为这是课业负担过重导致。


某小学调查560名学生,竟有60%的学生除了手机和电脑,不知怎么玩;63%的学生双休日一整天主要是看电视、玩手机。


想想我们小时候,放学之后,玩得多开心啊!


仨一群,俩一伙,在院里,在胡同,乐乐呵呵,无忧无虑,有的弹玻璃球,有的跳房子,有的玩抓子儿,有的过家家……


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玩了?


每到初冬,北风呼啸,杨树叶铺满一地,孩子们兴奋了,将黄叶撸去,剩下叶梗,互相交叉套在一起玩“咬根”,谁折断算谁输。


为了增强韧性,把叶梗放在鞋坑里“闷”,乐此不疲。


总之,儿时的游戏五花八门,有静有动,简易朴实,童真童趣,率性而为,何等惬意。快到吃饭了,才被妈妈喊回家。


不知怎么斗转星移,这些玩法都销声匿迹了。寻其原因或许有四:


一是社会发展,电子产品、玩具问世,动不动就按键或遥控了;


二是独生子女“珍贵”了,为了安全等原因只许“宅”在家里,不许出去,群体性的玩法废除了;


三是玩伴少了,玩地儿少了,玩时少了;


四是老师家长都惦着“分”,校内减负,校外加负,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完的补习班,只有把玩挤没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玩了?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知识,长才干,强身心,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知晓大自然,是学会解决各种矛盾的第一个渠道。


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人生,都是从“玩”,从游戏开始的。


所以,祖先造“玩”字将“玉”与“元”为伴,意思是将美玉戴在头上,就是说“玩”很珍贵、很神圣、很有价值。


我们大人经常用“玩物丧志”吓唬孩子。


这是一种偏见,病不在“玩”,而是玩的限度出了问题,过于沉浸其中,忘記了人生大目标。


纠正一下,让“玩”与“志”比翼齐飞不就行了。作家汪曾祺赠给他老师沈从文一副对联,便写道:“玩物从来非丧志。”


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玩了?

难道真是孩子不爱玩了吗?非也。


某省教委领导去一所小学听课,一位领导问学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同学们摇头。


又问:“那你们准喜欢体育课了?”仍摇头。


“那你们喜欢什么课呢?”同学们齐答:“下课!”


下课干什么?答:“玩!”可见孩子们对玩多么渴求!

华盛顿贝灵汉小学的网站上,出现了一条难以置信的通知:“因为天气实在太好,学校准备临时放假一天。”


此前校长已征求了校董事会和家长的意见,大家一致赞同。


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玩了?


校长说,孩子们需要享受放假的快乐,这样才能精力充沛,展现出孩童应有的活泼。


孩子们尽情地玩了一天。当然也不忘“家庭作业”:拍一组漂亮的照片。这便是这位校长的教育理念和对玩的认识。


再看我们,假期都要变成“第三学期”,补课补课还是补课;


幼儿园要不要识字学算术还有争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会玩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玩了?


我们大人们必须明白,好成绩、好名次不是孩子生命的全部。孩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玩也是成长的必修课。


要认真研究孩子“玩”的课题,教会孩子怎么玩,玩好,玩得更快乐,既要选择,又要创新,玩出水准,玩出境界。


文章来源:杂文月刊2019.12分享内容仅限阅读推广与辅助购买决策,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喜欢杂志的朋友,可以在杂志铺订阅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中国青年报   华盛顿   比翼齐飞   校董   孩子   受访者   玩法   校长   珍贵   家长   原因   领导   小学   喜欢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