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奇‖人生,越过长岭回到长岭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长岭之歌

长岭,是我家老屋后一条南北走向的丘陵山脊,绵延十里,恍如大海之中露出一条大鱼背。

它起首于铁拿坳,尾落入陈家湾德圳水库。名头响亮,因有三奇处:一是长,纵贯乡里,一气呵成,其它山丘多断续,独此岭最绵长;二是顶部成一线,又平又直,起首处昂扬粗壮,如鱼头,尾端趋低渐细,如鱼尾,落处是原乡政府治所和现墟场集散地;三是岭上有三凉亭,每三里一亭,不知由何人建于何年何月,供走长路的人歇脚纳凉。长岭下居民陈姓为大姓,我三爷爷牵头新修陈氏族谱,封面几个遒劲大字即“陈氏长岭房”。

陈中奇‖人生,越过长岭回到长岭

(注:图文无关)

长岭接大岭。从起首处横折通向衡东县境内最高峰——鸡公岩,鸡公岩一带连绵几十里高山即大岭山脉,属南岳衡山余脉,部分是衡东县与衡南县自然分界线。此间尚有个动人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衡山和大岭是同时落地的女娃双胞胎,难分长幼,于是两人比赛长高,许诺谁长得快,谁就当姐姐,长得慢当妹妹。刚开始时,大岭长得比衡山快,衡山很着急,便动了坏心眼,化身成一只母狗,跑到大岭最高处撒了一泡尿。照民间说法,在?4?0性胯下受过辱叫“葳”了,大岭长势变慢了,衡山就高过了大岭,成了姐姐,大岭成了妹妹。母狗尿尿的那座山,现在就叫狗头岭,山上原有座南山寺,“破四旧”时,已毁塌。

大岭峻拔,白石峥嵘,立如玉屏,围拥数十里,而长岭却是泥山土丘,如把大岭比作威武男人,长岭则似躺卧女人。

老家村子紧挨长岭,小山村,百来户人家,散落在数条山冲。山下是一方方水田,有清澈山溪流经村庄。从村里山下爬到长岭中间亭,形成“入”字形上山路,两边小山腋间支路在山腰处汇合再上,亭子在岭上傍路而建。上下山路均有梯步,每步垫着青石板,脸盆或澡盆大小,叫百步梯,当然远不止百步。中间亭上有副对联,据爷爷说是清末过路秀才手笔,一头拱门书“长亦有半”,另一头写“乐在其中”。我老屋位于上山路边的山窝窝里,“入”字右边一捺平转笔锋之处,泥屋瓦顶,竹树掩映,门口有池塘、菜地、稻田。

长岭及周边山丘种满了油茶树,间杂着些杉树、松树、桔树等,四季常青。

在我心里,世上最美的树是油茶树。它能产山茶油,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茶油营养价值极高,比橄榄油还好,现在越卖越贵,一市斤要七十块,好多村民舍不得吃,留着卖钱,另买菜籽油或花生油炒菜。产茶油不吃茶油,正如同“卖貂皮的不穿貂皮”一个道理。

油茶树不高大,甚至矮小,最高不过二层楼高,分枝多,结巴多,枝干盘旋扭曲,老树虬劲苍凉,实在算不上漂亮挺拔。它木质坚实紧密,树皮细腻灰黑,多有药用价值。例如吹柴时划破皮肤,刮点树皮灰末敷上可快速止血,榨油剩下的茶芙,能做肥皂,当下田肥料,可药鱼杀虫。粗细适中的树干用来做陀螺,一头削尖成圆锥状,另一头取平顶磨光。比赛陀螺是我们最爱玩的游戏,谁转得最久谁赢,女孩子都会用破布条或棕叶抽上几鞭子。树枝韧性极好,是天然的木质绳索,截取新生直挺枝条,打结,用来捆柴火、干稻草,结实牢靠,干枯了都不易断。干树枯枝,耐烧火旺,且余油茶香味。树叶椭圆形,墨绿,春天里长新芽新叶,或因多雨雾、多病变,有些新叶会长成“茶耳”,枝上会挂“茶泡”,可以摘食。“茶耳”像极人耳朵,玉色肉质,肥厚清甜,“茶泡”铃铛形状大小,外青灰,内里白色絮状,甜味少些,这些都是春天馈赠农村孩子的季节“零食”。雨后,有茶树菇出土,碗口大,芝麻酱色伞顶,麻白伞柄,摘下来翻看伞叶,一瓣一瓣象鱼鳃,新鲜的做肉片汤、鸡蛋汤,味道鲜美,因为量少,乡下难见成量干菇。

