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汉室后裔流民帅于一身的南朝第一帝

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


集汉室后裔流民帅于一身的南朝第一帝

刘裕

他有双重身份,首先是汉室后裔,自蜀汉政权后,再次由汉室后裔称帝。不过他并非高祖刘邦的后裔,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他的家族在早年随晋室南渡,长居晋陵郡丹徒县的京口里,为江左的“低级士族”。刘裕于晋哀帝兴宁元年三月十七日(363年4月16日)出生 ,其时家境贫苦,母亲更在分娩后患病去世。 父亲刘翘无力请乳母给刘裕哺乳,一度打算抛弃他,只因刘怀敬之母伸出援手,养育刘裕,才得以活下来。刘裕长大后,“雄杰有大度”,身高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拘小节,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

其次为流民帅,东晋时期,中原被外族侵占,汉人衣冠南渡,江北的地主门阀为自保,招募流民组成私人武装,这种形式的私兵首领在当时称为"流民帅"。流民帅势力自由度极高,而本身又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长期以来既被朝廷重视又被顾忌。初期最著名的流民帅为郗鉴。永嘉之乱时,郗鉴避难于峄山、邹山,招抚流民,抵抗石勒等部,聚众至数万,晋明帝时成功讨平王敦之乱。咸和二年(327年),苏峻之乱爆发,郗鉴坚守广陵。 之后更渡江,与勤王义军会合,旋即回屯京口,修筑大业、曲阿和庱亭三垒,以抵御叛军进攻。郗鉴于京口组建的军队即为鼎鼎大名的北府兵。东晋孝武帝初年,因北方前秦强大,谢玄镇广陵之时,招募骁勇之士组建军队,此时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之民参军,多原为郗鉴镇京口时组建的兵力。 刘裕后从军,成为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

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太元十二年(387年),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杀之,代之为北府军领袖。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孙恩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 。晋廷忙派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前往镇压。或因孙无终的荐举,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担任参军。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北府军奉命征讨在荆州割据的桓玄,刘牢之随即投降桓玄,桓玄入主建康后削减刘牢之兵权,刘牢之意图起兵对抗桓玄,然由于投降桓玄早已丧失人心,众叛亲离下自杀。元兴三年(404年),恒玄称帝,原北府军参军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杀之。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

义熙元年(405年),刘裕遣使到后秦,要求后秦归还之前占领的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淮北诸郡,后秦皇帝姚兴或鉴于西面战事吃紧,不想再在东面与刘裕为敌,于是答应将淮北十二郡全部归还。


集汉室后裔流民帅于一身的南朝第一帝

刘裕灭南燕、后秦

南燕主慕容超见东晋内乱,从义熙二年(406)起,多次派兵袭扰东晋边境,南下攻掠淮北。彭城(今江苏徐州)以南晋民,纷纷筑堡自卫,抗击南燕军。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时朝臣多劝阻,刘裕不从。五年四月,自建康(今南京)出发,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五月,东晋军至下邳(今江苏邳州市南古邳镇),留下船舰、辎重,步行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所过皆筑城,留兵守卫,以防南燕骑兵袭后。刘裕拟择捷径,自琅邪经莒县(今属山东),越大岘(今沂山)直趋临朐(今属山东)、广固。大岘山高70丈,周围20里,上有穆陵关,峻狭仅容一车通过,号称“齐南天险”。刘裕部下担心南燕军控扼大岘,或坚壁清野,则此行不仅无功,且将不能自归。刘裕认为,慕容超等贪婪,无深谋远虑,必不能守险清野。遂督兵急进。六年二月初五,刘裕下令四面攻城,燕军难以抵御,开城投降。慕容超仅率数十骑突围,结果遭擒,被杀于建康。南燕亡。

义熙八年(412年)十二月,因赏识朱龄石的军事才干和丰富经验,刘裕不顾他人反对,超擢他为益州刺史,命其率臧熹、蒯恩、刘钟和朱林等共领二万人伐蜀。刘裕曾与朱龄石讨论作战策略,认为谯蜀鉴于上一次刘敬宣伐蜀是从内水攻蜀,必会猜度晋军这次想由外水进攻,然而因想出其不意,仍然从内水进攻。故此认为谯蜀应当会置重兵在涪城(今四川绵阳市涪城区),于是决定晋军主力这次要从外水进军成都,以疑兵出内水。为免军情外泄,刘裕特别将一封密函交给龄石,示意到白帝时才能打开,故此大军自江陵出发后一直都不知循何道进军,谯蜀亦无从以晋军势态察知刘裕的图谋。至白帝时,朱龄石公布密函:“大军一律经外水攻向成都,臧熹、朱林在中水攻取广汉,命弱兵搭乘十多艘高舰由内水兵向黄虎。”此后朱龄石就率大军加快速度行军。而谯蜀果如刘裕所想,设主力防备内水,命谯道福在涪城驻以重兵,别遣侯晖及谯诜领万余屯彭模(今四川彭山县南),依水两岸建城垒作防御。义熙九年(413年),晋军成功灭谯蜀,巴蜀地区再入南方版图。刘裕加授羽葆、鼓吹及班剑二十人。刘裕灭蜀后,下令精简各地劳役,让人民得到休息。

