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作者 林艾

甘肃地处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不同地域特征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甘肃东有佛教圣地麦积山,南有甘南草原神圣的庙宇,西边的敦煌莫高窟更是驰名中外,这里的每一处名胜景区都让人流连忘返。但在我的眼里张掖的丹霞地貌、鸣沙山、月亮湖似乎更胜一筹。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八月下旬的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薰衣草花开旺盛,绿色的花朵与形态迥异的山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卷。景区有摆渡车前往观赏形状不同、色彩斑斓的山岚。站在高处遥望东西南北,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山脉就像涂过颜色一般五彩缤纷。这里与新疆的五彩滩有大同小异的感觉,但是几平方公里的五彩滩,难以与气势恢宏的丹霞地貌媲美。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中巴车分别在四处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景点停下,供游客们随便上下。我们听从导游的意见分别在一、三、四号位置下车。二号景点与一号相似,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好放弃了。一号通往山顶的木栈道山高路陡,当时正值下午三点时分,沙漠地域烈日炎炎,我们几个望着山顶发愁,踌躇片刻只好放弃。一旦体力不支,身心疲惫,还要影响后边的行程。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大家在附近遥望层次颜色不同的山岚和拍照后,便上车赶往3号景点。三号景点也需要攀登,六个人分成了两队,体力好的前行,另外三个在山下的销售厅等候。我的精力大不如从前,也在不去之内。曾记得七八年前国庆期间游览华山,女儿在索道站附近排队,看着蛇形铁栏密密麻麻的人群,我可没有耐心等候两个多小时,便决定徒步登山,到达山顶的索道站与女儿乘坐索道车的时间差不多。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丹霞地貌四号站的木栈道距离虽远,但坡度较缓。时间已快下午五点钟,附近的山岚在夕阳的照射下,暗红、紫红、浅红、柿黄、淡黄、灰白等色彩不但富有层次,而且非常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人工刻意涂抹一般,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把西域地貌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没有丝毫犹豫,便随着人流前往最佳拍摄地点,把苍天的馈赠尽情地收入囊中。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鸣沙山和月亮泉与丹霞地貌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女导游李娇告诉大家必须骑骆驼经过鸣沙山才能达到月亮泉。大家就把一百二十元交到了李娇的手中,由她统一购买骆驼票。进入景区眼前全是骆驼,随着赶驼人的号令,骆驼蹲下供游人上下。我们已经骑在了骆驼的背上,并没看见老伴的身影。四下遥望,只见她在外围“噻啦”,说是骆驼咬她。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我说骆驼谁也不咬,难道就咬你。骂归骂还是护着她走进了骆驼群。原来她小时候看见一匹马把一个人的胳膊咬的血流如注,家畜咬人还是头一次听说。童年时代的恐惧镜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阴影,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骆驼顺着一条通往鸣沙山的小道前行,脖子上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几里长的队伍呈人字形式样。问过赶驼人,他说大约有两千多头,这真是世上最多的骆驼汇集地。由于天气炎热,不少游客蒙着五颜六色的面纱,坐在骆驼背上前行。眼前一派风萧萧,沙茫茫,不见牛羊的大漠风情。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不少青年男女随着骆驼的步伐,撒开双手用手机直播浩瀚的场景,现代传媒人人都是“明星”,一不小"粉丝"遍天下。只可怜我们这些“爬格子”的煞费心机,谋篇设局,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也难引起大众的注意。快手直播一目了然,快餐文化通俗易懂,谁还静心阅读?当下手机文字就像纸张读物一样不景气。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再看看老伴双手紧握着驼鞍,恐怕掉下成为骆驼的“口中餐”。别人骑骆驼享受,而她却活受罪。骆驼爬到山顶怎么没见月亮湖呀?为啥骆驼又返回来了呢?这也是从山下遥望驼队呈人字形队伍的所在。原来月亮湖就在景区大门不远处,电瓶车十块钱五分钟就可以到达。这就引伸出导游吃回扣的话题,不过每一个行业都要生存,导游诱导游客骑骆驼,大家虽然花费了百十多元人民币,但也享受了别样的地理风情。要不是这样,像我们七老八十的谁骑这个?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月亮泉座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中,泉水的南边建有楼台谢阁。这个景点小巧玲珑,周围黄沙漫漫,这一汪泉水到底何来呢?我带着种种疑问走进一处标有月亮湖的博物馆。早在上个世纪初,西洋游客便把用镜头把这个沙漠中神奇的泉水传送到了世界各地,那时的月亮湖建筑只是一个庙宇院落。月亮泉的存在有多种说法,我只记下了其中的三种,其一是地下水连通着祁连山的融冰水,祁连山源源不断输送保证了湖面永不干涸;其二是南西北沙山高,西北风绕道从东边进入,沙土往高处卷,这就是千年没被埋没的原因;其三释迦牟尼的保佑就有些神话的味道了。月亮泉自古以来就有能够根治百病的传说,官府要人不远万里寻找灵丹妙药,追寻长生不老的极乐世界。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日寇侵华,虽然没有占领张掖,但国弱民不聊生。月亮泉边的建筑破乱不堪,摇摇欲坠。月亮泉更像一滴眼泪,述说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解放以后国家对月亮泉进行了抢救性的治理,才使这一汪泉水保存下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人为活动的频繁和降水量稀少的缘故,月亮泉曾经干涸。旧貌换新颜的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当地政府限制周围工农业的用水,并加大了地下水的补充,才使这一旷世奇观焕发出勃勃生机。

丹霞地貌 鸣沙山和月亮湖

站在楼台谢阁高处俯瞰月亮泉,落日的余晖把金黄色的光泽洒落在几百米长宽的湖面上,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氛围。泉水周围翠绿挺拔的芦苇与黄沙漫漫的山脉构成了一幅水沙交融的画面。远处鸣沙山的攀登者呈一条线队伍,其余的沙山保持着原始刀仞般的状态,人与驼的动与沙山的静完美和谐,大自然把最佳的氛围呈现在我们面前。直升机不时掠过头顶,旅游景区满足不同阶层的消费,想必空中欣赏月亮泉、鸣沙山更具震撼力。今天的游记到此结束,下一集接着叙述嘉峪关、莫高窟和穿越五百公里柴达木盆地无人区的见闻,希望大家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月亮   地貌   莫高窟   张掖   上个世纪   山脉   山岚   索道   景点   景区   泉水   骆驼   山顶   导游   游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