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孩子是学渣,到底有多难?

杭州有个小学生,眼下六年级在读,我们且叫他小胖吧。小胖每天放学,不是去补习班,也不是去运动场,而是飞奔回自家的厨房。等到爸妈下班回家,小胖已经准备好了一-桌好看又好吃的晚餐。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情景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从小胖三年级萌发对厨艺的巨大兴趣后,他就保持着放学回家先做饭的习惯。照理说,小胖爸妈应该为自己孩子的孝顺、勤劳欣慰和自豪。

承认孩子是学渣,到底有多难?

但是,孩子放学回家做家务,在今:天关于“好孩子”的考评体系中是不被纳人纳入的。相反,小胖的妈妈还很是忧虑,因为小胖的学习成绩真的不敢恭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胖的数学考试成绩只有1分。小胖不只是数学差,其他学科也很差。从三年级开始,小胖的考试成绩就一直稳居全班倒数第一的位置。

三年来,小胖呈现出两极化的特点:一方面是极度热爱厨艺,另一方面是极度厌恶学习。每天放学,小胖就像风一样,径直冲回家里的厨房,沉浸在自己的厨艺世界中。这日复一日的场景,让小胖的爸爸已经逐渐接受了现实,而妈妈却一直焦虑不堪。三年来,小胖的母亲寻求过老师、其他家长、亲戚以及各种培训班的帮助。在全部无效之后,他们终于将目光转向了儿童医院。经过医生诊断,小胖同学在学习上确实有注意力缺陷。

故事说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在医生的提醒和班主任的筹划下,小胖所在的班级专门给小胖组织了一次展示自己厨艺的班会,平时被人轻视的小胖,展示了令同学们刮目相看的手艺,很多同学当场就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承认孩子是学渣,到底有多难?

所以,借助这样一次班会,小胖收获了极大的自信。有了自信,小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于很多自卑的孩子来说,他需要找到一个建.立自信的起点。很显然,他尚未在学业上找到这样的自信起点。

而他对厨艺的迷恋,既可能是兴趣使然,也可能是在逃避现实。但医生、老师和父母的努力,实际上做了一件事,即把小胖在厨艺领域的自信腾挪到了学习领域。这种腾挪本身是通过为小胖提供才艺展示舞台,让小胖收获同学的认可、认同实现的。学校里的学习,其实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介于人际关系状态下的行为,同学们认可小胖,愿意帮助小胖,不随意嘲讽小胖,这就是小胖有所进步的根本所在。现如今,大部分的中小学内部,竞争有余,合作不足。殊不知,合作是人类可以如此强大的原因。某种程度上,竞争是一种天性,而合作是反天性的。利他主义、同理心、互助共享,这些做法让我们得以创造伟大的文明。

承认孩子是学渣,到底有多难?

对于小胖这样的班级来说,为小胖举办一次班会,让其他同学刷新对这个“学渣”的认识,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教育。其他同学也会意识到,对学渣的判断不可使用单一标准,学习并不只有书本知识的学习,也不只有考试分数的比拼,即使是学渣,也可能会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面。

我并不能预计小胖今后的人生将何去何从,但从我的经验出发,父母学历不高,经济能力也不算很强,对他可能反而是一桩好事。假如小胖的父母出身名校,又戴着完美主义的面具,那么小胖的厨师梦大概会被强行丢弃,各种高价的补习班还将继续扑面而来。

所以,父母愿意认可医生的诊断,愿意接纳自己孩子是个学渣,愿意支持孩子从事一一个普通的职业,这是孩子最大的福分。在此基础上,如果小胖所在的班级、学校能够不完全以学业竞争作为办学目标,给小胖这样的学生更多多的自我发展空间,那么这样的班级、这样的学校则有可能创造奇迹。

承认孩子是学渣,到底有多难?

对于父母来说,接纳自己的孩子学习不优秀,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对于那些毕业于名校、手提重权或重金的父母来说,接纳自己的孩子是是学渣,更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品质。

(孟铭天摘自《南都周刊》2019年第6期)

*文章内容节选自《青年文章》2019年23期。分享内容仅限阅读推广与辅助购买决策,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喜欢杂志的朋友,可以在杂志铺订阅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儿童医院   孩子   补习班   班会   厨艺   名校   天性   其他同学   班级   自信   父母   医生   竞争   同学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