在义熙八年(412年)刘裕征讨刘毅时,晋宗室司马休之占据荆州拥兵自重。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收杀司马休之在建康的次子司马文宝及侄儿司马文祖,并出兵讨伐司马休之,自加黄钺,领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则上表刘裕罪状,派兵抵抗。当时雍州刺史鲁宗之自感不被刘裕所容,故与司马休之联结,合兵反击刘裕。刘裕前锋徐逵之初战败于鲁轨,众将除蒯恩外皆战死,刘裕大怒。然而当他到时,鲁轨及司马文思率军在悬岸峭壁上列阵,令刘裕难以登岸,刘裕与部将胡藩率兵冒险攀登,司马文思等竟不能抵挡,刘裕就乘对方后撤的机会登岸进攻,终击溃司马休之的军队。四月,刘裕击败司马休之军四万人,攻克江陵,直捣襄阳,荆、扬二州尽被刘裕吞并,司马休之及鲁宗之北投后秦。自桓玄作乱以来,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全部灭亡,南方归为一统。东晋境内,全由刘裕势力统治。而刘裕在消灭司马休之后,更获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

义熙十二年(416年)一月,后秦皇帝姚兴逝世,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八月,刘裕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自己率大军分四路北伐。九月,扺达彭城。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由淮、淝转向许、洛,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十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义熙十三年(417年)正月,刘裕留其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率大军北上。此时北魏派十万重兵驻守河北,并以游骑骚扰晋军。刘裕在行军中,虽常设奇阵或用大弩强槊击败魏军,但进军速度缓慢。王镇恶军由洛阳进抵潼关后,为后秦主力守险阻拦;檀道济军的粮道也为秦将姚绍截断。晋军一时处于危境。幸得当地百姓的帮助,才转危为安。王、檀向刘裕求援,而刘裕却为北魏军牵制,自顾不暇。三月初八,刘裕以左将军向弥率部分兵力屯于黄河重要渡口碻璈(今山东东阿西北),自率大军进入黄河;魏军以数千骑兵沿黄河北岸跟随刘裕军西行,防止晋军于黄河北岸上陆向魏进击,凡漂流至北岸的晋军人员,均被魏军擒杀。刘裕数次派兵上岸攻击魏军,刚一登岸, 魏军便逃离岸边。为击败魏军的袭扰,刘裕命数千勇士,车百乘,由丁旿和宁朔将军朱超石率领,携带强弓利箭,登上黄河北岸,列阵而进。魏军立即前来进攻,魏将长孙嵩率骑兵三万四面围攻晋军。晋军拼力死战,魏将阿薄干被斩,魏军败退,并被晋军追击,斩俘一千余人。四月中旬,刘裕进至洛阳,为防止魏军的袭击,在洛阳停军两个月,部署后方的防卫。七月,刘裕全面击退魏军,河南全境被收复,刘裕随后进至陕城;前锋沈田子攻入武关,进屯青泥。八月,刘裕至潼关,与诸部会合,采纳王镇恶提议,命他率水军从黄河入渭水,逼向长安。正值秦将姚难由香城(今陕西大荔东)率军西撤,王镇恶跟踪追击。姚泓率兵由霸上到达石桥(长安城洛门东北),接应姚难;以镇北将军姚疆和姚难合兵守卫泾上(今陕西高陵境),迎击王镇恶军。王镇恶命将军毛德祖击败秦军,姚疆战死,姚难逃回长安。东平公姚赞得知晋军迫近长安,便率军由定城退往郑城(今陕西华县)。刘裕大军随之逼近。姚泓为缓解两面受敌的危局,谋划先消灭沈田子军,再抵御刘裕,于是率步骑数万急趋青泥。沈田子军本为疑军,不过千余人,但各自为战,骁勇异常,数次出击竟使姚泓败还长安。此时,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率师直进,一举攻陷长安,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灭亡。


集汉室后裔流民帅于一身的南朝第一帝

东晋疆域图极值

然而,就在计划出征北魏,准备一统中国时,却因病去世。在此之前,刘裕以却月阵大破北魏,大幅度削弱了北魏实力。可以说,只要刘裕多活几年,几乎可以肯定能一统中国,让中国提前170余年实现大一统(刘裕422年去世,杨坚590年一统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流民   潼关   外水   淮北   荆州   后秦   司马   南燕   汉室   黄河   洛阳   长安   北魏   东晋   南朝   后裔   大军   将军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