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稿之快(原创随笔)

最近几天,夜以继日,主要是夜,白天仍以俗务为主,校对人性系列之二《为明天燃灯》的清样。今天校毕,把需要修改的部分反馈出版社。

书稿清样,并无多少错谬。但是,从语法、句法和文法角度,仔细推敲,发现都是当初自己涂鸦时趁一时之快,成稿后,在修改这个环节花的功夫太少,导致出现不少的“口水话”,几十个的“的”,十多处的“了”,即很多“了”“的”纯属多余。这也给自己提了一个醒,为人处事,多么严谨都不过分。

书籍一旦出版,我是不太看自己的书,校勘清样,不得不亲力亲为,别人代替不了。而校对的过程,相当于重新审视一次自己写作的历程。这个过程,入戏是自然的。关键是,灵魂必须亲自出场。不仅我必须在场,书中涉及的人物都得粉墨登场。这对作者,既有快乐,又是煎熬。

昨天,我给两位友人发短信,告诉他们,我又看见了他们的影子。朋友甲回:“在忙碌交织的岁月里,我会永远珍惜与杨老师的这份友情,感谢把我留在您的书里,这是一段永恒的记忆。”朋友乙,我们是挚友,但是,因为去年疫情期间,彼此对“方方日记”的看法相左,最近一年多,几无联系。昨天,我说:“方方使我们彼此疏远,我们都还是孩子,需要成长。”他大笑,曰:“说明我们童心未泯,各自执着。也说明我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你的‘知识分子是社会良心的体现’的定义。”他又接着补充道:“今天,你重又看见我的影子,并主动联系我,说明你成熟了,我要努力。哈哈,就是,干嘛让方方影响我们的友谊呢?都是瓜娃子!”

书稿内容都是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写的随笔。对我来说,所谓随笔,基本上就是我的思想日记,关于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有感而生发出的联想。用当下的热词,勉强与“解构”沾边。

人性系列,总共六部,均已完稿。每一部里的某些文章,属于“解构”。而六部合在一起,我却试图“建构”人性应有之义。

我清醒地知道,“我象一个骑在马上的拙劣骑手一样,骑在生活上。我之所以现在还未被抛下,仅仅归功于马的良好本性。”校对完成后,我发现,“你不得不接受你自己风格上的缺陷,差不多就像是你自己脸上的瑕疵。”

其实,关于我涂鸦的人性系列这六部书的全部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看到没有,我想说的,维特根斯坦都替我说了,或许,我就是多余。

校稿之快(原创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维特根斯坦   之义   错谬   清样   随笔   俗务   骑手   书稿   涂鸦   多余   人性   影子   昨天   过程   东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