在我心里,世上最美的花是白瓣黄蕊蜜甜的山茶花。小时候,母亲带我去算命,神婆算我是朵山茶花。我本不信算命,但又有点半信半疑——一直觉得山茶花最美最亲,真有投缘之契阔。

民谚说“寒露到霜降,茶油上树旺,霜降节后多一日,茶油上树多一滴”。油茶树开花晚,开在茶桃采摘完之后,那时已有霜冻,它却顶风冒寒漫山盛开。地肥树大,花也更大朵,瓣洁白如玉兰,细腻肉感,拳拳打开,露出中心鹅黄或金黄火柴头似的一簇花蕊,引来嗡嗡飞舞的蜜蜂。满山满坡茶花开,如同早到的冬雪,远远看去,象白色的鸽子或鹭鸟停在茶树枝头。开花的油茶林,真像有着月光一样的美好面容。呵,花朵底部有蜜,乡村儿童就地取材,随手折取一根茅柴棍子,抽去中间皮筋似的芯条,可做成一根针状吸管,伸到花朵底部尽情抽取花蜜,嗞嗞有声,或直接用嘴嘬,一朵几滴,甜到喉咙。小孩子们象群毛猴子似的,满山找花采蜜忙。满树的茶花白,宁静地开放,素朴而壮观,并不芬芳四溢,我喜欢它的洁净、温润、甜蜜,有种康健、质朴、实在的精神,有一丝说不出的雍容宽厚气度。即便冬天积雪覆枝,还能零散见到有晚开茶花与雪比美,怎能让人不深爱呢?

以前交通不便,长岭是交通要道。我们步行去衡东县城,需先爬上长岭,顺岭走,在起首处下铁拿坳,后走一段长距离平路,经吴集镇,过洣河上的衡东大桥,才能到县城,单程四五十里,来回需满满一天,要副好脚板。

长岭长,路难行,只有走过的脚最清楚。

在长岭上我挑过茶桃。我家油茶山有一部分在长岭山坡上。每年深秋采摘茶桃,摘到坳上,便把果往岭上堆放,装好满箩满筐,走岭上平路下山回家。父母挑大箩,小孩挑小箩,或用背箩和编织袋。大人走在前面,竹扁担在肩上弹压,吱嘎吱嘎响,棕色箩绳绷得紧紧的,手拨拢来,“咚咚”有声。担子沉重,走不过几百米,我就要歇气,听到父母换肩,扁担强扭着肩部湿透的衣服,发出“叽嘎”短促而带着水气滑溜的声音,能感受到肩上皮肉和衣服一齐拧出褶皱来。颗粒归仓的喜悦总能让人步伐坚决,忘却辛劳。我们顶着大日头,全身汗透,满脸沾着泥尘和黑色茶树灰垢,冲开夹路树枝和草叶,一趟一趟来来回回,把胜利果实倾倒在锄光的晒禾坪上,紫红色带着油光的茶桃铺满晒场,有的在斜坡地上顽皮滚动。那一刻所有疲累顿消,每个人油汗的脸上漾溢出笑意。

