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知诉就办”:敲掉“学区房”概念

我说这个“知诉就办”和投诉没关系,我说这个“诉”是“诉求”的“诉”。在北京住的各位都知道北京的教育资源很好,但是教育的“内卷”也很严重。能在北京落户且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花力气、花金钱,且能力做这些的,都是不差钱的。家在师资力量还算不错的公办小学附近,就想着怎么也要再努努力,争取把房子搬到重点小学的附近,这样等着孩子上学的时候才能对得起孩子。

“学区房”就这样应运而生。后来这样的问题愈演愈烈,别说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了,就连在一个不知名的十八线小城市,都有了“学区房”的概念。那些卖房子的,更是把这样的概念炒得火热。明明房子质量也没多好,小区绿化也一般,但就是能靠着学区房成为翘楚,房价比不是学区房的价格翻上一倍也不稀奇。还有不少家长把在郊区的占地面积二百平的小院落卖了,就是为了买学区房的一个“老破小”,一个套间的面积还不足白平。这件事愈演愈烈,家长们对学区房的执念越来越重。有些甚至还会买不了学区房的家长说:“你孩子上不了好学校那只能怪你不努力,你要努力在重点小学附近买房子了,怎么,你孩子还上不了好学校?”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那毫无疑问已经是有问题了。学龄儿童的“上学诉求”,慢慢转变成了家长们的“学区房诉求”,再慢慢地就转变成了“财力比拼”。教育的公平开始变得不那么公平,家长们就在这种环境中“杀”红了眼,有些人越来越焦虑。

将一个诉求转变成为另外一个诉求,且变了味道这点是任何一个地方执政部门没有想到的。北京从早几年开始就在想怎么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在过去几年扶贫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会通过5G网络让北京的朝阳区小学和西藏的一些学校,“结对子”互帮互助,让在西藏小学读书的孩子,感受到北京小学的先进教学方法,这样一堂课两拨学生学,教学质量也不算差。我个人觉得,像这种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更好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者用公开课录制的方式,让这名优秀教师的课程,能在全国通过录像公开看到,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个好方法。但是以目前北京的情况来说,在家长们已经红了眼要给孩子买学区房的情境下,还是要把家长对学区房的热情给降下来,同时也让房地产商冷静冷静,不要拿着学区房做噱头,吸血家长的血汗钱。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现在和十年前不一样,就拿我大学读书的时候来说,那时候想学什么课在网上搜就行了,能搜到复旦大学的课程,北京大学的文学公开课,浙江大学的艺术公开课,想看什么都能看。我查了一下中小学的情况,中小学好老师的公开课视频也不少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区房的概念还这么火的话,那就少不了房地产商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怎么从根源上挖掉这个“助推房价”的概念呢?现在北京的划片就学是给了学区房的一记重锤。在网友的热议中不难发现,很多人觉得这个政策好。有些父母瞬间就松了一口气,说这下子不用掏空家里所有人的钱包,给孩子换学区房了。也有人“酸酸”地指出,说原来的学区房还等于说给了一些家长一个财力拼搏的赛道,而现在这个赛道关闭了,那是不是等于说又进了一个“比赛找关系、走后门”的赛道,这不是更不公平吗?

对此我觉得是没有必要担心的。现在反腐倡廉抓得紧,就学机会的公平牵扯着每个家长的心。到时候这种划片就学具体是摇号还是按成绩录取,现在还没有公布具体方法。但一旦规则制定,整个规则都会被迫成为“透明”的。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世界中,老师在学校欺负了学生,在群里瞧不起家长,拿着自己的官威去压制其他学生家长等等新闻可以在短短一周之内迅速发酵成社会新闻。如今学校这个环境,是上面有监督,下面也有监督。不公平的事情会“纸包不住火”,所以不用担心所谓的“赛道改变”。

北京这次是狠下心来啃下了这块长久困扰教育公平的“毒瘤”,也希望各位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将心思用在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上,莫要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这块儿教育北京相关部门会持续关注,为家长力求一个公平、和谐、高质量,请各位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学区   北京   划片   概念   西藏   赛道   中小学   教学方法   公平   家长   事情   老师   孩子   小学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