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下)

衰老从什么时候开始

衰老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中医认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意思是,女性和男性的衰老分别在35岁和40岁左右开始。现代医学一般认为,人的衰老是从30岁开始,34岁后便从巅峰转向下坡。


衰老,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下)


英国一项涉及2000人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从40多岁起就明显感觉健康在走下坡路。20岁开始,脑细胞数量就逐渐减少,到了40岁,脑细胞每天会损失1万个。专家说,40岁左右,体内细胞数和细胞内的水平开始不断减少,这是集体衰老的第一个转折点。

其实,衰老大多可被察觉,如白发增多、皱纹和色斑渐生、牙齿松动脱落、视力模糊、听力减退、身高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这些大多都是从30多岁就开始了,但衰老过程较缓慢。过了45岁,衰老速度开始加快,50岁左右时,很多人能明显感到自己的衰老,60岁之后,衰老的速度再次加快。


衰老,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下)


近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人体衰老有3个变速档分别是34岁、60岁和78岁。34岁,健康从巅峰转向下坡,专家认为,30多岁的人应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的健康状况。60岁后,各项机能都步入老年,身体机能逐渐发生变化,比如细胞分化减慢、人体代谢水平下降,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退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在这一阶段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个年龄段应重点关注循环、消化及免疫系统。78岁,人体各项机能都进入快速衰老阶段,神经、泌尿、呼吸、循环等系统,以及认知和心理都出现明显变化,慢性病的数量往往伴随各种健康问题而增加,生活质量也开始随之下降。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衰老不是一个或几个器官或组织的退变,而是全身组织器官在结构功能方面出现生理性衰退。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地丧失,老年人应正视衰老,并保持乐观心态、坦然面对,尽量延缓衰老的进程。


该“服老”时就服老

“一岁年龄一岁人,一岁年龄一岁心,一岁年龄一岁事”“70不留宿,80不留饭,90不留坐”这些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都是告诉我们,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应该知老、认老、服老。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书中说:“服老并不总是坏事,记得很多年以前,自己还不到六十岁的时候,有人称我为‘季老’,心理颇有反感,应之逆耳,不应又不礼貌,左右两难,极为尴尬。然而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听得入耳了,有时甚至还有点甜蜜感。自己吃了一惊:原来自己真的是老了,而且也承认老了。”

所谓服老,不是向年龄人数,而是要正视自然规律。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如树进秋,繁茂的枝叶开始掉落,就应该想到自己的能耐,就应该做减法了,分清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然而生活中,老年人不服老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有的自持身体硬朗,锻炼时爱做过度运动;有的不顾年逾古稀,拼命走路,逼着自己一天走两万步,结果导致膝关节损伤,诱发骨关节疾病;有的还不顾体弱和劳累,沉迷于打麻将,常常挑灯夜战,结果因体力过度透支,情绪波动过大,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复发,酿成悲剧。


衰老,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下)


季羡林在《人生十讲》中讲到了人到老年有十忌,其中第四忌就是“服老”,书中还提到了自己因“不服老”而受伤的事:1995年,我已经84岁,一天早晨,我准备回西房吃早点。可是不知是谁把门从外面锁上了,我回头看到阳台上有一扇玻璃窗可以打开,我立即开窗跳出,从窗口到地面约有一米八高,我跌了一个大马趴,脚后跟有点痛。旁边就是台阶的角,如果脑袋碰上,后果真不堪设想。我第二天又长驱数百里到天津作报告,脚已经肿了起来。第三天,到校医院检查,左脚跟有点破裂。我这样的不服老,是昏聩糊涂的不服老,是绝对要不得的。

韩愈说得好:“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人老了,精神可以不服老,可身体则不能不服老。年老就要服老,要量力而行,不自量力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人老了,在服老上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生理规律。服老,不是窝囊,而是实实在在地爱护自己、保护自己。


衰老,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下)


当然,我们说年老要服老,但并不怕老,老不必叹,更不必讳。美国著名作家贝蒂·弗里丹曾说:“老去并不是青春的逝去,而是开启了一个充满着机会和力量的新阶段。”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他的论著《老年人的长处》中说:“老年是黄金时期,人进入老年,知识积累最多,经验最丰富,应变能力最强,对事物判断与分析最全面。

印度文豪泰戈尔称老年人叫“上帝的礼物”;

美国诗人惠特曼称老年人叫“宽阔的河流”;

中国一位作家把它叫做“红枫叶”;

作家余秋雨称老年人是“如诗的年岁”。

老年人要学会把衰老看作美妙的人生经历,享受老年生活,保持内心的年轻。真正像孔子说得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从容容地老去。

胡光玉

亲和源康桥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贝蒂   衰老   泰戈尔   慢性病   神经系统   机能   巅峰   老年人   器官   老年   年龄   作家   身体   人体   健康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