在长岭上我挑过黄瓜去卖。我十二三岁,父亲当时不在家,母亲早早盘算要去吴集镇卖黄瓜。那年田里种了几块地黄瓜,产量极高,藤上排队似的挂满了。母亲提前一晚摘了两担,她自己一担一百四五十斤,我一担五六十斤,准备停当,还一时兴起,两个人抬着大木秤还称过,算计着八分钱或一角钱一斤能卖到手多少钱,在街上买两个包子吃什么的。第二天摸黑起床吃饭,打着手电,挑担上路,爬上长岭,挑到第一个亭子,天才大亮。途中,我至少歇了三次,苦着脸,揉着肩,刚开始母亲还安慰鼓励几句,后面气急,说路还好远,估算不知几时才能到集上,到晚了卖不脱的,就责骂,说我屁用没有。我不敢回嘴,真恨自己没用,扁担象烙铁一样烫着肩,每走一步恨不得把担子立马扔掉。母亲也累,后面顾不上言语了。下了铁拿坳,到了平地,俩人在一户农家水井里灌了一通凉水,恰巧见到农家女主人,她听说我娘俩赶夜路走长岭,惊大了嘴巴,有些怜悯之情,表示要买下。母亲巴不得,五分钱一斤,二百斤总共卖了十块钱,大解脱大解放。后来谈起此事,父亲说半路有人买已经谢天谢地了,少走几十里路,赶到场上没人要,又得挑回来,更不划算,得感谢人家呢。我的肩膀磨肿了,掉皮出血,母亲用草药帮我敷了一下,好几天才消。那次真是刻骨难忘。

我曾走过长岭去读书,感慨不知这一路从古至今走过多少同乡读书人,多少又湮没无闻。

我考到衡东县新塘镇读初中,那里隔条湘江便与衡山县城相对,1966年衡东县才从老衡山县切分出来。到新塘镇更远,要过了衡东县城,还有三四十里,我去上学,单程就七八十里。学校每月底放月假,周六回,周日返,为了省坐车钱,一般我都走十五里到栗木乡坐车。当时小姑在吴集镇读高中。有一次,母亲说你不如和小姑一起步行去县城坐车吧。

那就照办,刚好还有小姑邻村叫佩兰的女同学,约好三人结伴。返校那天,我早早到奶奶家等。等了好久,小姑迟迟不见动身,原来为了学费,奶奶拖三阻四不肯拿,气得她坐在板凳上抹眼泪。最后奶奶拗不过,打开左包右裹的布包拿钱,一脸讪讪的笑。拿到钱,小姑破涕为笑,算了一下,说少了。奶奶说少了也再没有了,叮嘱说要跟老师说句好话,宽限一段。小姑悄悄跟我抱怨,每次交学费,都跟挤牙膏似的,斗地主一样,有一点总比完全没有好,至少跟老师有个交代,一点不交,天天被学校催,叫我怎么抬得起头。她说说笑笑的,但又酸酸的,我庆幸父母从来没让自己欠过学费。

等齐人,开路。正是盛夏,太阳一出就晒到流油。沿着长岭山脊一路走,三个人都背着书包,提着家里备的下饭菜,玻璃瓶装的剁辣椒、霉豆腐或者泡萝卜干,如能带上一小瓶豆豉蒸辣椒粉或者蒸猪油渣,已经非常奢侈。叮叮当当,瓶子碰到书包铁扣,提绳把手勒出红印,走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好在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扯着学校闲篇,分散了注意力。到第一亭,累了,三个人也不卸东西,就势靠着歇凉。铁拿坳山口,高坡峻岭,视野开阔,极目远眺,可看到周边二三十里远。长岭内侧来路这边,是高山台地、丘陵山村,外侧坳是几里长下坡路,山下一马平川,屋舍交错,水田银光闪闪,一派田园风光。那一刻,我心头一震,发现原来家乡山村真是麻雀一般的小,山外世界多么开阔壮美啊。亭子间风大,呼呼作响,浩浩荡荡,风不时把小姑和佩兰的衣摆掀起来,露出一角白肉,她们赶紧把衣角按下去。下长坡时,我们扯着欢,“之”字形往下滑冲,开心到哈哈大笑。

