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平顶山市在历史上是一个散装的城市,一直以来多分属多地。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分属洛阳、许昌。直到1953年,平顶山煤田开始勘探开发;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为省辖。散装的平顶山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但这片土地,身处豫中,仍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平顶山为古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应”“鹰”通假,故平顶山又称鹰城。殷商时期,为应、桀部落。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西周

西周时,武王封宗室为应侯,管辖商应国旧地。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春秋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郑、晋、韩、魏、楚,典型的中原四战之地。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秦统一后,平顶山境域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主要归属颖川郡,郡治在阳翟(今许昌禹州)。阳翟为史记记载中夏启的都城。据传夏启曾经在此会盟诸侯进行钧台之享,阳翟也曾为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西汉

西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西北属司隶部;北部仍属颍川郡,豫州刺史部。西南部鲁山县属南阳郡,豫州刺史部。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东汉

东汉建都雒阳,改河南郡为河南尹,西北汝州属司隶部;北部仍属颍川郡,豫州刺史部。西南部鲁阳属南阳郡,豫州刺史部。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三国

三国属魏,司隶改司州,汝州地区属司州河南尹,北部及市区仍属豫州颍川郡,不过颍川郡郡治发生了变化,阳翟划归河南尹,颍川郡治改为许昌。鲁阳仍属荆州。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西晋

西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襄城郡郡治在今许昌市襄城县。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北朝-魏

十六国时期,历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后秦;南北朝时期历属南朝宋、北魏、东魏、齐;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鲁阳在一段时间内作为北朝的荆州州治所在。再一次证明了四战之地的实至名归。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隋朝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襄城郡郡治改为承休(今汝州市临汝镇),而襄城县则归属颖川郡。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唐代先后分属汝州郡、许州郡、襄城郡。襄城郡改称汝州郡,郡治承休改称梁县,汝州属都畿道。颍川改为许州,郡治长社县。五代时循唐历。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北宋属汝州,州治梁县。郏县地区属颍昌府,府治长社。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金属南京路,汝州。舞阳市区域属许州。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元代,归属河南江北行省。大部分地区分属南阳府,府治南阳。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明代,属河南行省,大部分地区归属汝州,舞阳市区域属南阳府裕州。


城市的变迁-平顶山

清代基本继承了明代的行政区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平顶山   襄城   舞阳   平顶山市   都城   许昌   荆州   襄城县   豫州   南阳   行省   区属   汝州   刺史   河南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