小姑后来嫁在新塘镇,前两年她大女儿考上湖南师大,公费选送到美国康涅狄克州立大学学习。佩兰去了广东中山,听说嫁得也好。我三爷爷也是走长岭去读书,后又当兵,成了国家干部。现在从乡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和各行各业大有作为的人已经很多了,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长岭给我带来过飞一般的愉悦,令人心旷神怡。

在长岭上飞跑的感觉是神奇的。高中暑假,我每天清早去长岭跑步,跑上百步梯,再沿岭往第一亭方向跑二三里路折返。要穿长裤,防树枝茅柴划破皮肤,也防露水。在长岭上奔跑,真像追风少年,晨光曦微如蛋清,凉风拂面,空气清爽,油茶树夹道欢迎,仿佛看不到前面的路,但一跑起来,路就在你面前徐徐打开,边跑边幻想自己是电影里的佐罗,拥有魔法,用剑一指,山水开路,纵马飞驰,冲出一条坦途。曾经看过一个舞剧,女演员在空中两条长腿飞开,成倒翘的“一”字,后腿差不多打到后脑勺,那帧唯美画面一直深深地钉在脑海里,我惊叹这世间有这么优美的姿态,简直就是在飞翔啊。在岭上奔跑,听到脚尖与沙石“沙沙”的摩擦声,“哗啦”拨开挡路树枝的声音,宿鸟被惊飞“扑扑”振翅的声音,真是美妙极了。我不敢跑太远太快,有些地方还有坟地,难免惴惴不安,有时跑得像只林间野兔。回来时,汗湿透前胸,屋角炊烟袅袅,母亲捞米做饭,用滚米汤泡一个土鸡蛋。那个暑假,我重了十几斤,吹气球一样。

现在,我喜欢爬上长岭看日出。中间亭子前有一块草坪可坐,假如怕受凉,可坐在“百步梯”青石板上。远望,远处大岭山脉莽莽苍苍,嵯峨峻秀,挡住了半边天,山色黛青,逶迤起伏之间,笼罩着一股雄壮伟岸的神秘力量。每次静坐面对,顿生“苍山如海,朝阳如血”的豪迈,也感悟到人在自然壮观之下的卑小与敬畏。

岭上日出非常美。要早一点,不能等太阳完全出来,那时天地朗然,就没了层次感,开始有晨光,不见太阳时最美。大岭如壁立排空巨浪,自远而近,巨浪砸下来,形成无数东西走向丘陵,层层叠叠,起起伏伏,如千条万条小浪,漾漾荡荡,满满一湖一海,而近处丘陵山脊,蒙着一层流云似的炊烟和晨雾,色彩浅淡、清新和柔和。可看到大山深处和丘陵鞍部的人家,白墙黑瓦,隔得很远,仍然清晰如在眼前,那才是真正的山里人家。日出呈五彩,它会照亮几十里外远处高山上雷达站电线架,映出大岭侧影,为连绵山脊镀上一线金边,也会照亮中间亭翘起的檐角和我脚下的草尖。每当太阳把一切都点成火的颜色,就该起身回家了。

现在交通便利了,无需再步行经长岭去县城。许多年前我去岭上,柴草没人深,快要找不到路,发现一些油茶山被烧毁了,留下烧猪头似的焦痕,好可惜。母亲说是有人烧荒,不慎从田里引燃到山上,烧山的事,每年都好几单,灭火都赶不赢。近几年回去,爬上岭蹓跶,看到在烧荒的山坡上补种了许多新茶树,有的成片改种了葡萄,岭上的路用推车机推平,宽度足可以跑汽车,新农村建设浪潮正在悄然改变着古老的长岭。

我爱长岭,也爱故乡那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曾写诗为证:“衡岳多青俊,余脉鸡公岭。长亭茶花满,泥屋竹林荫。德泽清溪漫,芳华四邻亲。薄酒息劳作,炊烟寄乡情。”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新华社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长岭   衡东县   佩兰   平路   上树   衡山   茶油   山茶花   油茶   山脊   小姑   茶花   丘陵   县城   母亲   人生   旅游   陈中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